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36氪)
36氪獨家獲悉,理想汽車銷售體系近期進行了新一輪調整。
施行半年不到的“五大戰區”制將回撤,重新推行省區直管制。中區負責人韓希職位同步回調,將重新任零售負責人。
此外,爲了給銷售體系提供更多支持,理想新成立兩個一級部門。其一爲市場營銷,由馮威任負責人;另一爲銷服運營,主要職責是橫向拉通銷服各個部門,確保銷服目標高質量達成,由馬東輝負責。
網絡上盛傳“李想本人迴歸銷售體系”,而36氪瞭解到,調整後的理想銷售服務體系仍然由馬東輝負責。
此前,理想汽車的銷售體系設有26個銷售省區,管理結構是:總部、省區、城市、店長。由各省區獨立制定本區的銷量目標與銷售策略。
“五大戰區”制自今年3月開始推行至今,實行不足半年,便迎來再次調整。
在此期間,理想旗下第二款純電產品i8於7月底上市。新車上市後一週,理想便重新調整了車輛配置與售價,此前3個配置被統一調整爲Max版,售價調整爲33.98萬元。
隨後,理想i8與卡車正面對撞的測試視頻引發關注,消費者眼光聚焦於理想汽車的安全性與誠信。一系列輿論事件幾乎打亂了理想i8的市場節奏,截至8月中旬,理想仍未對外公佈具體訂單數據。
多位理想門店銷售向36氪表示,銷售壓力很大,“上週末大區下了指令,希望週末每店能新增20個訂單”。與L系列的熱銷相比,理想i8的市場反應並不理想。
36氪曾報道,理想汽車向供應鏈定下的2025年銷量目標是70萬輛,其中包含增程車約60萬輛。今年1-7月,理想共賣出23.47萬輛,完成率爲33%,其中純電車型銷量爲0.86萬。
此後,理想不斷向供應鏈下調銷量預測。
而理想的增程式技術與配置打法也被快速複製,零跑以“半價理想”概念搶佔市場,1-7月累計交付27.2萬臺,同比增長149.8%。
均價55萬元的問界M9,則憑藉智駕與品牌背書分流高端用戶,單月銷量超理想L7+L8+L9總和。理想的家庭用戶基本盤被稀釋與瓜分。
銷量下降的另一個矛頭,指向今年新調整的“五大戰區”體系。
今年3月,爲了衝刺全年70萬銷量目標,理想將原本的26個戰區合併爲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大區對各自區域的銷量、利潤及NPS(淨推薦值)負責。總部不再把握細節,而是通過大區數量把握全國市場。
“大戰區”制的優點是各省可以根據當地政策,因地制宜制定銷售策略。但另一面,由於基層員工水平參差不齊,脫離總部強控制的大區,精細化管理能力不足,在殘酷競爭下開始出現裂縫。
大區之間開始出現“搶單”情況;部分一線銷售爲了完成更多銷售目標,開始通過獎品、返利等行爲拉攏客戶。理想汽車曾試圖把控此類行爲。
但市場競爭壓力不減,短期銷量目標的緊迫感下,基層銷售人員只能“將錯就錯”,繼續以獎品、補貼等方式吸引客戶。
當下,理想取消“五大戰區”制,恢復曾幫助理想實現高速增長的省級團隊直管制,並將原零售負責人韓希調回原崗。
理想在2023年4月便開始採用省區直管銷售體系,由韓希任零售負責人。2023年,理想交付37.6萬輛,同比增長182%,成爲新勢力銷冠。2024年,在省區直管體系下,理想年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大關。
此次銷售體系回調,側面印證“五大戰區”制未能契合理想的精細化運營需求。
當管理半徑超出合理閾值時,理想本能迴歸了曾經締造銷量神話的“省級直營鐵軍”模式。26個省級團隊的地毯式滲透,纔是理想攻佔區域市場的基因記憶。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