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慌了,TEL也慌了,中國芯片廠不買設備了,該怎麼辦?

Ofweek光電信息網
08/11

芯片製造離不開半導體設備,而半導體設備,其實主要被美國、日本、荷蘭的企業壟斷。

先給大家上一張圖,這是2024年全球前10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情況,可以看到10大企業中,美國是3家,日本是4家,荷蘭是2家,中國僅一家上榜(NAURA,北方華創)。

這還是這幾年北方華創發展迅速上榜了,在2023年前,前10大芯片設備企業中,中國沒有一家上榜。

所以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大量從美國、日本、荷蘭進口芯片設備,因爲自己的設備實在不給力,自給率非常低,且更多的只是低端,整體的自給率可能只有15-25%左右,只能依賴進口。

所以這些芯片設備廠商,很大一部分的營收,都是來自於中國市場,可以說中國芯片廠,撐起了他們的收入,有些企業其中國地區的營收,甚至超過45%。

不過,這幾年,情況有一點不太一樣了,隨着中國芯片產業大發展,產業鏈也是高速發展。

北方華創就是最好的例子,曾經是第10名之外,如今都成爲全球第6名了,進步神速。

類似於北方華創的例子有很多,大家不斷的突破,從低端進入中端、高端市場,比如中微,推出了3-5nm的刻蝕機……

所以半導體設備的自給率越來越高,按照機構的預測,到2024年時,中國芯片設備的自給率可能達到了35%-40%。

中國的自給率提升,那麼對外的進口就減少了,那麼這對於美國、日本、荷蘭的半導體設備廠商而言,就不是好消息了。

比如第一大光刻機巨頭,之前中國貢獻的營收佔比高達近50%,到如今中國市場佔比只有25%左右了,ASML甚至認爲,接下來可能會降至20%左右,很難有增長。

所以ASML有點慌,在二季度報公佈後,甚至宣稱,無法確定2026年能否實現增長,因爲中國市場可能會難增長……

導致ASML在公佈財報表,大跌8.33%,一夜之間市值就跌了270億美元(約2000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不只是ASML慌,近日日本半導體設備巨頭TEL(東京電子)也有點慌。

數據顯示,TEL二季度的報表中,來自中國地區的營收下滑了23%,而中國的營收佔比爲38.6%(去年同期爲49.9%)。

爲此TEL都修正了整個2025年的營收、利潤預期,之前預計營收、利潤都會增長,但看到中國地區下滑嚴重後,調整爲20255年營收下滑3.4%,利潤會下滑18.3%……

估計接下來,隨着中國芯片廠商們對外進口的減少,慌的國外芯片設備企業還會有很多,當然,在這背後,則是中國芯片設備企業的狂歡,因爲自給率提升,意味着國產設備賣的會越來越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