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山州依託“少年兒童之家”開展關愛活動——充實假期生活 護航健康成長
暑熱炎炎,在文山市馬塘鎮中心學校游泳池,暑期游泳班第二期正在進行。游泳池邊,孩子們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熱身運動,活動手腕、腳踝,拉伸四肢,爲下水做好充分準備。熱身結束後,孩子們來到岸上,練習游泳的基本動作,划水、蹬腿,認真模仿教練示範的每個動作。
自2023年起,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實施“一鄉鎮一泳池”項目,實現鄉鎮全覆蓋泳池設施。今年暑期,文山市馬塘鎮暑期游泳班開設3個班次,每個班次安排11日課程,招收45名適齡兒童。爲做好全鎮497名困境兒童和794名農村留守兒童的暑假假期陪伴,馬塘鎮積極聯繫協調各方力量,組織返鄉大學生、高校暑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團隊以及“羣團聯盟”師資力量,結合各村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級完小等陣地,爲各村“少年兒童之家”量身打造課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走進文山市小街鎮者底村者底小學“少年兒童之家”夏令營授課點,孩子們圍坐一圈,在支教老師的帶領下,學唱經典歌曲《送別》。今年暑期,兩支大學生社會實踐隊伍來到者底小學,分別開展了特色鄉土課程與普通話推廣活動,爲當地兒童帶來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夏野逐風”鄉村振興支教夏令營團隊聚焦者底村兒童的教育需求,設計了一系列特色鄉土課程,團隊成員結合當地少數民族文化,還開設了民族手工藝、鄉土故事講述、自然科普等課程。
從游泳培訓到鄉土夏令營,從安全教育到興趣培養,從課業輔導到職業啓蒙,今年暑假期間,文山州依託“少年兒童之家”平臺,以兒童需求爲導向,在全州範圍內開展了一系列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暑期活動,各鄉鎮因地制宜爲孩子們打造安全、快樂、充實的假期生活,構建起覆蓋知識、技能、文化的立體化課程體系。這些活動不僅解決了農村兒童假期無人看管的問題,更通過多元課程助力孩子們全面發展。
近年來,文山州各縣市持續深耕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在全州1016個村(社區)全覆蓋建設了集學習、教育、實踐於一體的“少年兒童之家”,着力解決少年兒童無人看管、留守兒童關懷缺位、防溺水安全管護難度大等問題。2024年起,對全州中小學校功能室及場(館),如鄉鎮游泳池、圖書館等進行假期試點開放,成爲“少年兒童之家”的延伸,爲假期少年兒童參加活動提供更多選擇。
爲確保“少年兒童之家”活動有序開展,文山州着力建強3支隊伍:建強志願者隊伍,由民政、團委、婦聯牽頭在各級各部門、高校等累計招募基層黨員幹部、“五老”人員、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社會工作者、返鄉大學生、“愛心媽媽”等17054人,定期到“少年兒童之家”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建強校外班主任隊伍,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參與活動管理,統籌村(社區)留守兒童校內結對教師和片區教師5047人,負責“少年兒童之家”課程設置,落實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科普宣傳、作業輔導、文體活動、勞動實踐等,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賦能”;建強家委會隊伍,協同做好輪值陪護、課程輔導工作,並通過定期走訪、關愛陪伴、研學活動等,讓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感受家的溫暖。(記者 張文峯 通訊員 李冰晨)
原標題:文山州依託“少年兒童之家”開展關愛活動——充實假期生活 護航健康成長 來源:雲南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