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半年,餐飲行業依然承壓,面臨競爭加劇、利潤下滑等多重挑戰,不乏老牌餐飲陷入閉店困境。這也讓餐飲企業的增長之路更爲艱難,更顯珍貴——精準甄別出那些契合新的市場需求、具備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小菜園交出亮眼的中期財報,再次脫穎而出。財報發佈當日,小菜園亦引發一定市場關注,午後拉昇漲近4%。
從財務數據具體來看,上半年小菜園實現收入27.14億元,同比增長6.5%;股東應占利潤3.82億元,同比增長35.7%。同時,截至上半年小菜園的經營性現金淨額爲7.6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55億元大幅增長,可見小菜園形成更多“有利潤的收入”、“有現金流的利潤”,經營質量提升明顯。
此外,門店網絡方面,截止上半年小菜園已擁有672家在營“小菜園”品牌門店,較去年同期的617家穩步擴張。
在股東回報方面,小菜園展現出明確的誠意:每股盈利爲0.33元,擬派中期股息每股0.2119元,實質性的分紅力度較大。
進一步來看,這份優異的業績背後亦蘊藏着兩大深層亮點:
1)各業務板塊齊頭並進,增長點多元
上半年,小菜園來自堂食的收入穩健增長,同比增長2.2%至16.47億元;外賣收入保持雙位數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3.7%至10.57億元。外賣訂單數量相應由去年同期的1280萬筆增加至期內的1680萬筆。
同時,小菜園在高線城市(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和低線城市門店數量和收入均保持增長態勢,反映出其渠道佈局較爲均衡,無論是在消費能力較強的高線市場,還是在潛力待挖的低線市場,均具備一定增長動能。
來源:財報
2)深耕內功,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
還可以看到,小菜園的外賣收入佔比提升,而盈利能力不降反升,這背後無疑是企業深耕內功、降本增效的成果。
一個核心邏輯是,堂食和外賣的加工流程、成本有很大不同,比如外賣涉及到平臺抽成、配送成本、包材成本,往往利潤率比堂食更低。疊加上半年外賣大戰,在平臺補貼推動的“低價”競爭下,普遍侵蝕餐飲商家利潤。
而小菜園在推動外賣業務發展的同時提升盈利能力,這尤爲不易。
結合財報中的線索來看,小菜園提到其通過對供應鏈管理效率的提升進一步優化庫存水平,存貨由去年同期的1.10億元減少至氣餒的0.74億元,存貨週轉天數由去年同期的23.6天減少至20.7天,也進一步證實其實現了降本增效。
另外,更開闊的視角下,上半年消費者的消費態度謹慎,持續追求質價比,小菜園作爲大衆便民中餐龍頭充分迎合大衆“好喫不貴”的就餐需求,結合健康食材、現炒現做等爲消費者提供優質體驗,從這一趨勢中持續受益。
總的來說,小菜園的增長邏輯在於:同步推動穩步擴張與經營質量提升,實現“規模、效率、利潤”的三角平衡,並享受市場發展紅利。這爲其帶來了增長和持續性和確定性,也讓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