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皆離不開知名人物的推動。以下是醫藥財經AI根據行業影響力、創新貢獻及近期各大平臺關鍵詞動態指數綜合評選的2025年中國醫藥行業十大知名人物,涵蓋科研、產業及臨牀領域,僅供參考。
一、創新藥研發與產業化
1. 孫飄揚(恆瑞醫藥董事長)
成就:復出後五年推動恆瑞轉型創新藥,2025年與GSK達成或高達120億美元授權合作,創國產藥出海紀錄,率領恆瑞醫藥企業市值重返4000億。
戰略:從“仿製藥”轉向“創新+國際化”,研發投入佔比近30%,砍減半數銷售團隊聚焦研發。
2. 俞德超(信達生物董事會主席兼CEO)
突破:開發全球首個腫瘤溶瘤病毒藥“安柯瑞”、國產抗眼底病藥“朗沐”及PD-1抑制劑“達伯舒”,推動“高質量生物藥平民化”,推動信達生物港股市值超越1500億港元。
3. 劉利平(君聖泰醫藥董事會主席兼CEO)
榮譽:近期有多個平臺披露其2025年獲“中國新藥開拓科學家獎”,醫藥女性創業者典範,深耕代謝性疾病30年,首創雙靶點新藥HTD1801,獲FDA快速通道認定,構建全球管線。
二、前沿技術突破
4. 徐滬濟(海軍軍醫大學教授)
研究:2024年全球首次用通用型CAR-T治療壞死性肌炎(發表於《Cell》),爲自免疾病開闢新療法,入選《自然》年度科學人物。
5. 鄧宏魁(北京大學教授)
成果:2024年首創化學重編程幹細胞(CiPSCs)治癒1型糖尿病,登頂《Cell》,推動再生醫學臨牀轉化。
三、臨牀診療與科研領軍
6. 束永前(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
國際認可:2025年入選全球前0.05%頂尖科學家(ScholarGPS榜單),深耕腫瘤精準治療,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7. 徐瑞華(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
全球影響:2024年入選Cell Press“全球科學50人”,消化道腫瘤研究改寫國際指南,推動“中國方案”落地。
四、國際化與產業變革
8. 歐雷強(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
國際化標杆:領導澤布替尼成首款國產抗癌藥登陸美國,2024年銷售額增長7倍,覆蓋全球50餘國家或地區,企業在三地資本市場IPO重塑國產藥全球地位。
9. 邵金華(海斯凱爾創始人)
國產替代:研發全球首臺無創肝纖維化診斷設備,獲中美歐認證,銷往70國。2025年獲“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推動基層肝病篩查6000萬人。
五、特殊貢獻與社會責任
10. 蔡磊(漸凍症抗爭者)
破局罕見病:作爲漸凍症患者,推動千名病友遺體捐獻,加速藥物研發數據庫建設,重塑中國罕見病醫療生態。
總結與行業趨勢
當前中國醫藥行業核心趨勢:創新藥國際化(恆瑞、百濟)、前沿技術臨牀轉化(CAR-T、幹細胞)、基層醫療下沉(肝病篩查)及罕見病破局。未來十年,本土創新與全球化協作將加速“中國智造”惠及全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