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們瞭解,在8月7日立秋這天,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在當天20點就創下了新紀錄,但這一天的日訂單量,美團仍比淘寶閃購多出了約2000萬單。
8月7日-9日,在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88會員日”“大會員體系”“超級星期6” 各種促銷活動以及居民樓辦公樓商場車站隨處可見的橙色廣告的共同推動下,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連續在這三天都超過了1億單。據我們瞭解,8月8日和8月9日,這兩天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份額首次超過了美團。
不過雙方統計日訂單量的口徑並不統一。美團的口徑是完成履約的訂單,即當天配送到消費者手中的訂單;淘寶閃購的口徑是完成交易的訂單,即當天消費者支付的訂單,這其中也會包括預約第二天配送的訂單,據我們瞭解,8月7日那天淘寶閃購的預約單佔比接近10%。
而那些奶茶店最後倒掉的飲料,或者消費者付款後遲遲收不到貨然後退款的訂單,在美團和淘寶閃購都屬於無效訂單,不被統計在總單量。
口徑不統一是互聯網平臺的常態。平臺習慣挑選對自己有利的口徑解釋看上去已經標準化的統計數據。最典型的就是電商 GMV(商品交易總額),按口徑從寬到嚴依次爲:下單GMV、支付GMV和確收GMV。
比如消費者總訂單金額是100元,其中20元沒付款,實際支付了80元,後來又退掉了其中30元的商品 —— 下單口徑GMV是100元,支付口徑爲80元,確收口徑爲50元。今年618,阿里對外披露的GMV口徑首次從下單轉向了最嚴的確收。
美團在2024年立秋這天推出的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活動,創下了去年一整年的日訂單峯值,單日達到9000萬單,其中過半是茶飲咖啡。
今年的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活動,美團沒有設立日訂單量目標,據我們瞭解,8月7日-9日三天的補貼力度逐漸減弱,後兩天的補貼重心從之前的大水漫灌轉向了重點補貼非餐的閃購業務。同時,美團靠各種策略儘可能鎖住騎手運力,保證這三天的履約穩定性優於淘寶閃購。
淘寶閃購平時對餐食訂單的補貼更多,在8月7日 “秋天第一杯奶茶” 當天則明顯加大了茶飲的補貼,約爲4億元。淘寶閃購和美團在當天的茶飲訂單佔比都較平日有了至少10個點的增幅。
同期,京東避開了與美團、淘寶閃購在茶飲的直接競爭,推出了 “秋天第一口炸雞” 活動,在7號當天整點、限量請用戶喫1.68元炸雞外賣。據我們瞭解,京東內部已經將外賣定位爲長期戰役,在潛伏等待時機。
淘寶閃購在外賣混戰上展現了讓競爭對手極具壓迫感的資源和決心,上線大會員體系,把餓了麼、飛豬、盒馬等阿里系資源全部納入,集中作戰。
據我們瞭解,7月,淘寶閃購花在商家端、消費者端、騎手端的補貼共計超過100億元,而美團同期花的錢大約是阿里的1/3-1/2—— 截至2024年底,阿里賬上有3600多億的現金儲備(現金+短期投資),美團只有1600多億,而阿里2024年淨利潤是美團的三倍多 —— 美團會在儘可能控制費用的同時保證效率,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在7月第二個星期六,日訂單量突破1.5億單後,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對我們說,以美團的體系能力,如果用對方的方式做補貼,想做多少單就可以做多少單,
“但美團並不需要這麼做。”
在7月的前半個月,從單量上壓制淘寶閃購是美團明確的作戰計劃。到了7月底,美團調整策略,從保證單量領先轉向守住美團的黑金和黑鑽等級的會員——分別指在美團年消費超過1萬元和3萬元的高價值用戶——要守好自己的基本盤。
據我們瞭解,京東、淘寶閃購入場前,美團的客單價超過35元,到了補貼最激烈的7月前兩週,這個數字一度掉到30元上下,而競爭對手的客單價在15元-20元之間。7月下旬開始,美團決定減少補貼,其餐食訂單(不包括茶飲)的客單價逐漸回升到30元-35元左右。
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說,淘寶閃購在猛衝,沒有任何停下來的意思,電商利潤夠厚,有足夠底氣揮霍,
“這種時候,任何業務細節都沒那麼重要,淘寶閃購能在高峯期撐住履約效率、用戶體驗就已經足夠。”
多位美團員工稱,他們對競爭長期有耐心,但也夾雜着一些不服。
一位淘寶閃購人士承認規模是現階段很重要的事情,但他說份額增長是個自然過程,目前內部的關注點還是在提效。他說,
“管理層的要求是 —— 保持節奏、穩紮穩打,提升份額、擴大品類、調整結構。”
本文作者:管藝雯、邱豪、沈方偉,來源:晚點LatePost,原文標題:《晚點獨家丨上個週末,淘寶閃購峯值超過了美團》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