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4月馬斯克第一次念出Dojo的名字,到2025年8月團隊突然就地解散,特斯拉的自研AI超算系統只活了6年。摩根士丹利在2023年曾爲它寫下高達5000億美元的估值增量模型,如今也煙消雲散。
項目終止,團隊解散,負責人離職……燒了特斯拉數十億美元的Dojo,還是沉沒在了冰冷的航線上。
豪賭
2019年4月,特斯拉 Autopilot日上,馬斯克第一次對外提出Dojo這個詞:“我們需要一臺能夠吞下全球車隊訓練視頻的超級計算機。”他稱Dojo爲“能夠利用海量視頻數據,做無人監管標註和訓練的超級計算機”。
臺下的數百位投資人沒人相信馬斯克的話,他們只把Dojo當作又一次信口開河和畫餅充飢。直到馬斯克把“362 TFLOPS”這個數字打在屏幕上,現場安靜得能聽見設備的雜音。
爲了擁有純血版殺手鐧,馬斯克還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自研芯片。
馬斯克一眼相中了加內什·文卡塔拉馬南(Ganesh Venkataramanan),後者在AMD待了14年,是CPU設計工程主任。2016年加入了特斯拉的加內什成爲了Dojo第一任負責人。團隊裏都是在蘋果、AMD等巨頭公司混跡多年的老將。
擁有精兵強將,自然進度喜人。2021年推出首個D1芯片、2022年完成首個機櫃測試、2023年宣佈單集羣算力達 1.1EFLOPS……馬斯克一直把Dojo視爲特斯拉從車企轉型到AI巨頭的關鍵一步,但是口號成不了現實。
在實際應用中,Dojo始終面臨着芯片行業最棘手的問題——量產。
由於馬斯克希望以此完成數據閉環,所以他一開始就定下了全棧自研的基調,這導致軟硬件協同的難度劇增,芯片定製化的結構讓兼容性極差,算力被大面積浪費,成本居高不下,良品率也低得嚇人,遠不如同類GPU。
對比之下,英偉達的芯片已經遍佈車企,研發風險趨近於0。
從外界來看,蔚小理華等企業相繼建立起超算中心,而特斯拉死磕的D1芯片競爭力並不夠強,Dojo的交付一直拖延,直到2023年才正式啓用。特斯拉失去了領先的優勢。
同時Dojo也並沒有展示出"厚積薄發"的趨勢,即使D1芯片問世,系統仍然未擺脫英偉達芯片,而是以共存的方式運轉。
特斯拉內部對於Dojo似乎也失去了信心,2023年7月,馬斯克表示:“老實說,若英偉達交出足夠GPU,我們也許不需要Dojo。”
2024年1月,馬斯克再度表示:“我們將同時押注英偉達和Dojo兩條路線。”儘管他後來補了一句,“Dojo前景仍有高度不確定性,可是其潛在回報率高,值得長遠投資。”
但手永遠比嘴誠實,外媒披露,2024 年年底,特斯拉已悄悄將70%的訓練任務遷回AWS與谷歌雲平臺。
其實從2024年8月起,馬斯克就不再宣傳"Dojo將成爲'世界上最好'”,而是轉過頭來宣傳特斯拉的Cortex,這是特斯拉在奧斯汀總部建造的一個巨大的新AI訓練超級集羣,和Dojo一樣揹負着解決AI問題的使命。
和Dojo不同的是,Cortex沒有自研芯片的任務,而是完全基於英偉達的H100和H200 GPU構建,它的規模更大、算力更強,被用來訓練FSD和Optimus機器人。
Cortex
今年推出的第二代Dojo2芯片是壓垮馬斯克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僅性能也未達預期,帶不動HW4.0硬件的數據處理,滿足不了自動駕駛系統訓練等需求,至今也還沒量產。
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進行芯片研發和系統建設,但獲取的效益不僅與預期存在差距,還嚴重拖了競爭的後腿,放棄似乎是唯一也是最正確的選擇。
歸零
團隊拿不出成果的結果自然是1號位的頻繁更替。加內什在2023年11月離職,轉頭就和11位核心成員一起創立了AI算力公司DensityAI。
他們直接放棄了在特斯拉苦苦支撐的“自研路”,直接用英偉達和AMD構建混合計算集羣,很像對馬斯克的另一種嘲諷。並且很快拿到了大筆融資和車企的青睞。
外媒甚至有小道消息表示加內什還保留了一些D1芯片的專利,但不允許特斯拉使用,那幾乎推倒了特斯拉這幾年的進展,需要重新研發芯片。
在新芯片出現之前,Dojo就要像初始階段一樣再次依賴英偉達芯片,這也不符合馬斯克想要純血版超算中心的初衷。
主導過蘋果A5-A9芯片的彼得·班農(Peter Bannon)在加內什之後接過了 Dojo 項目領導權,不過進展也不樂觀。
比如馬斯克想在2024年1月躋身全球前五大計算能力就沒能實現,和英偉達GPU集羣相比也沒有優勢,D2芯片的量產更是遲遲無法實現,團隊的人員流失自然也越發嚴重。
比如2024年10月,負責Dojo項目Fabric核心部分的埃裏克·奎內爾(Eric Quinnell)宣佈離職。
在Dojo解散前,又被爆出有大約20名成員在2025年8月跳槽到了DensityAI ,彼得也即將離職,項目被馬斯克下令停止,剩餘的Dojo員工將被調往特斯拉內部的其他項目組。
總之,現在的特斯拉暫時放棄了在AI基礎建設領域的創新想法,走向了務實,選擇加大跟生態夥伴的合作如英偉達、AMD 和三星等。
上個月還和三星電子簽了價值165億美元的芯片供應合同,三星電子將爲特斯拉生產下一代AI6芯片用於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和AI數據中心,合同有效期到2033年底。
馬斯克本人回應解散Dojo超級計算機團隊,他表示特斯拉分割資源並分出2種芯片沒有意義,關停Dojo項目並做出一些艱難的人事調整,原因是Dojo 2如今已淪爲一條進化死衚衕,而Dojo 3以單塊電路板上集成大量AI6系統級芯片(SoC)的形式延續生命。
選擇購買現成芯片的特斯拉無疑是進行了一次自我鬆綁,接下來,佔用特斯拉大筆資源的Dojo會逐漸淡出,Cortex將成爲特斯拉AI技術進步的背後支撐。
只是不知道馬斯克還會不會回想起,2019年他把Dojo展示給世界時,豪言特斯拉要成爲AI巨頭的野心。
那時他相信只有全棧自研才能突破算力瓶頸,但6年過去了,Dojo始終困在成本效益的迷宮中,它也用自己的沉沒再次揭示那個真理:技術發展的理想主義即便再美好,脫離商業現實,終將成爲昂貴的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