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個半年度業績增長,盈利持續改善,信義能源(03868)估值迎來反轉了嗎?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近日信義能源發佈2025年上半年財報,實現收入12.1億元,同比增長7.67%,EBITDA爲11.2億元,同比增長7.7%,與收入基本同步,而股東淨利潤4.5億元,同比增長23.43%,淨利率爲37.19%。期間,該公司擬派發中期股息2.22億港元,每股股息2.9港仙,同比增長26.1%,派息率49%。
該公司此次中報盈利增速高於收入,主要受融資成本下降及所得稅開支減少影響,期間融資成本率4.02個百分點,所得稅開支比例下降3.24個百分點,合計爲淨利率貢獻了7.26個百分點的提升。
不過信義能源股價對業績反應遲鈍,股價表現平穩且地量成交,其實在7月初,該公司因與信義光能發佈聯合自願公告,雙方建議中國上市發行太陽能發電場基礎設施REIT的申請材料已遞交發改委,REIT概念吸引了短線資金炒作,使得股價短期大幅拉高,9日之後步入下行,截止目前股價較7月高點下跌超三成。
業績收入穩增,但盈利波動明顯
實際上,2025年上半年,信義能源各項業績指標均實現了較爲樂觀的增速,尤其是在盈利能力上改善明顯,且連同股東回報也同步增長。
該公司收入表現較爲平穩,以半年度看,該公司實現了兩個半年度的持續性增長,拉長週期看,自上市以來,收入也僅在2024年上半年出現了下滑,主要爲市場化電力交易後,交易電價低於上網電價導致,但售電量還是保持增長的,以年度看,2020-2024年,該公司收入複合增速爲9.1%。不過利潤波動較大,電價下行使得毛利率下行趨勢,並傳導至利潤終端,2025年股東淨利率37.19%,相比於2020年同期下降了14.16個百分點。
儘管如此,信義能源在成本控制和運營效率方面仍有顯著提升,通過優化資產結構和提升管理效能,有效緩解了利潤下滑壓力,比如不考慮2023年,核心成本行政費用(2-3%)及融資成本(12-13%)都保持了相對穩定。此外,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逐步擴大,未來有望形成新的增長點,從而增強整體抗風險能力。
從業務來看,2025年上半年,信義能源電力銷售7.41億元,同比增長15.06%,電價調整收入略有下滑,整體保持增長趨勢。期間,該公司擁有及營運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的總發電量同比增長22.7%。
圖片來源:公司財報
信義能源主要運營太陽能項目,截至2025年6月,該公司合共營運並持有核準發電容量達 4540.5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其中1734兆瓦屬上網電價政策及2806.5兆瓦屬平價上網政策。依託於母公司,該公司保持穩健的擴張,期間其向信義光能與其附屬公司收購一座位於中國、覈准容量達到30兆瓦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該項目是一個平價上網政策下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
穩健的擴張下,該公司發電量保持雙位數的增速,但電價下行趨勢及電網消納限制所導致的限電損失對“量”增帶來一定的抵消。值得注意的是,電價調整下,該公司應收款非常高,2025年上半年高達46.03億元,是收入的3.8倍,且基本在一年的賬齡。不過該公司仍保持較爲健康的現金流,期間錄得經營現金流淨額3.09億元,同比增長81.8%,應收款爲後期現金流流入帶來支撐。
行業仍具備高前景,靜待板塊估值修復
太陽能行業仍具有非常高的發展前景,在雙碳政策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保持雙位數的增速,根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突破200吉瓦,其中單是五月已達92.92吉瓦,創下單月安裝新高。光伏穩居中國第三大主力電源地位,僅次於火電與水電,截止2025年6月,光伏累計裝機109851萬千瓦。
不過行業增速呈現放緩趨勢,政策主導逐步走向市場主導,2025年1月,國家能源局發佈《分佈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明確設定政策過渡時點。根據管理辦法,2025年5月1日後併網的新建項目,全面納入市場化運作機制,中國政府將不再提供補貼,項目收益將完全由供求條件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政策驅動,光伏產業鏈近幾年盲目擴張,產能過剩嚴重,2021年以來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行,而受此影響,整個產業鏈估值都大幅縮水,信義能源市值持續走熊,截止目前市值跌幅達80%。作爲終端發電領域,該公司成長並未受到影響,但盈利端受到了電價波動影響。
即便往年盈利波動,信義能源仍堅持每年都派息,2019年以來連續7年分紅派息,累計分紅5.48億元,股利支付率高達86%。
各大投行對該公司持看好態度,如中銀國際研報稱,信義能源上半年淨利潤增長超出市場預期,並認爲其進軍馬來西亞市場,將有望提升股本回報率,維持對信義能源的買入評級;中金研報稱,上調2025-26年淨利潤5.2%和5.0%至10億元和10.7億元,考慮到136號文穩定存量項目收益預期、公司存量資產優質且政策頻出提振行業估值表現,該行上調目標價41%至1.35港元,較當前價格有9.8%的升幅空間。
綜合來看,上半年信義能源業績可觀,近兩個半年度盈利能力持續改善,穩健的擴張帶動發電量的持續增長,且經營現金流保持強勁,下半年預期保持增速。在雙碳政策下,該公司仍具有較高的發展前景,隨着產業鏈的產能出清,板塊估值將得到修復,同時也將驅動該公司市值打開向上通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