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磊
編輯|秦章勇
叫停Dojo項目後,特斯拉的AI版圖迎來劇烈震動。
前不久,馬斯克解散了Dojo項目,但員工還在,按照正常流程,原來的人員要麼被裁,要麼被編入其他團隊。
事實也的確如此,特斯拉內部流出的郵件證實,硬件團隊的大部分人將被整合至自動駕駛部門或選擇離職。
馬斯克顯然不想把辛苦招到的頂尖人才拱手相送,特斯拉在解散Dojo後的第一時間,就對原Dojo人員進行了重新打包分配。
這次變動涉及多個AI團隊,而且人才佈局的洗牌往往伴隨着戰略上的調整。
一次特斯拉重大的重組,真的要來了。01人才都去哪兒了
根據彭博社報道,原Dojo團隊的相關研發人員,主要流向兩個方向,分別爲Robotaxi、人形機器人領域以及特斯拉自動駕駛硬件研發工作。
其中部分專精於軟件開發的人員,現在向Ashok Elluswamy(阿什奧克・埃盧斯瓦米)彙報,這個人現在負責的是特斯拉整個無人駕駛出租車和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人工智能研發工作。
在此之前,Ashok Elluswamy還只是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工程師,在去年被任命爲AI軟件副總裁後,職位一路飆升,前不久原Optimus 機器人項目負責人米蘭·科瓦奇(Milan Kovac)離職後,Ashok Elluswamy也將Optimus機器人項目承接了下來。
除此之外,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從事硅芯片或半導體工作的工程師,則被分到了自動駕駛硬件的研發領域,開發接下來的 AI5 芯片,並向Aaron Rodgers(亞倫・羅傑斯)彙報,後者負責特斯拉自動駕駛硬件項目的監管,並主導其 AI5 芯片的研發。
從人員流動來看,大部分的研發人員調整到了自動駕駛領域。
雖然按馬斯克的說法,Dojo是實現無人駕駛技術的關鍵,但Dojo側重的更多的是“訓練”的作用,爲FSD提供算力支持。隨着Dojo項目被叫停,也意味着馬斯克,不再執着於所謂全棧自研的戰略,而是專注於自動駕駛本身和模型的核心創新。
按照馬斯克的規劃,“特斯拉要實現AI硬件的垂直整合”,顯然Dojo項目的解散重組,是AI硬件大整合的第一步。
不過,更多的是核心人才的流失,在項目解散前夕,就有消息傳出,Dojo項目負責人 Peter Bannon 將要離職,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已經有不少Dojo的工程師離開了特斯拉。
其中有一家名爲DensityAI的初創公司,還專挖特斯拉牆角,大概有20名的技術骨幹轉投加入這家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初創公司是特斯拉前AI負責人Ganesh Venkataramanan在2023年底離職後創立的。
Ganesh Venkataramanan(加內什·文卡塔拉馬南)是初代Dojo項目的關鍵人物,彼時在2021年AI Day上攜第一代Dojo D1芯片亮相的,就是他。
其曾擔任特斯拉自動駕駛硬件高級總監,2016年加入特斯拉後,參與創立人工智能硬件和芯片團隊,2018年被馬斯克提拔主導Dojo項目,在其離開後,現任的Peter Bannon才接過了Dojo項目的領導權。
而且這家初創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也是一衆前特斯拉高管,包括前特斯拉員工Bill Chang和Ben Floering,甚至特斯拉前投資者關係主管Martin Viecha也加入了這家公司。
看來這波人才的迴流,屬於老員工集體投奔老領導了。02叫停的背後是整合
其實Dojo項目的終局,在去年就已經露出跡象。
大家有沒有注意過,自去年第3季度後,在各個場合的會議下, 特斯拉就已經很少提及Dojo,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在奧斯汀總部搭建的全新巨型計算機集羣Cortex。
直到今年,在第二季度的財報會議上,又一次被簡短的提及,這次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特斯拉內部對於未來Dojo的態度。

馬斯克表示:“想到 Dojo 3 和 AI6 推理芯片,直覺上我們希望能找到融合點,基本上用同一款芯片就行。”換個角度想,使用一款芯片的前提下,必然面臨着另一款芯片的消失。
不得承認的是,Dojo超級計算機項目是此前特斯拉自動駕駛與人形機器人戰略進程中極具野心的佈局,也承載着馬斯克在人工智能戰略上的雄心。
時間回溯到2019年,馬斯克首次提出Dojo的概念,要打造一臺“能夠利用海量視頻數據,做無人監管標註和訓練的超級計算機”。
2021年,Dojo在首屆AI Day上正式亮相,併發布了Dojo的核心——D1芯片,就是當時這顆7nm製程的芯片,承載了特斯拉5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萬億)市值的增長。
當時的設想是,如果Dojo取得成功,特斯拉可能會像亞馬遜出售AWS雲服務、谷歌提供TPU計算用於AI研究一樣,向其他公司提供其AI計算能力。
這將使特斯拉不再僅僅是一家電動汽車公司,當Dojo擴展到特斯拉自身的需求之外時,將會開闢新的收入來源,不僅能造汽車,還可以幫助訓練AI技術,應用於機器人、自動化和機器學習等行業。
這也符合馬斯克一貫以來對於特斯拉的願景,即一家AI技術公司。
至於如今爲什麼解散掉Dojo項目,有不少原因,從Dojo本身來看,在2021年推出D1芯片後,研發進程就進入停滯狀態,今年推出的Dojo2芯片成了壓垮項目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僅性能未達預期,也滿足不了自動駕駛系統訓練等需求,至今還難以量產。

停滯難產的背後,卻是大量的人力,財力的投入,特斯拉曾投資5億美元用於建造Dojo,但馬斯克承認“每年至少需要幾十億美元的投入”才能維持其在AI領域的競爭力。
而今年的情況是,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已經不止一次的表示:“特斯拉正處於一個不尋常的轉型期,接下來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幾個季度“。
而且特斯拉在第二季度的財報中就指出,2025財年的資本支出將超過90億美元,主要由“AI相關的資本支出”構成,在財務壓力下,特斯拉不得不對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將資金集中於更具確定性的業務領域。
相比於財務壓力,馬斯克在回應彭博社報道時的解釋則更加直接——特斯拉將資源分散用於兩種不同的芯片設計並不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特別強調了新一代芯片的性能優勢:“在推理任務中表現卓越,訓練性能也能達到行業頂尖水準。”
不難看出,這與此前 Dojo “專注處理海量視頻數據” 的定位形成明顯重疊,透露了特斯拉戰略路線的根本轉向。在向來秉持“第一性原理”下的馬斯克,做出這個決定就非常合乎情理了。
“當所有路徑都明確指向AI6時,我不得不關閉Dojo,並做出一些艱難的人員選擇,因爲Dojo2現在已經走到了進化的死衚衕。Dojo3或許會以在一塊主板上集成大量AI6SoC的形式繼續存在下去。”
換句話說,或許Dojo並沒有消失,只是在馬斯克的整合中,以另一種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