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19日報道,在俄美阿拉斯加峯會和美烏領導人再次在白宮會晤後,美國與歐洲軍事規劃人員已開始研究爲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方案。五角大樓正研究除武器輸送外美國可提供的其他支持形式。美國官員稱,美歐雙方需要時間論證,以確定哪些方案既具備軍事可行性,又能被俄方接受。
美歐爲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具體意味着什麼?哪些方案是可能選項?俄羅斯接受對烏安全保障又可能有哪些先決條件?《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問題採訪多名分析人士。
“俄如接受‘北約第五條’適用於烏克蘭,勢必有先決條件”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此前接受採訪時稱,特朗普與普京15日在阿拉斯加的會晤“成功爭取到一項‘讓步’:美國可以提供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的安全保障,這正是烏克蘭希望加入北約的原因之一”。威特科夫稱,美俄雙方達成一致,美國和歐洲國家可爲烏克蘭有效提供類似第五條的安全保障。“這是我們首次聽到俄方同意這一點。”《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是北約關於集體防禦的條款。
據路透社報道,關於美歐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還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路透社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話稱,其中一個選項是派遣歐洲部隊進入烏克蘭,但由美國負責其指揮與控制。這些部隊不會打着北約的旗號,而是以本國名義行動。
不過,這一選項很難爲俄羅斯所接受。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19日表示,“我們重申我們一再表明的立場,即我們拒絕任何設想在北約國家參與下向烏克蘭部署軍事特遣隊的方案。”她說,此類舉措可能導致“衝突失控升級,後果難以預測”。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泉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認爲,俄羅斯如果同意“北約第五條”適用於烏克蘭,勢必有其先決條件或“要價”,這很可能是俄烏首先簽署停戰協議或和平協議、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也不在其領土上部署北約兵力或軍事設施,同時進一步減少本國軍事力量。
他認爲,俄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其核心目的是防止烏境內部署對俄羅斯構成實質性重大威脅的兵力和軍事設施。而類似“北約第五條”的內容本身,即“若烏克蘭受到武裝攻擊,其他北約國家把其視作對自身的攻擊,採取必要行動援助受襲國”,這一情況實際上在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開始後已經發生,已是一個既成事實。這是俄羅斯或在特定條件下接受某種“類似第五條”的安全安排的原因。
空中支援或是可能選項,但陸地部署“非常棘手”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爲,五角大樓可能考慮在烏克蘭境外部署戰機,以便在駐烏克蘭的歐洲部隊遭受襲擊時提供支援。此外,美國軍方可能會使用無人偵察機監視和平協議的執行情況、使用美國運輸機運送歐洲部隊和裝備、爲歐洲部隊提供防空系統和軍事情報。
英國廣播電臺(BBC)認爲,在俄烏達成和平協議後,監控烏克蘭領空是其中一個可能的選項。這可以透過在鄰近的波蘭或羅馬尼亞現有空軍基地部署飛機來實現,美方亦會參與其中。在陸地上,情況則更爲棘手:烏克蘭幅員遼闊,前線目前綿延超過約1000公里,即使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實際上他並不會,歐洲也很難集結足夠兵力來守護這條接觸線。實際上,許多歐洲國家也不願派兵進入烏克蘭,“沒有人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BBC分析認爲,在這一情況下,軍事支援更可能集中在訓練、情報與後勤支援方面,協助烏克蘭重建受創的軍隊,並持續提供武器與彈藥。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所副所長趙隆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烏克蘭的角度,作爲加入北約的“替代方案”,安全保障必須是一種具有約束力和強制力的集體防禦機制,但目前尚未看到此類方案的明確路線圖。
“比如,安全保障機制如何運行?哪些國家可以參與其中?哪些國家有意願參與?集體防衛的邊界在哪裏?正常情況下是否需要部署相關力量到烏克蘭?”他表示,各方在這些問題上有不同訴求,距離達成一致還有距離。“如果對烏安全保障是一幅畫,那現在還只畫了一個輪廓。”
在對烏安全保障中,美歐將如何分工?
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對於美歐在對烏安全保障中分工的表態。據“德國之聲”報道,特朗普表示,歐洲國家非常積極想保障烏克蘭安全,而美國會協助歐洲,“給他們非常好的保護”。“他們(歐洲)是第一道防線,因爲他們就在那兒,但我們也會協助他們,我們會參與其中”。他也在“真實社交”平臺發文寫道,安全保證將由多個歐洲國家提供,並與美國協調。
趙隆認爲,這一方案或許可以概括成“歐洲出錢,美國供貨(武器)”——這不是目前烏克蘭最想聽到的,但美國也表示會參與並協調這一機制,這達到了烏克蘭及其歐洲“後援團”的基本目標。
不過,《華爾街日報》援引蘭德智庫歐洲國防與安全研究小組副主任詹姆斯·布萊克的話稱,如果沒有美國可靠的安全保障,“很難想象如何有效威懾俄羅斯或安撫烏克蘭”。布萊克表示,歐洲軍隊缺乏與俄羅斯對抗所需的後勤、情報收集和網絡安全技能,還缺乏大量的精確制導導彈。
王曉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歐洲沒有足夠的財力單獨和持續地支持烏克蘭對俄作戰。當前歐洲不放棄對烏克蘭援助併力勸烏克蘭不要惹怒特朗普的真實目的,是希望烏克蘭能堅持住,爲歐洲說服美國贏得時間——美國國內仍有支持烏克蘭和歐洲的強大力量。但如果特朗普政府在調節過程中手段果斷,俄羅斯亦能作出一定讓步,歐洲很難憑一己之力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繼續作戰。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白雲怡 陳子帥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