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縣:“五水同治”解鎖綠色崛起“水密碼”

每日甘肅網
08/20

成縣:“五水同治”解鎖綠色崛起“水密碼”

  隴南日報通訊員 徐衛強

  暮夏時節的成縣,東河碧波倒映着藍天白雲,岸芷汀蘭間白鷺翩躚。2024年以來,成縣以“五水同治”爲抓手,堅持源頭防控、過程監管與生態修復相結合,交出了一份水質達標率100%的亮眼答卷,描繪出一幅“水清岸綠、城水相融”的生態長卷。

 “智慧水網”爲生命之源築牢安全堡壘

  申報實施了成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規範化建設項目,下達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1300餘萬元,完成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安裝42個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覆蓋取水口、一級保護區及交通穿越區域等重點部位,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依託甘肅省飲用水水源地衛星遙感執法平臺,結合無人機高空測繪,採集界定水源地保護區矢量邊界,爲後續進行環境執法檢查、監測水源地水質變化提供精準支撐;全力構築起“天眼地網”立體防護體系,讓全縣羣衆喝上“會預警的放心水”。

 給工業排污套上“緊箍咒”

  對全縣“一江三河”入河排污口開展全面排查溯源,設立入河排污口“身份證”標識牌,結合實際編制“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對水體顏色異常、漂浮物報警、人行穿越、企業監測數據超標等異常情況進行監管,倒逼岸上污染治理,帶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推進美麗成縣建設。

城鎮治水開啓“和諧共生”新篇章

  爲改善流域水質,維護流域生態環境,加強生態修復與保護和監管能力建設,謀劃了青泥河、南河、洛河生態緩衝帶保護修復工程及東河上游段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截至目前洛河生態緩衝帶保修復工程資金已下達,下一步,將有序開展河道綜合治理,建設居民區河道沿岸生態步道,有效解決水質差、河道兩側滯留垃圾等問題,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爲羣衆生活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活力。

 GIS賦能黑臭水體排查建賬

  組織專業力量深入各鄉鎮、村莊,運用先進的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對全縣範圍內的黑臭水體開展全方位動態排查,建立了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清單;針對排查出的黑臭水體,分析農村黑臭水體水質水量特徵及污染物來源,綜合水體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和污染階段,按照“一條一方案”的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制定方案進行了整治,截至目前,成縣排查的5條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整治。

  隨着“五水同治”的縱深推進,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成縣,這座千年古縣正以水爲媒,演繹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當晨曦灑在磨壩峽水庫的粼粼波光上,映照出的不僅是生態治理的答卷,更是一座城市向綠而行的堅定信念。

責任編輯:顧洋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