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何秀蘭
市值曾超百億的“白酒新貴”,正陷在擔保連環訴訟漩渦,多家國有大行及中小銀行紛紛加入追債大軍。
8月11日,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上海貴酒”)的上市主體*ST岩石(600696.SH)公告顯示,上海貴酒及其子公司貴州高醬酒業有限公司(下稱“貴州高醬”),因5029.68萬元金融借款糾紛被貴州銀行告上法庭,上海貴酒一審被判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這僅是上海貴酒擔保債務的冰山一角,其近年來爲子公司提供的鉅額擔保正引發連鎖反應。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上海貴酒及其子公司違約的銀行借款已累計超過2.1億元,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工商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相繼提起訴訟。
與此同時,上海貴酒基本面也不容樂觀。財報數據顯示,上海貴酒貨幣資金在兩年內蒸發超97%,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賬面貨幣資金餘額僅爲1805萬元,卻揹負着2.73億元短期借款,短期償債壓力較大;此外,其資產負債率上升至71.98%,而行業同期平均數據僅爲約22%。
自2025年4月披星戴帽後,上海貴酒的財務狀況並未好轉,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歸母淨利潤虧損最高達7500萬元。雖半年度預虧同比有減少,但虧損局面仍嚴峻,未來發展充滿變數。
某券商消費行業分析師向時代財經指出,上海貴酒目前面臨的這些債務訴訟,對其未來的發展會產生影響。一方面,公司資金會可能被大量佔用以償還債務,這將影響其正常的生產經營和市場拓展;另一方面,頻繁的訴訟也會損害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聲譽,導致消費者和投資者對其信心下降。如果上海貴酒不能妥善解決這些債務問題,很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
圖源:圖蟲創意
擔保引連環訴訟,上海貴酒及其子公司違約銀行借款超2.1億元
上海貴酒及其子公司正面臨着債務煩惱,多家國有大行及中小銀行加入追債行列。
據上海貴酒8月11日晚間發佈的訴訟進展公告,上海貴酒及其子公司貴州高醬與貴州銀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一審落槌,涉案金額達5029.68萬元。一審判決顯示,貴州高醬需在判決生效後十五日內支付貴州銀行貸款5000萬元及相應利息,上海貴酒承擔連帶責任,且貴州銀行對貴州高醬提供抵押不動產拍賣、變賣款項在判決金額範圍內享有優先受償權。
這僅是上海貴酒擔保債務的冰山一角,多起糾紛源於上海貴酒對其子公司提供擔保。例如,2023年該公司通過董事會決議,計劃全年爲貴州高醬、上海君道貴釀酒業有限公司(下稱“君道貴釀”)、上海光年酒業有限公司(下稱“光年酒業”)等子公司提供最高5億元擔保額度,而這埋下隱患。
“高比例擔保往往意味着潛在償債風險。”上述券商分析師向時代財經指出,“尤其當被擔保方(子公司)經營承壓時,母公司需以自身資產兜底,極易引發連鎖反應。”
時代財經梳理上海貴酒近兩年涉訴信息發現,該公司近年來爲子公司擔保的貸款項目屢現違約,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工商銀行等國有大行及個別中小銀行接連卷入糾紛,涉案金額從1780萬元至7000萬元不等。
值得關注的是,貴州高醬作爲核心涉事主體,其與貴州仁懷茅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茅臺商業銀行”)也存在金融借款合同糾紛。2024年11月,茅臺商業銀行便申請查封貴州高醬7000萬元貸款的抵押物。經過漫長的法律程序,2025年8月一審判決貴州高醬償還茅臺商業銀行本金5037.41萬元及利息,而上海貴酒作爲連帶責任方,也被捲入這場債務風波。
除中小銀行以外,還有多家國有大行也接連向上海貴酒及其子公司發起訴訟。2024年12月上海貴酒公告,農業銀行上海靜安支行起訴上海貴酒子公司光年酒業,一審判決光年酒業歸還借款本息及逾期利息合計2822.68萬元,上海貴酒可能需承擔逾期利息、保全費等費用。同年11月,郵儲銀行上海浦東新區分行起訴光年酒業與上海貴酒,追討1780萬元逾期借款及利息,2025年7月一審判決上海光年酒業歸還本金1767.28萬元並支付利息超16萬元,上海貴酒需兜底。
2025年6月,上海貴酒公告,工商銀行上海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支行訴君道貴釀及上海光年酒業,要求歸還借款本金3000萬元及相應利息,目前案件處於一審階段,上海貴酒資產可能面臨被拍賣、變賣風險。
此外,上海貴酒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逾期未償還的重要短期借款中,農業銀行上海昌平路支行、中國銀行上海市普陀支行營業部的逾期金額分別爲2800萬元、800萬元;逾期應付利息方面,對寧波銀行上海南匯支行營業部的逾期金額達183.26萬元。
時代財經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上海貴酒及其子公司違約的銀行借款,已累計超過2.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末上海貴酒短期借款餘額爲2.73億元,這一數據在2025年一季度末未發生變動。若這些債務後續出現違約,可能導致更多主體被捲入風險。
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信貸部門工作人員向時代財經稱,銀行在發放貸款時,雖然會對借款企業和擔保企業進行嚴格的審查,但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難以完全預估到的情形。像上海貴酒這種情況,子公司經營出現問題導致無法按時還款,銀行只能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債權。
“對於銀行來說,這不僅增加了不良資產的風險,還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來處理這些訴訟案件。而且,即使最終勝訴,執行過程也可能面臨諸多困難。”上述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
白酒新貴披星戴帽,虧損局面尚未扭轉
上海貴酒於2019年轉型白酒,通過收購貴州高醬、君道貴釀等子公司,快速獲取基酒產能和渠道資源。
然而,跨界並未帶來預期收益。其面臨訴訟危機背後,是經營面的惡化。2024年年報顯示,上海貴酒營收同比暴跌82.54%至2.85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2.1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流出爲7546.1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 上海貴酒近年的貨幣資金縮水明顯。2023年6月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餘額尚有6.32億元,到當年年底驟減至0.54億元,降幅超過91%。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賬面貨幣資金餘額進一步降至1805.15萬元,資產負債率攀升至71.98%。而同期中證白酒指數成分股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僅爲22.05%,上海貴酒的負債水平高於行業均值。
自2025年4月23日起,上海貴酒這家市值曾超百億的昔日“白酒新貴”正式披星戴帽。根據《股票上市規則》,若2025年財報繼續觸發“扣非淨利潤爲負且營收低於3億元”等紅線,公司將面臨終止上市。儘管公司稱積極通過措施改善經營狀況,但2025年一季度,上海貴酒依舊未能擺脫營業收入下降和淨利潤虧損的局面。
近期,上海貴酒發佈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歸母淨利潤虧損5000萬元至7500萬元,雖同比減虧3.07%至35.38%,但虧損局面尚未扭轉。
對於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上海貴酒解釋稱,一是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業復甦未達預期,且受政策影響較大,行業整體承壓;二是自2023年年末起,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資金承壓,返利返貨無法兌現,市場投放減少;此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陸續收到銀行及供應商等訴訟,案件所涉逾期利息等費用增加,影響了公司本期損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