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環球網資訊)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 記者 陳超】如今,SaaS軟件的付費模式正經歷根本性變革。客戶從“爲功能買單”轉向“爲結果付費”,而AI智能體的崛起成爲這一轉型的核心變量。在企業管理軟件領域,AI不再侷限於輔助工具,而是進化爲能直接交付業務成果的“智能員工”。
金蝶國際2025年中期業績發佈會通過數據與案例,印證了這一趨勢:其AI合同金額超1.5億元,雲訂閱收入同比增長22.1%至16.84億元,且不同規模客戶的淨金額續費率(NDR)維持高位,大型企業108%、中型企業94%、小微企業93%。
付費邏輯從“功能席位”到“結果交付”
過往SaaS企業多通過“席位授權+功能模塊”收費,客戶爲潛在使用價值付費,但實際效果往往難以量化。例如,傳統ERP系統的庫存管理模塊可能因數據延遲或流程割裂,無法直接提升庫存週轉率,導致客戶續費意願波動。
AI技術使SaaS產品具備“自主完成任務”的能力,推動付費模式向“按結果收費”轉型。金蝶推出的“差旅智能體”可自動完成費用審覈與報銷全流程,直接減少財務人工成本;“金鑰財報”通過17個智能體協同,以自然語言生成財務分析報告,輔助管理層快速決策。
高續費率背後是“AI+SaaS”建立的客戶粘性。例如創思工貿部署金蝶雲·星空“BOSS助理+指標平臺”後,AI自動集成阿米巴單元數據,將某加工工序異常定位時間從2-3天壓縮至實時,決策效率提升100%。
從通用工具到場景化智能體的落地實踐
據悉,金蝶已推出財報、招聘、差旅、ChatBI、報價等五大AI原生智能體,覆蓋企業核心管理場景,在財報發佈會現場,金蝶高管也表示將會持續挖掘企業業務場景,加速AI的落地應用。資料顯示,在河鋼集團項目中,雙方共建“AI+管理創新中心”,智能體實時分析生產數據並預警異常,推動管理體系向“實時感知、智能決策、精準執行”的智能化模式轉型。
蒼穹AI Agent平臺2.0爲智能體落地提供技術支撐,支持企業通過低代碼配置專屬智能體。例如,企業可基於平臺快速開發合同審查、庫存優化等場景化智能體,金蝶研發負責人提及,這類平臺化能力顯著降低了AI應用門檻,使中小企業也能低成本部署智能體。
金蝶雲訂閱合同負債同比增長24.7%至33.78億元,這類預收款對應的海量企業運營數據,成爲AI模型訓練的核心“燃料”。例如,“金鑰財報”依託大量客戶財務數據持續優化,其智能化分析能力隨使用量提升而增強,進一步強化客戶付費意願。
SaaS競爭格局重塑帶來的危與機
業內普遍認爲,當前是AI+SaaS從技術試點走向商業落地的關鍵窗口期,兼具平臺能力與盈利兌現能力的公司,將率先獲得資本市場的重估。企業採購SaaS時,愈發關注“能否解決具體業務問題”。以海信集團爲例,通過金蝶AI技術支持,端到端流程效率提升41%;國貿集團則藉助智能體實現“秒開證”,顯著優化業務流程。
據悉,在AI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深度滲透下,SaaS行業面臨着機遇與危機並存的局面。AI的融入,爲SaaS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契機,卻也帶來了技術、市場、商業模式等多維度的挑戰。
傳統SaaS廠商若缺乏AI能力,可能面臨競爭壓力。金蝶總裁章勇提到,當前客戶更關注AI能否直接解決實際問題,如“能否幫我減少庫存積壓”,而非單純比較功能模塊數量。
金蝶通過生態合作加速AI應用落地。在雲南能投項目中,金蝶負責產品支撐,山能數科承擔實施,分工模式保障了交付質量與效率;同時,其與火山引擎、阿里雲等合作提升大模型推理性能,進一步優化智能體響應速度。
會上,金蝶方面介紹,金蝶計劃到2030年實現AI收入佔比30%。若目標達成,將進一步驗證“結果付費”模式的可持續性。同時,金蝶國際表示,在今年上半年,AI合同金額已超1.5億元,小微產品的AI助手活躍用戶數已達17萬家。在半年報中,金蝶國際表示,報告期內虧損收窄,主要得益於雲訂閱業務的規模化效應和AI帶來的效率提升。
在全球化佈局中,金蝶爲新加坡SKYWIN提供的數字化底座,通過智能體實現期現貨交易全鏈路協同及全球資金賬戶集中化管理,適配了跨境貿易的複雜需求。
金蝶國際2025年中期業績顯示,AI智能體已從概念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當SaaS產品能像“智能員工”一樣交付可衡量的業務成果時,客戶付費意願將不再依賴合同條款,而是取決於實際價值創造。這一變革不僅重塑了SaaS行業的商業模式,更預示着企業管理軟件將進入“價值付費”的新階段。正如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所言:“AI+SaaS的黃金十年正在加速演進,未來十年AI+管理一定會成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