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鏈和國產算力芯片5個大家關心的問題

橙子不糊塗
08/15

聊5個話題。

1,關於Rubin推遲的消息,英偉達已經第一時間否認。

事情起因是Fubon的分析師說Rubin可能推遲,因爲重新設計,爲了比MI 450更有競爭力…

另外AMD博通將是臺積電CoWoS產能分配增速最快的企業,AMD增長90%,博通增長72%。

結果就是,AMD大漲5%,英偉達有點頂不住了。但臨近收盤,英偉達直接否認了這個消息。

這件事不值得多講。在大規模量產前有設計迭代再正常不過,即使大規模量產,都可能會有升級,這在芯片生命週期裏非常常見。

比如2006年11月,英偉達發佈了第一代統一構架DirectX 10構架的GPU G80。而G80芯片在量產後期進化到了A3版本,迭代了2版(A2和A3)。雖然工藝都是90nm,但A3通過電路改進、修復邏輯錯誤(Bug Fix),同時提升良品率,另外顯著提高頻率上限和超頻潛力。

所以我剛開始看到Rubin改進設計推遲的消息以爲是假消息,後來仔細看了以後也沒覺得有什麼實質影響。

2,假如英偉達還有20%空間,達鏈空間是不是很小了?

有朋友問了個很好的問題:

如果英偉達不漲了,達鏈漲不太現實吧?

好像確實如此,但大家有沒有隱約覺得很奇怪。因爲這種想法忽視了最基本、最簡單的問題:

市值規模的本質差異。

英偉達目前市值波動1%,相當於波動了一個多中際旭創新易盛勝宏科技

市值規模的本質差異有2個討論角度:

(1)如果從估值角度看,英偉達去到了40X PE,從競爭力、關鍵地位以及護城河角度,英偉達PE應該高於一切達鏈,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

處在關鍵位置且未來技術將明顯升級的達鏈供應商享受了比英偉達更好的毛利和估值,當然,這對應着他們更高的業績增速。比如ALAB…

(2)如果按價值量的市值比例計算,那麼國內達鏈的空間同樣巨大。這個邏輯基礎在於價值量在AI服務器中的比例。

這個邏輯在於:以勝宏科技爲例(爲什麼拿他舉例最後講),假如勝宏科技的潛在合理市值規模就是英偉達市值的1%(距離現在60%空間)。

但這1%只是個模糊比例,0.8%、1.2%甚至1.5%在一個週期(比如技術升級週期)都是合理的。但因爲英偉達市值規模太大,勝宏/英偉達市值比1.2%的比例,又爲勝宏增加了40%甚至更多的空間…

對於現在“達鏈巨頭”來說,他們相對於英偉達還是太小了,更何況這裏還應該加上明年ASIC的潛在市值預期。

也就是說,英偉達不漲了,但某些達鏈巨頭再增長1-2倍的市值都不離譜,潛在空間並不會因爲英偉達不漲而消失,因爲現在就是依然低估。當然,10倍之類的斷然不可能,就需要英偉達整到6w、7w億美金市值去了。

以上不要對號入座,僅僅是在說明空間的問題。更直白的表達是:

在英偉達龐大的產業價值鏈裏,1%->2%價值量的變化司空見慣,但對於具體細分產業以及那個細分的龍頭公司,這個影響就是翻倍甚至幾倍級別。

3,CoreWeave和Coherent分別暴跌-10%和-20%對達鏈影響

總結說,實際上沒什麼影響…

CoreWeave的業績不能算很爛,營收還超預期。但花街開始擔心一件事兒,就是CoreWeave的增長是以虧損擴大爲代價…

與上一季度相比,本季度運營支出增加了近300%。但是如果積壓訂單的增長能夠保持同步,其實花街並不介意運營成本的增加。

CoreWeave目前的積壓訂單同比增長86%且環比增長16%達到了301億美元,疊加83%的IPO解禁,CoreWeave面臨重大分歧,但實際上這裏的風險回報比非常好。

另外就是Coherent,2個點:

(1)Coherent和國內光模塊企業還是有不小的差別,這次指引裏工業業務下降趨勢明顯;

(2)明確指出800G->1.6T的趨勢,已經正常放量的事實。

我給大家看一下花街的牛市觀點(牛市就只看牛觀點…)

ps:按住、翻譯

實際上,Coherent說明了AI業務產業的繼續爆炸,但因爲各種其他業務它自己暴跌自己的…

4,以寒武紀爲代表的國產卡在當前時間點將承載亢奮的市場情緒

在848.88歷史新高,滿屏盡是寒武紀 裏,實際上最後一條纔是核心。國產算力卡相關公司被壓制許久,因爲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已經到了一個火星就熊熊烈火的狀態,哪管公司是否闢謠?

公司的闢謠,甚至間接的默認了另外的一些信息。這裏就不寫了,發不出去。

總之,國產算力卡在當下的市場環境裏是一等一的大資金烘托情緒進而大口吃肉的板塊。

晚上又有一些東西,非常應景。比如FT報道的R2在某國內最大AI卡公司訓練的事兒,總之就是國產這邊必須要有行情,壓不住的。

5,最離譜的來了:今天杭州天際線安琪同學發了達鏈的內容,提到了勝宏…很多朋友從傳播學的角度開始發散思路:

不是說買菜大媽都在談論一個標的的時候就見頂了麼?

這次更加的抽象,於是真心慌了…

我爲什麼前面用勝宏舉例子?因爲各位讀者肯定都知道,最不濟因爲安琪,今天也知道了。

但這裏弔詭的是:

很多人,尤其是男同胞,你們到底知道了杭州天際線,還是勝宏?

別鬧了,天際線明顯比勝宏有意思,另一個標的你們還記得是什麼麼?不知道吧…那裏消費不便宜的…

這其實是一次非常新鮮的精準的新式流量營銷,我不小心也知道了杭州的高檔場所…她們找對了人羣、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場情緒,天際線的股東們實在是6…

這件事兒應該不會有人當真吧?最後寫寫就是圖個話題感強,其他沒啥。

(全文完)

爲了方便大家更細節、更實時討論所有跟科技投資相關的話題,歡迎新老朋友進入私域知識星球(iOS用戶如果掃碼不便,可私信);

星球裏會持續輸出機器人/半導體/AI/自動駕駛/新消費等領域乾貨、專家紀要、財務模型等各種資料,我們也會討論宏觀以及A股、港股以及美股的市場情緒,TMTBreakout的信息也會每日準時在星球裏更新。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加入!

老鐵,求贊,加星標,不錯文章更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