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禁售!高露潔又“攤上事”了

青眼
08/11

*本文爲“青眼”原創內容

文|Cathy

近日,墨西哥政府機構Cofepris(聯邦衛生風險防護委員會)發佈緊急聲明稱,由於多起消費者報告顯示,使用Colgate Total Prevención Activa Clean Mint(高露潔全效防護清涼薄荷牙膏)後出現不良反應,因此該機構緊急責令高露潔棕欖公司立即下架這款產品並進行召回。

對此,青眼致電高露潔棕欖(中國)有限公司消費者服務中心,對方表示,上述被召回的牙膏未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多國下架、召回、禁售

根據墨西哥Cofepris發佈的聲明顯示,多起消費者報告顯示,上述高露潔全效防護清涼薄荷牙膏可能引起的症狀包括了牙齦發炎、牙齦敏感、口瘡或痤瘡,以及對成分的過敏反應。Cofepris特別說明,本次下架僅針對“高露潔全效防護清涼薄荷牙膏”這一特定型號,高露潔品牌旗下其他產品不受影響。

▍截自墨西哥Cofepris官網

此外,墨西哥Cofepris還表示,將持續監控,防止生產商、服務機構或機構違反上述法令。其進一步稱,“如果發現新證據,將向公衆通報”,並建議,“如果消費者出現任何這些症狀,應諮詢醫療保健專業人員”。

值得關注的是,除墨西哥外,高露潔這款全效防護清涼薄荷牙膏還在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巴拿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均出現了不良反應報告。不少消費報告稱,使用該產品後出現了牙齦發炎、口腔灼燒感、脣部腫脹、潰瘍等症狀。

據外媒報道,早在今年7月,在收到有關不良反應的報告後,阿根廷國家藥品、食品和醫療技術管理局就發文稱,禁止使用、分銷和銷售所有形狀和尺寸的高露潔全效防護清涼薄荷牙膏。而在巴西,該款牙膏上市不到一年,累計不良反應報告就超過了1.1萬例,因此,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ANVISA)在調查後也下令停止這款牙膏在巴西市場上進行銷售。巴拿馬則是直接宣佈禁止銷售來自巴西和墨西哥生產的三款Colgate Clean Mint系列產品。

也就是說,高露潔全效防護清涼薄荷牙膏已在多個國家被下架、召回、禁售。不過,截至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的官方機構明確是哪種成分導致了這款牙膏引發不良反應。

涉事產品未進入中國

牙膏全球市佔率41.1%

針對上述高露潔全效防護清涼薄荷牙膏在多國被下架、召回、禁售一事,青眼第一時間向高露潔棕欖總部發去了採訪郵件,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覆。

同時,青眼也致電高露潔棕欖(中國)有限公司消費者服務中心詢問涉事產品是否進入中國,對方表示,上述涉事牙膏暫未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與此同時,青眼在高露潔品牌的多個電商平臺的旗艦店中,也未發現這款牙膏。

青眼注意到,在高露潔棕欖天貓官方旗艦店中,銷量最高的一款牙膏爲高露潔色修美白牙膏,目前顯示該款產品銷量已達30萬+件。此外,該店鋪中還有高露潔勁白小蘇打美白牙膏、高露潔多效護理系列牙膏等熱銷產品在售。

公開信息顯示,高露潔棕欖成立於1806年,公司專注於口腔護理、個人護理、家居護理和寵物營養領域,旗下擁有高露潔、棕欖、elmex、hello、meridol、Sorriso、Tom's of Maine、EltaMD、Filorga(菲洛嘉)、Irish Spring、Suavitel等品牌,在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

根據高露潔棕欖近日發佈財報顯示,該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淨銷售額爲367.08億元,淨銷售額增長了1.0%,有機銷售額增長了1.8%;營業利潤77.58億元,同比下降1.1%。

今年上半年,高露潔棕欖的淨銷售爲719.86億元,同比下降了1%;營業利潤爲154.88億元,微增0.8%。其中,該公司旗下口腔、個人和家庭護理業務部門的淨銷售額爲556.4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68.07億元,下降了約2%。

▍截自高露潔棕欖財報

根據高露潔棕欖財報顯示,該公司持續保持了在牙膏領域的領導地位,截至今年第二季度,該公司旗下牙膏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爲41.1%,旗下手動牙刷的全球市場份額則爲32.4%。高露潔棕欖預計,2025年全年,公司有機銷售增長率有望實現2%至4%的增長。

曾多次“翻車”

事實上,這已不是高露潔棕欖首次出現產品召回問題。此前,在2023年2月時,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網站即曾發佈公告稱,由於存在細菌感染風險,高露潔棕欖公司從2023年2月8日開始,召回了490萬瓶多功能清潔劑,其中約390萬瓶未上市銷售。

據媒體報道,被召回產品產生細菌污染的原因,與製造過程中防腐劑未按預期添加有關。據瞭解,彼時,上述清潔劑暫未在中國大規模銷售,但在淘寶平臺上,部分淘寶C店有售。

值得一提的是,除多款產品曾陷“召回門”外,去年11月,高露潔棕欖還因旗下子公司Tom's of Maine位於美國緬因州的一家制造工廠存在嚴重的CGMP違規行爲,包括用於生產牙膏的水中含有細菌和黑色“黴菌狀”物質等問題,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出警告信。

據公開資料,Tom's of Maine創立於1970年,是美國銷量第一的天然個護品牌,其主要產品包括牙膏、漱口水、潤脣膏、除臭劑和止汗劑等,並在沃爾瑪、Whole Foods、Target等大型零售商中均有銷售。2006年,該品牌同名公司Tom's of Maine被高露潔棕欖公司收購。

而就在今年6月,高露潔棕欖則又因旗下子品牌Hello的兒童漱口水含氟,而在美國遭到了集體訴訟。根據訴訟文件指出,“6歲以下兒童缺乏對吞嚥的控制能力,而氟化物若被吞食存在中毒風險,可能導致嘔吐、中毒和噁心等。此外,使用上述兒童含氟漱口水可能會引發氟斑牙”。

值得一提的是,起訴者們認爲,包含高露潔棕欖在內的企業在生產兒童口腔護理產品時,未能充分告知消費者氟化物對幼兒可能帶來的危害,也未在產品上標註明確的警示標識,這種“模糊處理”的行爲涉嫌消費欺詐。截至目前,高露潔暫未針對上述訴訟進行公開回應。

可以看到,這家有着200多年曆史的日化巨頭企業,在近幾年中卻頻繁因產品問題身陷風波。

毫無疑問,一旦觸發產品安全問題,均會牽動消費者的神經。而近年來國內外美妝企業因成分安全問題導致的產品召回或品牌“翻車”事件卻屢見不鮮。據青眼不完全梳理發現,自2024年以來,已至少有5個頭部美妝集團都曾出現過產品召回的經歷。

譬如,歐萊雅旗下品牌理膚泉、資生堂集團旗下高端護膚品牌Drunk Elephant(醉象)、西班牙化妝品集團Puig現旗下彩妝品牌Charlotte Tilbury、花王集團旗下佳麗寶化妝品等品牌/企業,均曾因產品問題出現過召回事件。

國內方面,據青眼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則已有322批次不合規化妝品被通報,其中面膜、染髮和防曬類產品是抽檢不合格“重災區”。可以看到,在市場高歌猛進的背後,是頻繁曝光的化妝品安全事件正加速行業洗牌。

不過,在中國市場上,監管部門正通過一系列政策來確保消費者的產品安全。典型如,今年8月1日,國家藥監局組織制定的《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價管理辦法》已正式施行。該《辦法》旨在全面加強化妝品質量安全監管,聚焦風險防控,爲消費者用妝安全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不論在全球的哪個市場,這些有着悠久歷史的日化/美妝巨頭企業,也都理應做出表率,時刻緊繃產品質量安全這根“弦”不放鬆。

(注:除財報截圖與特殊說明外,文內貨幣均按今日匯率換算成人民幣,因匯率波動數據會有所差異。)

8月14日,科學傳播沙龍來成都啦。現場席位有限,點擊下方鏈接報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