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出口總體量衞冕,比亞迪多區域保持高增速 | 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出海,誰在領航?

蓋世汽車每日速遞
08/11

加入整車產業羣,請加微信gasgoo2015,出示名片

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規模持續擴大。

蓋世汽車研究院“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出口車企TOP10”榜單顯示,奇瑞以54.6萬輛的成績和2.9%的增幅登頂,比亞迪憑藉純電與混動產品,在歐洲(增249.8%)、北美(增165.7%)、東南亞(增144.1%)乃至中東(增208.4%)遍地開花。

新能源產品的全球競爭力已超越規模本身,成爲決定中國車企未來海外版圖的關鍵變量。

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出口車企TOP10

第一位,奇瑞汽車。6月,出口105,775輛,上半年累計545,933輛,同比增加2.9%。

第二位,比亞迪。6月,出口85,957輛,上半年累計443,098輛,同比增加117.8%。

第三位,上汽乘用車。6月,出口42,851輛,上半年累計242,512輛,同比減少4.5%。

第四位,吉利汽車。6月,出口40,011輛,上半年累計184,114輛,同比減少6.5%。

第五位,長城汽車。6月,出口34,896輛,上半年累計167,575輛,同比減少5.5%。

第六位,長安汽車。6月,出口20,000輛,上半年累計153,080輛,同比減少6.1%。

第七位,上汽通用五菱。6月,出口25,453輛,上半年累計124,814輛,同比增加16.8%。

第八位,特斯拉。6月,出口10,115輛,上半年累計101,064輛,同比減少31.9%。

第九位,江蘇悅達起亞。6月,出口16,200輛,上半年累計85,691輛,同比增加20.0%。

第十位,江汽集團。6月,出口6,753輛,上半年累計54,732輛,同比減少14.2%。

從車企的出口量來看,奇瑞汽車以54.6萬輛的絕對優勢蟬聯榜首,但其同比2.9%的低速增長反映出傳統燃油車市場的增長乏力。比亞迪以44.3萬輛的規模穩居第二,117.8%的爆發式增長彰顯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加速滲透,也印證了純電與混動技術雙重驅動的有效性。上汽乘用車的出口量雖有4.5%的微降,但仍居榜單第三位,體量龐大。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16.8%)、江蘇悅達起亞(+20.0%)是榜單中爲數不多實現雙位數增長的車企。吉利、長城、長安等傳統燃油車主導企業出現5%-6%的同比下滑,暴露了內燃機車型在海外市場面臨的地緣政策壓力和需求萎縮風險。

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出口“歐洲”車企TOP10

第一位,比亞迪汽車。上半年,向歐洲出口135,918輛,同比增加249.8%。

第二位,上汽乘用車。上半年,向歐洲出口128,865輛,同比增加14.7%。

第三位,奇瑞汽車。上半年,向歐洲出口71,848輛,同比增加197.7%。

第四位,特斯拉汽車。上半年,向歐洲出口52,807輛,同比減少24.4%。

第五位,吉利汽車。上半年,向歐洲出口36,807輛,同比減少52.1%。

第六位,光束汽車。上半年,向歐洲出口22,569輛,同比增加13.8%。

第七位,易捷特。上半年,向歐洲出口13,698輛,同比增加530.7%。

第八位,大衆安徽。上半年,向歐洲出口13,321輛,同比增加273.7%。

第九位,吉利沃爾沃。上半年,向歐洲出口9,437輛,同比增加7.4%。

第十位,零跑汽車。上半年,向歐洲出口9,337輛,同比增加583.0%。

從出口到歐洲的車企來看,比亞迪汽車以13.6萬輛的出口量穩居榜首,同比增幅高達249.8%,展現出其在歐洲市場的強勁滲透力。這一成績不僅得益於比亞迪在電動化領域的先發優勢,更反映出歐洲消費者對中國新能源品牌的認可度正在快速提升。上汽乘用車以12.9萬輛的出口量緊隨其後,14.7%的穩定增速印證了其成熟的海外渠道佈局。奇瑞汽車以7.2萬輛的出口量和197.7%的同比增速位列第三,這與其近年來在歐洲市場持續加碼的本地化策略密不可分。去年年底,奇瑞汽車與西班牙埃布羅公司成立EBRO工廠,進行CKD組裝。

值得注意的是,易捷特和零跑汽車分別以530.7%和583.0%的驚人增速,印證了歐洲市場對高性價比電動車的旺盛需求。大衆安徽作爲德系合資代表,273.7%的增長表明傳統車企正在加速轉型,通過中國製造反哺歐洲市場。

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出口“東南亞”車企TOP10

第一位,比亞迪汽車。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62565輛,同比增加144.1%。

第二位,吉利汽車。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44906輛,同比增加64.5%。

第三位,奇瑞汽車。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38296輛,同比增加139.4%。

第四位,長安汽車。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16221輛,同比增加8.5%。

第五位,江蘇悅達起亞。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9973輛,同比增加61.1%。

第六位,長城汽車。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8628輛,同比增加3.9%。

第七位,特斯拉汽車。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8422輛,同比增加15.8%。

第八位,小鵬汽車。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8414輛。

第九位,江鈴汽車。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7696輛,同比增加13.5%。

第十位,上汽乘用車。上半年,向東南亞出口7347輛,同比減少43.2%。

從出口到東南亞的車企來看,比亞迪以6.26萬輛斷層領跑,144.1%的同比增速彰顯其新能源產品在東南亞市場的強勁穿透力,這相當於平均每小時約有14輛比亞迪車輛駛向東南亞港口。吉利以4.49萬輛居次席,64.5% 的增速顯示出市場拓展進程的加快;奇瑞憑藉139.4%的高增長緊隨其後,位居第三。

新能源汽車已成爲中國品牌拓展東南亞的核心驅動力,除比亞迪、奇瑞外,小鵬作爲唯一入榜的新勢力品牌尤其值得關注,成功躋身第八位已證明其開始撬動東南亞電動汽車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乘用車在這一市場的出口量同比暴跌43.2%,暴露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戰略調整陣痛或競品衝擊下的被動局面。

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出口“北美”車企TOP10

第一位,比亞迪汽車。上半年,向北美出口66,954輛,同比增加165.7%。

第二位,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向北美出口52,662輛,同比增加14.6%。

第三位,奇瑞汽車。上半年,向北美出口18,416輛,同比增加22.2%。

第四位,江蘇悅達起亞。上半年,向北美出口16,369輛,同比增加14.3%。

第五位,長安福特。上半年,向北美出口16,133輛,同比減少20.2%。

第六位,上汽通用。上半年,向北美出口15,669輛,同比減少22.0%。

第七位,上汽乘用車。上半年,向北美出口13,653輛,同比減少64.5%。

第八位,吉利汽車。上半年,向北美出口12,508輛,同比減少11.9%。

第九位,廣汽傳祺。上半年,向北美出口9,097輛,同比增加272.2%。

第十位,長城汽車。上半年,向北美出口9,091輛,同比增加81.7%。

從出口到北美的車企來看,比亞迪憑藉接近6.7萬輛的銷量和165.7%的同比增幅,蟬聯榜首。這充分印證了比亞迪依託其成熟的純電及插混技術平臺、本土化的適應性產品迭代(如針對墨西哥市場優化的長續航版ATTO 3及即將交付的海豹SUV),以及逐漸成型的銷售與服務體系,已成功在北美的增量市場中佔據了先導地位。

上汽通用五菱以超5.2萬輛的成績穩居次席。五菱宏光MINIEV及其衍生的Air EV車型憑藉極致的性價比優勢,主要覆蓋了墨西哥入門級城市代步市場。然而,同爲合資體系的江蘇悅達起亞(同比增長14.3%)、長安福特(同比下滑20.2%)和上汽通用(同比下滑22.0%)則處境艱難。在中美脫鉤的大背景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量受到極大挑戰。

與此同時,本土自主品牌與新銳力量的表現十分亮眼。奇瑞汽車以18,416輛和22.2%的穩健增長佔據第三,顯示出其在中端市場的持續滲透能力。最爲亮眼的則是排名第九的廣汽傳祺,暴增272.2%至9,097輛。傳祺的爆發式增長,核心源於其搭載豐田THS混動技術加持的影酷等新一代車型成功匹配北美用戶對低油耗、高可靠性和實用性的需求,疊加其在中型SUV等熱門細分市場的精準佈局,迅速打開了突破口。

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出口“中南美”車企TOP10

第一位,比亞迪汽車。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91,509輛,同比減少17.2%。

第二位,奇瑞汽車。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58,946輛,同比增加17.6%。

第三位,長城汽車。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34,635輛,同比增加51.2%。

第四位,江蘇悅達起亞。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23,744輛,同比增加1.0%。

第五位,江鈴汽車。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15,299輛,同比增加120.3%。

第六位,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13,076輛,同比減少11.3%。

第七位,吉利汽車。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13,016輛,同比減少11.7%。

第八位,東風小康。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11,756輛,同比增加110.3%。

第九位,長安汽車。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8,445輛,同比減少18.6%。

第十位,上汽乘用車。上半年,向中南美出口8,342輛,同比減少0.1%。

從出口到中南美的車企來看,比亞迪以9.15萬輛的出口量維持榜首,但同比下滑17.2%,其在拉美市場的拓展面臨階段性瓶頸。奇瑞(+17.6%)和長城(+51.2%)緊隨其後,憑藉本地化生產佈局與燃油車產品矩陣的靈活性實現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江鈴(+120.3%)與東風小康(+110.3%)增幅領跑榜單,緊湊型SUV正成爲拉美增量市場的重要抓手。

當前,巴西、智利等國正加速推進新能源補貼退坡與本土產能要求,依賴出口模式的企業需加快本地化節奏。

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出口“中東”車企TOP10

第一位,奇瑞汽車。上半年,向中東出口65,973輛,同比減少6.3%。

第二位,吉利汽車。上半年,向中東出口52,332輛,同比增加7.8%。

第三位,比亞迪汽車。上半年,向中東出口52,204輛,同比增加208.4%。

第四位,上汽乘用車。上半年,向中東出口45,984輛,同比減少7.0%。

第五位,江蘇悅達起亞。上半年,向中東出口45,639輛,同比增加54.0%。

第六位,一汽豐田。上半年,向中東出口38,780輛,同比增加192.2%。

第七位,北京現代。上半年,向中東出口25,975輛,同比增加206.0%。

第八位,東南汽車。上半年,向中東出口25,268輛,同比增加540.3%。

第九位,長城汽車。上半年,向中東出口21,927輛,同比增加91.1%。

第十位,長安汽車。上半年,向中東出口17,362輛,同比減少6.1%。

從出口到中東的車企來看,奇瑞以6.6萬輛穩居榜首,但6.3%的同比下滑,折射出頭部競爭的白熱化——吉利憑藉7.8%的穩健增長守住第二,既延續燃油車優勢,也在新能源領域逐步滲透,展現出 “雙路線” 的韌性。比亞迪以208.4%的爆發式增速躍居第三,新能源車型在中東加速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如沙特、阿聯酋推動電動車普及),正在重塑市場競爭格局。

另外,一汽豐田實現了強勢增長,增速高達192.2%,其出口量達3.9萬輛,而這主要得益於經銷商開展的“平行出口”業務。

2025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出口“大洋洲”車企TOP10

第一位,奇瑞汽車。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23541輛,同比增加418.3%。

第二位,上汽乘用車。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23337輛,同比增加11.1%。

第三位,長城汽車。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22893輛,同比增加30.1%。

第四位,比亞迪汽車。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20898輛,同比增加134.8%。

第五位,特斯拉汽車。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15500輛,同比減少46.3%。

第六位,吉利汽車。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5119輛,同比增加88.1%。

第七位,江蘇悅達起亞。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3625輛,同比增加841.6%。

第八位,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1761輛,同比增加3902.3%。

第九位,上汽大通。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1595輛,同比增加107.1%。

第十位,吉利沃爾沃。上半年,向大洋洲出口907輛,同比增加62.5%。

從出口到大洋洲的車企來看,奇瑞汽車以23541輛的成績登頂,同比激增418.3%。上汽乘用車(23337輛)與長城汽車(22893輛)緊隨其後,形成第一梯隊。

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以20898輛、134.8%的高增長位列第四,其新能源產品在澳新市場接受度快速提升,印證當地電動化轉型加速趨勢。江蘇悅達起亞(3625輛,+841.6%)和上汽通用五菱(1761輛,+3902.3%)依託小型電動車切入租賃與短途出行市場,展現差異化定位潛力。吉利系則採取雙線策略,吉利品牌(5119輛,+88.1%)與沃爾沃(907輛,+62.5%)分網覆蓋大衆與高端細分市場。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