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營店定價偏高、為外賣平臺引流,快手多元擴張能否突破增長瓶頸

新刊財經
08/12

快手在電商和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多元化佈局,雖展現其持續擴展業務的戰略決心,但也暴露高定價策略、流量紅利減弱等挑戰。儘管平臺不斷嘗試通過自營旗艦店和外賣業務等創新舉措吸引用戶,然而價格競爭力不足、市場份額拓展難度加大,依舊是其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期,快手科技(股票簡稱:快手-W,股票代碼:01024.HK)旗下的快手App悄然上線了其官方自營旗艦店。通過查閱該店鋪的資質證明文件,發現其營業執照主體爲成都品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農科技),法定代表人爲韓穎。根據天眼查數據,品農科技成立於2022年2月25日,隸屬於北京達佳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佳互聯),後者是快手的運營主體之一。達佳互聯的法人爲快手聯合創始人楊遠熙,監事則是快手董事長兼CEO程一笑。

圖片來源:快手App

品農科技的經營範圍在成立初期以農藥批發、獸藥經營、肥料銷售等業務爲主。然而,自2023年起,公司逐步擴展業務範圍,新增了食品互聯網銷售(僅限銷售預包裝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等項目,並於2024年增加了金銀製品銷售業務。這一變化顯然是快手加速佈局電商業務,尤其是自營電商平臺的戰略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品農科技的歷史數據也顯得異常特殊。從2022年到2024年,其員工人數一直保持爲0人。此外,品農科技的法定代表人經歷了多次變更,2022年6月由劉紅超變更爲楊遠熙,直到2025年2月,法定代表人再次變更爲溫夢卿,隨後於2025年7月9日更換爲韓穎。這些法人變動可能與快手在電商業務上的戰略調整密切相關。

圖片來源:天眼查

自營旗艦店定價偏高

目前,快手自營旗艦店的粉絲數接近1萬,櫥窗顯示的總銷量已達到21.2萬,且有1.3萬回頭客。該店鋪依託快手電商合作的源頭工廠,採用工廠直髮的銷售模式。上架的商品以時尚飾品爲主,且只有三家品牌(領豐金、翠綠珠寶和紫金黃金)提供共計11款黃金飾品,且其中2款熱銷商品已經搶光。

圖片來源:快手官方自營旗艦店

然而,快手自營旗艦店的定價卻未顯現出明顯的價格優勢,相較於淘寶和京東的同類商品價格偏高。例如,領豐金的足金9999金豆豆(1克)在快手的售價爲941元,而在淘寶和京東的售價分別爲812元和794元,價格差距較爲顯著。翠綠珠寶和紫金黃金的產品定價也普遍高於其他電商平臺同類商品的售價。部分用戶已在評論區質疑快手官方自營旗艦店存在“割韭菜”的情況。

數據來源:快手、淘寶、京東

與此同時,快手在外賣領域的佈局也在悄然展開。在京東和美團的外賣大戰愈演愈烈之際,快手在APP首頁的“團購”版塊下新增了獨立的“外賣”入口,用戶點擊後可進入“外賣省心購”頁面,選購漢堡、披薩、咖啡奶茶等特惠商品。商品頁面中標明“本商品來自美團”,並提供兌換券,需在美團App內使用。用戶購買後,兌換券將跳轉至美團APP或小程序完成核銷,配送由美團或第三方服務商承接。

圖片來源:快手

快手本地生活業務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早在2024年6月,快手推出了團購配送到家業務,但並未設立專門的外賣入口,用戶需在“團購優惠”板塊內搜索相關商品。而目前,快手在外賣領域的投入逐步加大,反映出其在加速電商與本地生活服務的融合。通過自營旗艦店擴展電商業務,並通過外賣等新型服務模式增強平臺的吸引力,快手的戰略佈局逐漸成型。

流量紅利觸頂,經營效能放緩

然而,快手的多元化佈局背後,也暴露出平臺面臨的一些現實挑戰——用戶增長趨近天花板,營業增長動能放緩。數據顯示,快手的用戶增長已經接近瓶頸,流量紅利逐漸減弱,平臺的變現能力面臨壓力。2025年第一季度,快手的月活躍用戶(MAU)爲7.12億,同比增長僅爲0.02%,較2022年12.59%的增速大幅下降。與此同時,平均日活躍用戶(DAU)從2022年的3.56億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4.08億,增速也顯著放緩,從15.41%降至0.04%。

數據來源:Wind

儘管快手的營收依然增長,但增速顯著放緩。2023年,公司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1134.7億元;2024年增至1268.98億元,但增速僅爲11.83%。從季度數據來看,快手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速高達27.88%,之後增速持續回落,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爲326.08億元,同比增長僅爲10.9%。

此外,快手的淨利潤增速也呈現放緩趨勢。2023年,快手實現歸母淨利潤102.71億元,同比增長278.58%;2024年淨利潤進一步增至177.16億元,但增速降至72.49%。按季度分析,自2024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達到571.82%的高點後,淨利潤增速逐季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3.4%,降至39.8億元。

數據來源:Wind

快手在電商和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多元化佈局,雖展現其持續擴展業務的戰略決心,但也暴露高定價策略、流量紅利減弱等挑戰。儘管平臺不斷嘗試通過自營旗艦店和外賣業務等創新舉措吸引用戶,然而價格競爭力不足、市場份額拓展難度加大,依舊是其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時,提高變現能力並應對平臺發展瓶頸,將決定快手能否持續走穩這條多元化發展的道路。

作者 | 姚文溪

編輯 | 吳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