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去科技光環後,美國經濟韌性和股市繁榮的根基可能比表面看起來脆弱得多......
美國經濟似乎運轉得相當平穩,儘管對一些觀察人士而言增速稍慢。然而,路透社專欄作家Jamie McGeever認爲,從深入來看,情況更令人擔憂,經濟引擎失靈的風險正在上升。
科技在美國經濟中的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重要,人工智能(AI)或能帶來歷史性的生產率繁榮。但爲這一賭注投入的鉅額資金,其回報可能需要數年才能顯現。此外,長期來看,失衡的經濟並非理想狀態,因爲它可能導致糟糕的投資和政策決策。
以下五個跡象表明美國經濟韌性和股市繁榮的根基,可能比表面看起來脆弱得多——尤其是若剔除與AI和科技相關的支出、投資和樂觀情緒後。
企業投資失衡
SMBC日興證券(SMBC Nikko Securities)高級美國經濟學家特洛伊·盧特卡(Troy Ludtka)指出,自2019年底以來,經濟中“AI敏感領域”的通脹調整後投資增長了53%,而其他領域的投資僅微增0.3%。
除AI以外經濟領域對GDP的貢獻罕見下降
貝萊德(BlackRock)分析師稱,軟件和IT設備資本支出對美國GDP的貢獻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然而,今年上半年,經濟中所有其他領域的總資本支出實際上出現了下降——這種情況頗爲罕見。
消費支出驟降
與此同時,個人消費支出大幅放緩——考慮到消費者佔美國GDP的約70%,這一跡象令人擔憂。二季度個人消費支出僅增長0.9%,爲疫情以來最慢增速。且今年上半年,實際消費支出完全陷入停滯。
企業破產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7月企業破產數爲2020年7月以來單月最高。更令人警惕的是,截至7月底,今年以來的破產申請數爲2010年以來同期最高。今年近三分之一的破產案例來自非必需消費品和工業領域。
股市集中度
最後,華爾街的集中度問題已被廣泛討論,但當前水平仍令人瞠目。僅芯片製造商英偉達(NVDA)一家公司,就佔基準標普500指數總市值的8%,創下個股佔比紀錄。
前10大股票(其中多數是大型科技巨頭)佔該指數市值的40%,貢獻30%的盈利,均達到創紀錄水平。
隨着華爾街乃至全球市場對“屈指可數”的幾家公司的營收、盈利和盈利能力依賴度越來越高,若驅動這些公司業績的趨勢失去動力,潛在的混亂可能就越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