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啤酒又拋廠,“刀刃向內”是否撬開了高端大門?

藍鯨財經
08/16

作者|酒high 子煜

近日,酒訊從上海聯交所公衆號獲悉,3個華潤啤酒資產處理項目正在推介。此次3處工廠資產轉讓項目分別爲駐馬店工廠資產、汕頭工廠資產和達州工廠資產等。官方表示是爲處置落後工廠。

這已是華潤啤酒啓動“關廠行動”的第9年。從早期連續收購26家工廠,到最近9年相繼關掉36家啤酒廠,在啤酒行業產量連年下滑的背景下,華潤啤酒來了一場爲期長久的“刀刃向內”改革。

如今,“3+3+3”高端化發展戰略已到達收官之年,處置落後工廠這一舉動又會將華潤啤酒高端化轉型進度推進幾何?

圖片來源:上海聯交所公衆號

  關廠“達標”

華潤啤酒第一次大規模關廠發生在2017年,此後關閉工廠就成了每年的常態動作。

歷年財報數據顯示,2016—2024年,華潤啤酒在中國內地25個省、市、區分別營運啤酒廠數量爲98家、91家、78家、74家、70家、65家、63家、62家、62家。

圖片來源:酒訊製圖

從數據上看,2017-2019年華潤關廠數量最多,達23家,安置冗員3萬多人,與之對應的是公司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6%。2017年改革當年,華潤啤酒實現營收297.32億元,同比增長3.6%,市場份額增至26.9%。

到了2020年,華潤啤酒提出未來平均每年關廠3家,長期目標是關到只有60多家。隨後幾年,華潤啤酒的確“達標”,從70多家關到了60多家,並在2023、2024年將工廠數量穩定在60家左右。

啤酒廠數量不變,其實是關廠和建廠的動態守恆。2024年,華潤啤酒停止營運兩間啤酒廠,同時兩間分別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及福建省廈門市的新建智慧化工廠已投入營運。

雖然這兩年啤酒廠數量穩定,但翻看財報就能發現,2024年產能約1900萬千升,較2023年產能(1910萬千升)下降約0.5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華潤啤酒2024財報截圖

市場對於華潤啤酒的關廠行動一直保持關注,有不少人也疑惑爲什麼華潤啤酒從2017年開始關廠,又爲什麼延續至今?

這不得不提到華潤啤酒曾經的靈魂人物侯孝海。前不久,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侯孝海正式卸任,但圍繞在這位往日靈魂人物身上的戰略與行動並未結束。

2016年,侯孝海通過“公開競聘”機制出任華潤啤酒總經理並旋即升任CEO。隨後2017年,華潤啤酒提出“3+3+3”九年戰略,即前3年刀刃向內、關閉低效工廠、大幅裁員;中3年聚焦質量發展,開啓高端化;後3年“決勝高端”,劍指行業第一高端啤酒品牌。

圖片來源:酒訊製圖

在“3+3+3”戰略指導下,華潤啤酒在9年間持續進行關廠動作,而在這輪行動逐漸接近尾聲的情況下,華潤改革影像與業內啤酒企業集體改革發生重疊。

2015-2018年,重慶啤酒在密集關閉了近10家工廠;2018-2019年,青島啤酒分別關閉2家工廠;2021年燕京啤酒對十餘家工廠完成產銷分離工作,員工人數同比減少1839人。

“不光華潤啤酒,也不光中國啤酒企業,關廠是很多企業都在做的。”啤酒營銷專家方剛表示,在國內各大巨頭紛紛關廠,在世界範圍內,上世紀末期百威啤酒在美國也經過了多輪產能優化和佈局。未來,啤酒企業就是會趨向於靠近人口集中區域、規模化、現代化。

酒訊就後續經營規劃相關問題致函華潤啤酒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暫未回覆。

 先買後拋

從最初的跑馬圈地,到此後的陸續關廠,華潤啤酒的工廠改革也顯示出行業發展的轉向。

20世紀90年代,中國啤酒行業進入市場化第一個“黃金時代”。各大啤酒企業開始跑馬圈地,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青島啤酒1997-2000年內收購兼併了28家企業,燕京啤酒2000年收購山東無名、三孔啤酒,2002年拿下桂林漓泉,2003年控股惠泉啤酒

此時,華潤啤酒也不滿足於自己的一城一池,從首次走出東北,到“沿江沿海”戰略下一路南下,再到2001年在全國擁有26家啤酒廠、2005年雪花啤酒銷量成爲全國領先、2013年華潤啤酒突破“雙千萬千升”……華潤啤酒一路擴張一路走向巔峯,與此同時,中國啤酒行業規模發展達到了頂峯。

但變化的信號也開始出現。2014年,中國啤酒產量開始持續下滑,到2023年,產量較高峯期已減少了四分之一以上。

在這過程中,侯孝海在2017年首次提出“舊世界”“新世界”的概念,表示“我們過去沒有及時地反思和轉型,沒有迅速調整戰略,那是因爲我們還在舊世界裏,不知道世界已變,新世界已經到來。”

世界變了,評價的標準也變了。過去,啤酒做得好不好主要看產量大小、工廠多少,但此後行業開始轉向高質量發展,產品從產量大轉向了檔次高,產能由分散轉向集中。換句話說,以往是誰併購得多,誰更厲害,現在是效率越高,越有水平。

廣科戰略首席諮詢師沈萌認爲,收購既可能是爲了全國化佈局,也可能是爲了消除競爭,從策略角度兩者目標可能兼而有之。而關閉工廠,不能簡單視爲負面舉措,而是一種動態管理的模式。高端化需要品質隨時間而沉澱,並非企業營銷單方面決定。

方剛也指出,華潤關停多個工廠是基於產能優化的延續。過往在全國化擴張中收購的部分資產,在多年使用後設備老化、效率低下,在產能騰挪和優化中,就使得優質產能向一些大工廠轉移、集中,便於降本增效,這是良性的動作,對於企業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

關閉低效工廠的同時,華潤啤酒也在打造“現代化智能工廠”。去年底,華潤啤酒廈門喜力工廠正式投產,是迄今爲止中國規模最大、規劃產能最高的喜力啤酒廠。華潤啤酒當時稱,該工廠並非簡單的產能擴充,而是華潤啤酒在向“創建世界一流酒類企業”目標邁進中的關鍵落子。

就利潤提升來看,產能優化以及“3+3+3”戰略富有成效。2016年至2024年,華潤啤酒營業收入由286.94億元增長至386.35億元;歸母淨利潤由6.29億元增至47.39億元,利潤增幅上漲近八倍;毛利率也由33.71%提升至42.64%。

圖片來源:酒訊製圖

 高端蓄力

關廠、優化產能,本質都是高端化的抓手。即便單從“3+3+3”戰略框架來看,9年來的多數動作也都是圍繞高端化進行提質升級。

若僅看高端化數據,華潤啤酒2024年表現相當搶眼。去年,華潤啤酒高檔及以上啤酒銷售增長9%,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銷量超過250萬千升,較2020年的146萬千升已然大幅增長超過100萬千升,高端化發展帶動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5%。

具體來看,“喜力”在2023年高基數的情況下,依舊保持了接近20%的增長;“老雪”“紅爵”在2024年銷量基本實現翻倍增長;“superX”通過產品煥新、“雪花純生”通過提升非現飲覆蓋均實現銷量增長;高端啤酒產品“醴”銷量同比增長35%。

圖片來源:華潤啤酒2024財報截圖

不過同時不容忽視的是,儘管幾大高端單品都增長迅猛,但相較於2023年來說,華潤啤酒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銷量實際上並未明顯提高。

在2024年年報中,華潤啤酒的次高端產品數據以2020年作爲基期進行比較,而未使用上年數據進行同比。在此之前,2023年華潤啤酒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銷量突破250萬千升,同比增長18.9%,2022年約爲210.2萬千升,同比增長12.6%。

整體上看,華潤啤酒則在2024年出現2017年以來首次營收淨利雙降的情況。而關廠雖然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但由此帶來的固定資產減值在一定程度上會拖累企業盈利水平。

對此,華潤啤酒在財報中強調,扣除產能優化所產生的固定資產減值、一次性員工補償及安置費用和下半年的政府補助和出售土地權益所得溢利的特別收入後,華潤啤酒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盈利率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

此外,拉長時間線來看,華潤啤酒的平均售價增幅也在收緊。2021-2024年,華潤啤酒整體平均銷售價格分別增長了6.6%、5.2%、4%、1.5%,增長幅度逐年減小。

圖片來源:酒訊製圖

總銷量縮水、營收淨利下降、平均售價增幅收窄……華潤啤酒高端化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兩面性,甚至高端產品優異的表現短期內難以帶動整體業績提升。

近期,華潤啤酒也在試圖拓展新消費場景。在7月11日開幕的瀋陽雪花國際啤酒嘉年華上,華潤啤酒以新品大連啤酒爲主打,聯合喜力、紅爵構建國際品牌矩陣,融入足球元素打造觀賽助威氛圍。此前,該公司也與山姆會員店、盒馬、歪馬送酒等新興渠道合作。

方剛表示,華潤啤酒高端化,甚至中國啤酒高端化,已經從1.0時期轉入了2.0時期。1.0時期就三個基本動作:提價、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產能,現在來看三個動作基本接近尾聲。“未來高端化一定是基於消費需求,不僅是產品的高端化,更是品質以及生活方式的高端化。”

華潤啤酒持續關廠,是行業轉型期的主動革命。但關廠只是手段,高端化纔是目的。如今,“3+3+3”戰略已到收官之年,啤酒高端化呈現迎來驗收時刻,而當初定下策略的侯孝海也已經離場。在轉型與挑戰並存的時刻,華潤啤酒“新世界”的大門還需進一步打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