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工廠火光沖天,行業震盪!

21ic電子網
08/16

突發!半導體工廠火光沖天,行業震盪!

當地時間 8 月 12 日,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在半導體行業炸開 —— 關東電化工業株式會社發佈公告,8 月 7 日凌晨 4 時 40 分,其位於日本羣馬縣澀川市的三氟化氮生產設施突發爆炸,瞬間火光四濺,緊接着熊熊大火如惡魔般肆虐。

現場狀況慘烈,巨大的爆炸聲震耳欲聾,火光將周邊天空映得通紅,滾滾濃煙遮天蔽日。這場嚴重火災造成一名工人不幸遇難,另一名工人受傷。直至當日上午 8 時 45 分,在消防人員的奮力撲救下,火勢才被完全撲滅,但現場已一片狼藉,生產設施遭受重創。

重大客戶臺積電尚未明確表態會因關東電化工業株式會社的事故調整生產計劃 。由於三氟化氮用於半導體設備清洗和蝕刻工藝,在芯片製造流程中不可或缺,關東電化又是臺積電的三氟化氮供應商之一,所以此次事故引發外界對半導體供應鏈中斷的擔憂 。

核心材料供應告急,行業面臨衝擊

三氟化氮,這個看似陌生的化學物質,卻是半導體制造領域的關鍵材料,堪稱芯片製造過程中的 “幕後英雄”,主要用於清潔基板製程腔體。在芯片製造愈發追求高精度、高性能的當下,三氟化氮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而關東電化工業株式會社,作爲三氟化氮的主要供應廠商,其製造的三氟化氮在日本市場佔據 90% 的份額,在全球市場也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客戶包括三星電子、鎧俠等行業巨頭,甚至還是臺積電熊本廠三氟化氮的供應商之一。

此次關東電化三氟化氮工廠的停產,無疑給半導體行業供應鏈帶來了沉重一擊,猶如多米諾骨牌般引發連鎖反應,行業對半導體供應鏈可能中斷的憂慮如陰霾般迅速蔓延。

行業巨頭受牽連,產能前景蒙陰影

鎧俠發言人雖表示目前火災不會立即衝擊鎧俠的產量以及 7 至 9 月的獲利情況,原因是他們擁有其他氣體來源以及一定的剩餘庫存。但這只是暫時的緩衝,倘若關東電化澀川廠長期關閉,對於鎧俠以及整個半導體行業而言,形勢將急轉直下。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衆多依賴關東電化三氟化氮供應的企業,如索尼半導體部門拒絕置評,其背後或許也隱藏着對供應中斷的擔憂。

巖井宇宙證券高級分析師 Kazuyoshi Saito 指出,關東電化的客戶還包括索尼等,若工廠長期關停,“這可能會加劇以最大利用率運營以滿足人工智能需求的製造商的產能緊張”。在當下人工智能蓬勃發展,對半導體需求呈井噴式增長的時期,產能緊張無疑會制約行業的發展,甚至可能影響到相關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雪上加霜!行業供應格局生變

禍不單行,今年 5 月 26 日,日本另一大化工巨頭三井化學宣佈,決定退出其全資子公司下關三井化學生產的三氟化氮業務,生產將於 2026 年 3 月底停止,銷售將於同年內結束。三井化學給出的關停原因是海外產品價格競爭加劇、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成本上漲、維修等成本上升,導致該業務盈利極爲困難。

這一消息本就給行業帶來不小震動,如今關東電化的工廠火災事件更是讓行業雪上加霜。隨着關東電化產能短期內難以恢復,疊加三井化學即將停止三氟化氮生產,未來高純度三氟化氮的全球供應預計將會出現一定缺口。這對於原本就競爭激烈、供應鏈複雜的半導體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嚴峻的挑戰,行業供應格局或將因此發生重大改變。

國際主要三氟化氮供應商SK Materials(韓國):2024 年全球市場份額約 35%,年產能約 13500 噸。Hyosung(曉星,韓國):市場份額約 25%,年產能約 11500 噸,計劃今年擴產 2000 噸。關東電化(Kanto Denka,日本):市場份額約 8%,年產能約 3700 噸。默克(Merck,德國):年產能約 2600 噸。三井化學(Mitsui Chemical,日本):年產能約 1700 噸,計劃 2026 年 3 月停產。

中國主要三氟化氮供應商

中船特氣:國內最大生產商,2024 年產能 11000 噸;呼和浩特項目一期將新增 7500 噸,總產能達 18500 噸後有望成全球最大。客戶涵蓋臺積電、中芯國際等。南大光電(含山東飛源):2024 年底產能 8300 噸,烏蘭察布基地項目投產後總產能將超 15000 噸。客戶包括長江存儲、華虹集團。昊華科技:現有產能 5000 噸,自貢沿灘 6000 噸裝置今年投產後,總產能達 11000 噸。主要供應京東方、華星光電凱美特氣:當前產能約 300 噸 / 年,光刻氣產品通過 ASML 子公司認證(純度 6N 級),客戶含中芯國際、臺積電、京東方等。綠菱氣體:烏蘭察布項目分兩期,一期 4500 噸產能已動工,最終將新增 10000 噸產能。廣鋼氣體:投資超 5 億元建設 3000 噸 / 年項目,計劃 2026 年達產。和遠氣體:宜昌基地 500 噸項目 2024 年 6 月試生產,2025 年 Q3 啓動驗證導入。裕隆氣體:蘭州 6000 噸項目一期 3000 噸計劃 2025 年 3 月開工,11 月投產。福建德爾:推進 IPO,擬募資投建 10000 噸產能項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