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PO日報國際金融報
8月11日,*ST高鴻不出意料地開盤即跌停,股價收報2.1元。
這或許是因爲公司被爆出長達9年的鉅額財務造假。
日前,大唐高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高鴻”,000851)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了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構成欺詐發行、2015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將觸及相關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虛增營業收入近200億
具體來看,*ST高鴻通過參與、組織開展虛假貿易業務的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2015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2015年至2021年,*ST高鴻通過子公司北京大唐高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參與南京慶亞貿易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江慶組織開展的筆記本電腦虛假貿易業務。該業務供應商和客戶均由江慶聯繫撮合,業務資金、合同、物流單據流轉形成閉環,無實際貨物流轉,相關交易不具有商業實質。
此外,2018年和2020年,高鴻股份通過子公司北京大唐高鴻數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和高鴻恆昌科技有限公司組織開展IT系統等產品虛假貿易業務。2022年和2023年,高鴻股份及其子公司高鴻數據、江蘇高鴻鼎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江蘇高鴻鼎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組織開展服務器、筆記本電腦虛假貿易業務,
綜上,*ST高鴻2015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分別虛增營業收入6.94億元、24.52億元、24.20億元、32.59億元、56.34億元、24.83億元、18.05億元、7.35億元、3.94億元,佔各期披露營業收入的9.34%、28.27%、26.97%、35.18%、49.38%、35.38%、21.11%、10.72%、6.65%;分別虛增利潤總額67.36萬元、243.88萬元、242.24萬元、1282.80萬元、2190.52萬元、1542.38萬元、894.46萬元、370.74萬元、788.21萬元,佔各期披露利潤總額絕對值的0.42%、1.44%、0.99%、13.56%、64.88%、11.35%、22.11%、6.44%、0.50%。
據此計算,*ST高鴻在2015年至2023年期間,總計虛增營業收入高達198.76億元,虛增利潤總額7622.59萬元。
此外,*ST高鴻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構成欺詐發行。高鴻股份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文件,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虛假業務收入和利潤的數據。2021年4月,證監會批准高鴻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募集資金總額爲12.50億元。高鴻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文件存在虛假記載,構成欺詐發行。
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據悉,*ST高鴻成立於1994年,目前主營智能網聯生態、政企數智化、信息安全與國產化IT產品等領域產品提供、技術開發和集成服務。
IPO日報發現,早在被披露財務造假前,上市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的審計意見,且還是兩家不一樣的會計師事務所。
公司公告顯示,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審計,並出具了無法表示的審計意見。與此同時,公司2021年至2023年度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孰低者爲負值,且2023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因此,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公司股票簡稱前被冠以“ST”字樣,股票簡稱由“高鴻股份”變更爲“ST 高鴻”。
2024年,深圳旭泰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夥)對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表進行了審計,並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因此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事項將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 9.5.1 條第一項、第9.5.2 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就上述立案調查事項的正式處罰決定。如根據正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結論,公司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事實上,近年來,多家公司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而已經或者即將被終止上市。
IPO日報不完全統計發現,2025年以來,包括B股公司在內,已有24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退市錦港和退市錦B爲同一家公司)。其中,九家是觸及財務類退市、六家公司觸及面值退市、三家公司爲觸及市值退市、三家公司爲主動申請退市(包括一家公司被吸收合併而退市)、三家公司爲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三家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公司分別是錦州港、普利製藥、卓朗科技。而還有一些公司雖然因爲其他原因退市,但同時也觸及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此外,據IPO日報不完全統計,除了*ST高鴻,還有7家公司近期披露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存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分別是*ST蘇吳(600200.SH)、*ST紫天(300280.SZ)、元道通信(301139.SZ)、*ST元成(603388.SH)、*ST廣道(839680.BJ)、ST立方(300344.SZ)、*ST東通(300379.SZ)。
其中,*ST蘇吳、*ST紫天和*ST廣道已經收到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年報存在虛假記載。而元道通信、*ST元成、ST立方、*ST東通則是涉嫌財務數據虛假記載,目前還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