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2納米技術遭竊風波升級,日企TEL涉事引發法律糾紛

中關村在線
08/13

近日,關於臺積電2納米制程技術遭竊的傳聞引發廣泛關注,其中一家涉事企業爲日本知名企業TEL(東京電子)。

據悉,在該事件曝光前,日本方面已派出高層代表前往臺積電表達歉意,但遭到拒絕。臺積電方面態度堅決,已正式提告並啓動法律程序,顯示出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高度重視。

目前案件尚在審理中,最終結果仍未可知。但從以往類似案例來看,涉及泄密的相關人員通常會面臨嚴厲的法律後果,甚至在服刑結束後也難以在業內重新就業。

臺積電的法務團隊在業內素以強勢著稱,不僅對技術泄密行爲追責到底,即便員工離職後若存在技術相關爭議,也可能面臨法律追責。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曾擔任臺積電研發要職的梁孟松。他是臺積電研發團隊中的關鍵人物之一,在推動0.13微米工藝技術突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這一代工藝開始,臺積電逐步放棄與IBM等國際企業的合作研發模式,轉向自主技術創新,爲日後在全球晶圓代工領域的領先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過,梁孟松於2009年離開臺積電,具體原因衆說紛紜,有傳聞稱其因未能獲得應有的重視及發展空間,最終選擇出走。他在2006年先赴韓國成均館大學任教,兩年後競業協議期滿,正式加入三星

在三星期間,他主導了14納米工藝的研發,該工藝被視爲三星半導體制造的里程碑。當時蘋果A9芯片由三星與另一廠商共同代工,正是這一代工藝的代表作。

此舉引發臺積電強烈不滿,隨後對梁孟松提起法律訴訟,雙方纏訟四年,最終迫使梁孟松離開三星。

此後,他來到中國大陸,加入中芯國際,參與技術體系建設與研發推進。

事實上,中芯國際自成立以來,在技術發展過程中曾多次與臺積電產生糾紛。兩家公司在知識產權等方面的較量由來已久,甚至其創始人的關係也頗具複雜背景,曾引發多輪法律交鋒,一度對中芯國際的經營造成嚴重影響。相關事件背景複雜,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