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好未來(TAL.US)在披露了其25Q4季度以及2025財年年報後,單日股價曾暴跌18.67%,主要在於其當期營收及淨利表現不及市場預期。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4月25日,好未來盤中股價觸及階段性低點8.50美元,而後經過近一個月時間其股價才重新爬回11美元附近,並一路橫盤震盪至今。
近日,好未來最新披露了其26Q1季度財報。從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本財季,好未來淨收入爲5.75億美元,同比增長38.8%;毛利3.15億美元,同比增長47.3%。毛利率54.9%,去年同期爲51.7%。不論是收入結構、經營情況還是財務狀況,好未來均實現了對去年同期水平的超越。在此背景下,二級市場的反應無疑成爲投資者後續配置的重要風向標。
業績表現優異,市場依舊“不買賬”?
實際上,自今年2月20日盤中達到階段性高點15.30美元后,好未來的股價便進入到了實質上的震盪滯漲階段。
除了今年4月初美股三大股指全線崩跌順勢帶崩好未來股價外,對好未來股價影響最大的便是4月24日年報披露的市場波動。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在4月24日財報披露後,持籌者持續壓價拋售,場內出現了極大的拋壓,當日成交量大幅拉昇至4282.77萬股,刷新了去年9月30日4016.73萬股單日成交量的記錄。
結合BOLL線可以看到,4月24日好未來股價是從中軌急速跌至近下軌位,超賣信號明顯,因此在次日公司股價觸及階段性低點後,好未來股價便開始持續反彈,直到5月19日盤中最高價觸及當日BOLL線上軌爲止,而當天好未來股價也正好回到11美元區間。
此後好未來開啓了一段長達2個多月的橫盤震盪期。整體來看,今年5月19日至今,好未來的股價基本沿10-11.2美元的BOLL線上下區間震盪,並且這期間,公司股價漲幅僅爲2.68%,幾乎維持了一個超穩定的橫盤效果。
橫盤階段,無疑是買方洗盤吸籌的良機。這一階段,大量籌碼在低位堆積。在此過程中,買方資金用部分籌碼打壓做盤,同時又承接拋壓籌碼,使其大部分籌碼仍鎖定在吸籌區域,並且期間,好未來的日均股票成交量明顯變小。以6月爲例,單日成交量鮮有超過1000萬股。
結合籌碼分佈圖來看,7月30日,雖然好未來的籌碼獲利比例僅有30.40%,但圍繞10.64美元的低位單峯密集形態基本形成,隨着7月31日出現股價放量突破單峯密集,理論上的股價上攻力度得到放大。只是,當日的好未來股價僅收漲8.42%,當日成交量也僅超過1000萬股達到1559.93萬股。
在財報披露日收漲後,好未來股價在次日迅速收跌近3%,且再次回到此前的橫盤震盪的節奏。從8月以來的盤中走勢及量能情況不難看出,場內多見衝高回落及探底回升形態,雖然8月4日至6日出現“三連陽”,也均爲“無量上漲”現象
。綜合來看,目前好未來場內存在一定“洗盤”跡象,主力資金或正爲下次拉昇蓄能。
連續2個季度“低於預期”的背後
正如上文提到,因爲25Q4季度關鍵財務指標未達預期,好未來股價曾單日暴跌近20%。但回到26Q1季度,好未來當期總營收5.75億美元,息稅前利潤1434.60萬美元,依舊低於分析師預測的5.83億美元和2850.00萬美元。
然而,好未來在26Q1季度的財務數據的真實值與預測值的偏離度明顯小於上季度,這或許是財報披露後公司股價收漲的原因之一。而要想了解後續公司的增長趨勢則需要着眼於其業務發展以及財務數據解構上。
從利潤端來看,好未來26Q1的表現要明顯優於上年同期。公司當期經營利潤爲1430萬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經營虧損1730萬美元,實現扭虧爲盈。同時,其非美國會計準則經營利潤2510萬美元,同樣也優於上年同期的90萬美元。
淨利潤方面,當期歸屬於好未來的淨利潤3130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74.56%。歸屬於好未來的非美國會計準則淨利潤4200萬美元,則同比增長41.89%。
值得注意的是,與公司盈利端同增的是其成本和費用端。數據顯示,公司當期總經營成本和費用爲5.62億美元,同比增長29.9%。其中,營收成本2.60億美元,同比增長29.8%;銷售和營銷費用1.81億美元,同比增長47.7%;一般及管理費用1.21億美元,同比增長10.4%。其中僅有分配至相關經營成本和費用的股權激勵費用總額1080萬美元低於2025財年同期的1820萬美元。
這也從側面說明好未來在26Q1季度的盈利增長主要由營收增長帶動。結合運營數據來看,在剝離學科培訓業務後,公司保留了學習服務、內容解決方案和技術解決方案三大核心板塊。
其中學習服務和學習內容解決方案兩大板塊爲公司收入的核心板塊。在2023財年-2025財年年報中,兩大板塊營收佔比也呈現穩定分化:前者佔比逐年降低,後者逐年提高。此前的2023財年和2024財年,學習服務板塊的收入佔比一直都高於70%,但在2025財年,該板塊收入佔比首次降至70%以下,爲68.2%;相應的,公司學習內容解決方案的收入佔比達到31.8%。這也意味着,好未來的傳統教育業務地位正逐漸淡化,而AI+技術業務將成爲公司發展核心。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好未來此前2025財年4個季度營收增速分別大概爲50%、50%、62%及42%。其中營收增速的重要影響因素則在於學習機銷售收入的變動。而26Q1季度,公司營收增速下降爲39%,或許說明好未來在學習機業務上的投入出現一定程度放緩。
而在傳統的素質教育業務方面,好未來的擴張策略似乎也採取了審慎節奏。雖然在學習服務領域,公司線下小班課程依然是核心收入來源。數據顯示,學而思素養小班在26Q1季度續報率穩定在80%,但相較於上財年管理層提出的“新增100個教學點”的計劃,本財季好未來僅在優質城市控制性開設新中心,公司的業務重點則放在提升單校產能與師資質量上。
雖然業務層面放緩了腳步,但好未來的資金實力依舊穩步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6Q1季度,好未來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爲3.48億美元。與此同時,公司還手握9.68億美元,環比增長44.20%。好未來當期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67億美元,短期投資22.06億美元,足以支撐公司後續AI硬件和大模型的開發以及學習服務的運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