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網易科技)
蘋果公司再次通過教科書式的政治斡旋,成功化解了迫在眉睫的關稅威脅,其股價也應聲創下四年來的最佳單週表現。
華爾街見聞提及,週三特朗普與蘋果CEO庫克一同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佈,蘋果宣佈在2月公佈的5000億美元四年支出計劃基礎上,再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推出全新美國製造計劃(AMP),將更多供應鏈和先進製造工藝引入美國,旨在建立完整端到端半導體芯片供應鏈。
通過承諾在美國進行鉅額投資,庫克不僅贏得了特朗普的公開讚許,更關鍵的是,由於蘋果在美國開廠建設,該公司將免於未來可能導致進口芯片價格翻倍的關稅。
儘管投資計劃宏大,但具體細節仍顯模糊。庫克承認,iPhone的“最終組裝”短期內仍將在海外進行,特朗普也表示在美國建立完整的iPhone生產線並非短期內可實現的目標。
受此重大利好提振,蘋果股價本週飆升13%,是自2020年7月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截至週五收盤,其股價上漲4%至229.35美元,單週市值激增超過4000億美元,總市值達到3.4萬億美元,鞏固了其僅次於英偉達和微軟的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地位。
(蘋果股價突破去年年底以來的下行趨勢線)
從“爛蘋果”到市場明星
就在本週的戲劇性反轉之前,蘋果的股價表現一直疲軟。
在截至本週前的三個月內,蘋果股價的90天滾動表現落後納斯達克指數約20個百分點,是過去20年來相對錶現最弱的時期之一。市場情緒一度極度悲觀。
相關技術分析顯示,此前蘋果股價持續運行在200日移動平均線(藍線)下方,並逼近195至200美元區間的關鍵支撐位。
另據數據顯示,相對於微軟,蘋果的股價表現較差,甚至一度回落至2020年4月新冠疫情初期的低點水平。
這種極度“洗盤”後的市場情緒,爲本週的強勁反彈創造了條件,許多市場觀察者將其視爲一次典型的“超跌反彈交易”。
截至週五收盤,市場擠壓力度相當大,投資者正在大量買入期權。週四看漲期權成交量爲120萬手,而20天平均成交量爲63.5萬手。而本週蘋果股價上漲超過納斯達克 10%,創五年來新高。
熟悉的劇本:以投資承諾規避關稅風險
通過公開宣佈鉅額投資計劃來規避政治風險,已經成爲蘋果應對美國政府壓力的成熟模板。
早在2018年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蘋果就曾承諾在五年內向美國經濟投資3500億美元,併成功規避了當時的產品關稅。
2019年11月,特朗普與庫克共同參觀了蘋果供應商Flex位於得克薩斯州、負責生產Mac Pro的工廠。儘管該工廠自2013年就已投產,但特朗普當時仍將其譽爲“一個非常強大和重要工廠”的開端,並稱之爲“非常特殊的一天”。
如今蘋果新增的千億美元投資承諾,被華爾街普遍視爲又一次精明的政治策略。
儘管對蘋果龐大投資數字的真實性和細節存有疑慮,但華爾街普遍認爲,蘋果用一份對美國製造的公開支持,換取豁免於潛在的懲罰性關稅,從而在不“傷筋動骨”地重塑其全球供應鏈的前提下,贏得政治好感。從商業和投資角度看,庫克的策略是又一次明確的勝利。
滙豐銀行在報告中指出,蘋果的計劃“支持了一種現狀得以維持的情景,即蘋果的利潤不會受到額外損害”。
“蘋果不會在美國組裝產品,”資產管理公司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的Gene Munster表示,“這對投資者來說是利好,因爲它意味着未來幾年利潤率將保持穩定。”
美銀分析師Wamsi Mohan認爲,如果競爭對手面臨關稅而iPhone獲得豁免,蘋果有望進一步提升其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
基本面與未來展望
庫克此次成功的白宮之行,建立在蘋果穩健的基本面之上。
據華爾街見聞,美東時間7月31日,蘋果剛剛公佈了碾壓預期的6月季度財報,顯示整體營收增長10%,iPhone銷售額增長13%。
蘋果首席財務官(CFO)Luca Maestri稱,上季度,在各個地區的活躍設備安裝量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展望未來,市場普遍預計蘋果將在2025年9月上旬發佈iPhone 17系列。分析認爲,根據歷史數據顯示,去年在新產品發佈會前的一個月裏,蘋果股價上漲超過10%,這爲未來的股價走勢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模式。
此外,儘管蘋果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看似落後,但此前庫克曾召開全員會議,安撫員工稱:我們很少做第一個,但蘋果將會掌控AI。
有分析指出,不應低估蘋果的後發潛力。該公司歷史上經常在某一創新領域成爲“後來者”,但憑藉其強大的分銷網絡和生態系統取得成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