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科達曼莎在受聘審查墨爾本一家大型回收企業時獲得的機密信息,被用於向Cleanaway Waste Management推銷該公司作爲收購目標。
這一指控來自競爭對手PKF,該公司在SKM於2019年倒閉後被任命爲清算人。上週提交至聯邦法院的訴訟可能將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BA)和當時由商人Vik Bansal運營的上市公司Cleanaway牽扯進來,因爲CBA曾委託科達曼莎進行審查。
馬克·科達(Mark Korda)是科達曼莎的兩位創始人之一,該公司是澳大利亞知名的破產諮詢公司。James Alcock
PKF在提交給法院的文件中稱,科達曼莎在爲CBA進行審查時獲得了財務信息、現金流預算和預測。PKF聲稱,這些信息隨後被科達曼莎旗下的企業諮詢公司333 Capital用來直接向Bansal推銷交易。據稱,這次推銷由科達曼莎2002年共同創立人之一的Mark Korda親自進行。
科達曼莎是澳大利亞最知名的破產諮詢公司之一,曾參與從Ansett航空到Network Ten等公司的破產處理。該公司目前負責管理Whyalla鋼廠,該廠此前由英國工業家Sanjeev Gupta擁有,直到今年早些時候才更換所有權。
PKF不僅起訴科達曼莎,還將Cleanaway和Mark Korda列爲被告。
在2019年8月的一次會議中,即科達曼莎完成銀行審查後三個月,333 Capital向Cleanaway提出了一項“貸款轉股策略”。根據提交法院的文件,該策略使Cleanaway能夠以“更有利條件”收購SKM。
最終,Cleanaway收購了提供給SKM的6000萬澳元債務設施。訴訟稱,作爲交易的一部分,CBA要求Cleanaway在貸款轉讓引發的任何法律訴訟中對銀行給予全面賠償。
在Cleanaway擁有債務後,他們任命科達曼莎爲SKM接收人(receivers)。科達曼莎隨後對SKM資產進行了銷售流程,最終Cleanaway取得了這些資產。PKF目前正在清算剩餘的SKM實體。PKF在提交法院的文件中稱,“科達曼莎或333 Capital並未建立信息隔離或‘中國牆’”。
PKF的訴訟費用由Maurice Blackburn的子公司資助。
科達曼莎發言人表示,該公司認爲這些指控“完全沒有依據,並且我們始終以專業和道德的方式行事”。Cleanaway表示,將“積極辯護”此訴訟。
CBA在SKM因墨爾本回收廠失控大火而全國聞名兩年後,聘請科達曼莎進行審查。該廠火災持續超過一週,SKM及其董事Robert Italiano今年共被罰款128萬澳元。
在倒閉前,SKM曾聘請德勤(Deloitte)研究保持運營的多種方案,包括是否借入更多資金或出售公司。同年5月,即科達曼莎完成CBA審查的同月,Cleanaway提出了一項非約束性收購SKM的提議,金額在4900萬至6900萬澳元之間,該提議被拒絕。通過購買CBA的債務,Cleanaway以6600萬澳元掌控了SKM資產。
PKF作爲SKM清算人,在聯邦法院文件中稱,若非科達曼莎的“泄密行爲”,Cleanaway“不會收購CBA的債務和證券”,而CBA本將繼續作爲企業的有擔保債權人,並任命畢馬威(KPMG)爲接收人。
訴訟還聲稱,科達曼莎在出售SKM資產時未盡合理謹慎,一些資產並未按市場估值出售。科達曼莎預計將辯稱其對資產進行了獨立估值,並且部分資產實際上以高於估值的價格出售。
Cleanaway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回收與垃圾收集企業。Bansal於2021年離開Cleanaway,目前是Boral首席執行官,他將很快離職,成爲SGH Limited董事。訴訟中未對Bansal在交易中存在任何不當行爲提出指控。
截至週三,Cleanaway股價收於2.90澳元,上漲3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