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dlease 的 Lombardo 反擊 Mirvac 的基金接管企圖

澳洲財經見聞
08/18

Lendlease CEO Tony Lombardo 對其價值 100 億澳元的房地產基金業務展開了強勢防禦,回應競爭對手 Mirvac 試圖接管該業務的行動,同時強調在其團隊管理下,基金的表現和增長前景均十分穩健。

在 Lendlease 公佈截至 6 月的財年淨利潤 2.25 億澳元(前一年虧損 15 億澳元,爲近期最大虧損)時,Lombardo 對競爭對手進行了反擊——雖然沒有點名 Mirvac 或其 CEO Campbell Hanan。

基金管理業務面臨的挑戰

目前,Lombardo 面臨的更直接挑戰是 Mirvac 正利用機構投資者(包括 Hostplus)在三隻基金——零售、工業和寫字樓——中的不滿情緒。這些基金構成了 Lendlease 的 Australian Prime Property Fund(APPF)系列

首場正面交鋒定於 9 月中旬:Hostplus 已召集會議,對 20 億澳元的 APPF 工業基金 投票,決定是否罷免 Lendlease 並由 Mirvac 接管管理權。

Lombardo 表示,在 Lendlease 管理下,工業基金預計在未來七年 市值將翻倍至 40 億澳元

他說:“每隻基金都有未來七年的增長計劃,預期總回報率超過 11%。前景非常強勁。”

此外,零售基金(28 億澳元)也將安排單獨投票,商業基金(58 億澳元,持有如悉尼 55 層 Salesforce Tower 和 1 Farrer Place 等地標建築)也可能成爲爭奪對象。

擴張與新基金佈局

在週一的財報電話會議上,Lombardo 進一步強調 Lendlease 在贏取新委託及設立新基金方面的成功。

其中包括一個 7.75 億澳元的信貸合作基金,計劃在未來四周完成首筆交易,覆蓋美國多戶住宅、寫字樓及生命科學項目。Lombardo 表示,公司也計劃在澳大利亞設立類似基金,初始規模可能爲 5 億澳元

Lombardo 指出,APPF 工業基金過去十年的回報率 11.3%,寫字樓基金預計市值將增至 100 億澳元,零售基金預計增至 50 億澳元。

Lendlease 在過去一年表現改善,得益於 FY24 的虧損後復甦。當時公司因重組成本近 14 億澳元(其中裁員費用近 1.17 億澳元),並在激進股東壓力下出售了美國和英國建築業務、美國軍住房組合,集中在澳大利亞的建築與開發業務。

投資者對 Lendlease 迴歸全年盈利反應積極,股價上漲 37 分(6.7%)至 5.92 澳元。公司還宣佈將 回購 5 億澳元股份,提升股東價值。

財務與業務亮點

  • 每股淨有形資產(NTA):從 6.07 澳元升至 6.55 澳元
  • 全年派息:23 分(含 10.4 分可抵稅 franking)
  • 全年每股收益(EPS):55.9 分,接近此前指導區間下限 54–62 分
  • 稅後經營利潤:從 12 億澳元虧損轉爲 3.86 億盈利
  • 淨負債:降至 34 億澳元,資產負債率 26.6%,預計年底降至 15% 或以下
  • 公司成本:去年同期近三分之二下降至 1.27 億澳元
  • 資本回收:已完成或宣佈 25 億澳元資產出售或業務退出計劃,今年計劃再回收 20 億

各業務板塊表現

  • 投資業務 EBITDA:增長 69% 至 3.13 億
  • 基金管理資產總額:增 3% 至 489 億
  • 開發業務 EBITDA:增 1.18 億至 3.16 億(得益於 One Sydney Harbour 項目公寓結算及 Capella Capital 融資業務出售)
  • 澳大利亞開發管線:年末 98 億澳元(去年 118 億),自 6 月 30 日以來新增項目 25 億
  • 建築業務 EBITDA:因上半年兩項目虧損,幾乎減半至 3300 萬,全年新增合同 50 億(FY24 爲 17 億)

Lendlease 預計本財年每股收益降至 28–34 分(低於去年的 50.1 分),主要因開發項目交付減少。公司預計 FY27 盈利將恢復,受益於 One Circular QuayVictoria Harbour 項目竣工,以及英國 Crown Estate 合資項目收益。

此外,公司 5 月同意將英國六個城市更新項目的 50% 股權出售給英國皇室地產管理方,交易金額 3 億澳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