弄潮兒向濤頭立,風起正是揚帆時。
從1995年天馬期貨勇探新路,到今日躋身行業前列的綜合服務商,浙商期貨的成長史,正是中國期貨市場從破土萌芽到接軌世界的生動註腳。
三十年前,中國期貨市場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破繭而出,從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的現貨交易試水,到原油期貨以「國際平臺、淨價交易、人民幣計價」的創新機制叩開全球市場的大門,這條探索之路不僅見證了中國經濟從計劃向市場的轉型,更以開放姿態重塑國際金融格局。作為內地第二批跨境期貨經營機構,浙商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浙商國際)承載着浙商期貨「走出去」的戰略使命,從戰略佈局、拓展國際業務,到深化合作、融入國際金融市場,再到創新產品及服務、滿足跨境客戶需求。
在期貨市場國際化背景下,原油期貨境外參與程度持續提升,規模僅次於Brent、WTI原油期貨,現已穩居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市場。QFII/RQFII可交易品種在今年3月擴容至75個,覆蓋能源、金屬、化工等全產業鏈。浙商期貨清晰地看到,在這個全球經濟深度交融的時代,期貨市場的每一步跨越,都深深烙印着服務實體經濟、完善市場體系、提升國際話語權的堅實足跡。從單一經紀業務到涵蓋風險管理、財富管理、境外業務的模式創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全球金融格局的深刻變化,浙商期貨正以更廣闊的視野擁抱未來。
1 揚帆起航 構築跨境服務「橋頭堡」
三十年來,中國期貨行業深度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以國際化佈局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中國期貨行業國際化的重要實踐者,浙商期貨於2015年獲中國證監會批准在香港設立了境外全資子公司浙商國際,以此搭建跨境業務平臺。該平臺不僅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橋樑,開展境外期貨經紀業務,同時也積極協助國內企業進行全球市場風險管理,提升其國際競爭力。在此背景下,浙商期貨開啓了探索開放與國際化的征程。這一佈局既是對國家「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積極響應,也是公司從區域性期貨服務商向全球化綜合金融服務商轉型的關鍵一步。
2016年3月,浙商國際獲批期貨2、5號牌照,奠定了規範運營根基。此後數年,公司以全牌照佈局為目標,先後取得香港期貨交易所參與者、內地期貨交易所境外中介機構資格、證券1號及4號牌照、資管9號牌照、香港聯合交易所參與者、香港中央結算所參與者、銀行間債券市場準入及QFII資格,構建起覆蓋港股、美股、國際期貨的跨境服務網絡,為產業客戶跨境投孖展及風險管理注入強勁動能。2021年2月,浙商國際註冊資本增至3億港幣,資本實力與抗風險能力躍上新臺階,為業務創新拓展提供堅實保障。
作為國內較早探索國際化的期貨公司,浙商期貨以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為目標,從早期的國際期貨經紀單一領域,逐步拓展至證券經紀、跨境投孖展(含股票/債券市場孖展)、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等多元賽道。通過構建「期貨+證券+資管」跨境綜合服務體系,持續為實體企業出海提供價格風險管理工具,助力「中國價格」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提升話語權,用金融實踐詮釋開放型經濟的浙商擔當。
2 精耕細作 激活服務實體「新引擎」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期貨市場各方(交易所、投資者、經紀機構、境內期貨公司及存管銀行)在風險管理、客戶身份識別、保證金存管等關鍵環節積累了豐富經驗,有效推動了境外交易者參與規模(開戶數、交易量、持倉量)的穩步增長。作為浙商期貨國際化戰略的核心支點,浙商國際在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的傳承中,以香港地區為樞紐,構建起了內地與全球市場的雙向網絡,打造了涵蓋證券交易、託管代理、債券承銷、財務孖展等業務的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通過整合境內外資源,公司在「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開放進程中,持續為實體企業提供定製化金融解決方案,通過優化服務模式,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孖展和發展。
如何以專業期貨優勢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在「引進來」戰略下,浙商國際債務資本市場團隊通過集團協同、多元孖展方案設計及效率提升,深度參與境外債券發行,助力內地企業在香港市場獲得境外資金支持。同時,公司憑藉跨境金融服務經驗,搭建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的橋樑,藉助「原油、鐵礦石、PTA」等特定國際化品種的上市,實現「中國價格」與全球資本的深度互動。在「走出去」實踐中,浙商國際充分發揮境外平臺效能,一方面,支持黑色產業機構利用境外鐵礦石期貨對沖價格風險,賦能能源企業通過海外原油期貨實現套期保值,為產業機構提供風險管理服務;另一方面,為越疆機器人、七牛智能、邁富時等科技企業提供國際配售、上市承銷等跨境資本服務。由此,浙商國際實現了從單一風險管理向跨境資本全週期服務的拓展,為產業機構及科技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金融助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國家「雙碳」目標引領下,浙商國際以「金融向綠」為行動綱領,深度參與綠色債券與可持續發展債券發行。在「兩山理論」發源地湖州,協助地方金融平臺以「批文獲取+文件製作+評級以及銷售」的全流程服務,共發行超過10億元,推動當地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麗水,以全球協調人身份協助地方國企發行超15億元可持續發展債券,並獲得香港金管局綠色補貼,為區域綠色轉型注入動能。
在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深度融合中,這些實踐不僅詮釋了三十年來中國期貨行業從「跟跑」到「共舞」的開放蛻變,更是浙商期貨三十年來「服務國家戰略」初心的延續,見證了「金融賦能實體」理念的迭代升級,書寫着開放型經濟的新篇章。
3 聚力攀高
繪就國際金融「浙樣本」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站在三十週年的新起點,面對國內業務縱深拓展與境外市場機遇迸發的雙重格局,浙商期貨將以境外業務作為突破口,進一步激活跨境協同新動能。在戰略佈局上,着力構建起跨境協同平臺,通過建立境內外業務聯動的交易通道、資金通道、資管平臺和貿易平臺,建立中國香港窗口、新加坡大宗商品貿易樞紐,前瞻佈局歐美金融中心;在業務推進上,以牌照協同與資源整合為重要抓手,遵循「總體管控、分業發展」的框架,將境外業務打造為新增利潤引擎;在人才與能力建設上,加快國際多板塊業務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強調合規風控、科技賦能、跨境協作以及綜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形成「境內帶動境外、境外服務境內」的循環促進發展模式。
展望浙商期貨下一個三十年征程,跨境發展將成為其邁向國際舞臺的關鍵一躍。在監管協同領域,浙商期貨將深度踐行期貨和衍生品法,以創新機制打破境內外監管壁壘,在持續優化投資者雙向准入體系的背景下,搭建起境內母公司與境外期貨子公司高效協同的業務橋樑。面對跨境資金流動難題,浙商期貨將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資金調撥與風控模式,為境外子公司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着眼未來,更將勇擔使命,全力推動人民幣計價期貨品種國際化,吸引全球優質產業企業參與境內市場,在全球大宗商品定價體系中書寫浙商期貨的中國篇章,以三十載積澱之力,向世界展現中國期貨的強勁力量與無限可能。
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在踐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征程上,浙商期貨以敢為人先的闖勁,在金融開放的浪潮中勇立潮頭。從保牌照生存到創效益發展,從引入境內資源到融入國際體系,浙商期貨持續深化國際規則應用、升級跨境服務能力,以更專業的力量助力企業夯實業務模式穩定性,以更優質的服務協助機構高效對沖全球市場不確定性風險。
從早年初探國際化的稚嫩,到如今構建跨境協同平臺的成熟佈局,浙商期貨立足浙江、佈局全國、放眼世界,以三十週年為刻度,丈量着從「本土探索」到「全球服務」的跨越軌跡。憶往昔,浙商期貨在香江之濱埋下第一顆國際化種子,這不僅是業務版圖的擴張,更是「敢為天下先」精神的具象化。看今朝,浙商期貨聚國際英才、築合規防線、強協同運營,讓每一次跨境協作都成為產業溫度與金融智慧的共振。
三十載風華正茂,三十載深耕不輟。浙商期貨親歷科技賦能與綠色金融的浪潮,更以開放胸懷擁抱全球變革。未來,願以三十週年的積澱為基,讓境內外聯動的通道,成為實體企業穿越週期的安全航道;讓多元的金融牌照,化作服務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引擎;讓國際人才的智慧,匯聚成創新服務模式的不竭源泉。在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譜寫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浙商答卷」。(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