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玄玄也
美編 / 顧青青
出品 / 網界
近日,有消息傳出,愛奇藝正積極籌備赴港二次上市,計劃通過此次上市融資3億美元,目前已與多家跨國銀行展開洽談。此消息一經披露,迅速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節骨眼上,百度新來的CFO何海建,將從2025年8月兼任愛奇藝的董事長。何海建可不是一般人,之前在金山雲當CFO,帶着公司在美股和港股都上市了,投行經驗也豐富。
他這時候接手愛奇藝,不少人猜,是不是要幫愛奇藝把上市這事敲定?
01 何海建是誰?他來愛奇藝爲了什麼?
何海建目前爲百度首席財務官(CFO)。公開信息顯示,何海建自2020年至2025年6月擔任金山雲的CFO,這期間,他帶着金山雲在美股和港股成功上市。2025年4月,他還幫金山雲拿到近3億美元融資。雷軍都誇他有遠見、執行力強。
另外,何海建在高盛、美林美銀集團、花旗銀行等機構擔任要職,擁有豐富的投行及併購經驗,對國際資本市場的規則門兒清。愛奇藝要在香港上市,這些正是何海建的強項。

有人說,百度這步棋,就是想靠何海建把愛奇藝的上市推一把。畢竟,百度對愛奇藝的持股比例從巔峯時的56%降到了36%,但還是大股東,愛奇藝上市對百度來說也有好處。
02 愛奇藝爲什麼非要去香港上市?
愛奇藝對港股市場的青睞由來已久。早在2018年,愛奇藝便已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但近年來,其一直尋求迴歸港股。2021年第一次傳出赴港上市消息時,愛奇藝還在虧損,不符合港交所的要求,只能擱置。
2022年,愛奇藝終於靠Non-GAAP(非公認會計准則)實現盈利,賺了13億元,這才又動了心思。但在2023年5月,說在準備“技術細節”,就沒有了下文。
如今,愛奇藝再次將目光聚焦港股,背後有着深刻的現實考量。2024年愛奇藝營收292.3億元,比上年降了8%;淨利潤跌了60%多。2025年一季度更糟,營收同比降9%,淨利潤跌了72%。

一直以來,會員收入與在線廣告收入作爲愛奇藝業績組成的重要部分,但就現狀來看,受微短劇和短視頻影響,愛奇藝核心業務板塊全線承壓。
雖然愛奇藝在控制成本,但資金壓力依然嚴峻,急需外部資金注入以維持現金流穩定,投入新內容創作或償還債務。此次計劃融資的3億美元,若能順利到位,無疑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的資金困境。
而且,當前港股市場環境較爲有利。2025年到現在,港股IPO募資額已經超過2024年全年,科技公司和中概股回港成了潮流。
還有個原因,美股市場更側重於用戶增長指標,而港股投資者則更關注企業的盈利質量和現金流狀況。愛奇藝這幾年一直在優化財務,2023年自由現金流轉正,2025年一季度還在賺錢,這些都能打動港股投資者。
03 這次能成嗎?難點在哪兒?
想成功,不容易。愛奇藝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業績太差。雖然爲了扭轉局勢,愛奇藝將發展重心押注於微短劇領域,但微短劇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快手、抖音的日活用戶比愛奇藝多得多,紅果這些免費平臺也很強。

愛奇藝想靠微短劇市場翻身,沒那麼容易。而且,微短劇的收入現在還撐不起大局,一季度廣告收入裏,微短劇貢獻的只是一小部分。
除了業務層面的挑戰,上市流程本身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雖然何海建經驗足,但港交所的合規要求嚴,愛奇藝得把財務數據、業務模式這些都解釋清楚。之前兩次沒成,也說明中間可能有不少坎。
總結愛奇藝赴港上市或是必然選擇
何海建的加盟,給愛奇藝赴港上市加了塊重要的砝碼。他有成功推動企業兩地上市的經驗,熟悉資本運作,能幫愛奇藝搞定不少難題。
但愛奇藝自身的問題也很明顯:業績下滑得厲害,核心業務承壓,新業務微短劇還沒成氣候。就算港股環境好,投資者也得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轉跡象纔行。
這次衝刺,既是爲了融資救急,也是想在行業轉型期找個新支點。能不能成,不光看何海建怎麼操盤,更得看愛奇藝能不能把業績穩住,讓投資者相信它還有增長潛力。畢竟,資本市場最終認的還是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