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施羅德投資策略研究部主管Duncan Lamont指,震撼性的頭條報道了新一輪國際衝突的爆發。不確定性在蔓延,市場作出反應,金融市場波動成爲主流新聞。要在市場動盪中保持客觀及抽離情緒,確實需要高度自律。說“不要擔心”容易,但真正做得到的人卻不多。但可以做的是,轉向客觀、以數據爲本的分析,以幫助緩和情緒反應,從衝動反應轉向更有邏輯與理性的行動。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最合適的方案,仍是保持冷靜、堅守原定計劃,並且不要因金融市場波動而恐慌,反而應該留意當中所蘊藏的投資機遇。
Duncan Lamont提到,這不只是市場的起伏,這是大家的退休金、置業首期、孩子的教育基金甚至是客戶的儲蓄。人們都經歷過風浪,但每次金融市場動盪總讓人感覺“這次不一樣”。事實上,難避免危機發生。以歷史平均而論,股票市場每四年就會出現一次20%的跌幅,而10%的跌幅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人們很容易忘記這實際情況。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在面對市場動盪時,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堅定信念、不受情緒左右?投資股票市場的現實是:長遠而言,它具有顯著的增值潛力,但要承受短期波動與風險正是捕捉增值潛力的“入場券”。
在過去五年,全球股票市場已經讓投資者的資產價值升了一倍,如果在同期全數持有現金,回報只有14%。這即是如果五年前將10000美元投資於股票市場,如今的價值可達20700美元,但如果同樣金額以現金持有,只會變成11400美元(截至2025年4月4日的數據)。
10%及20%股市跌幅常見 長期投資風險顯著下降
10%以上的股市跌幅在大多數年份都會出現,20%的跌幅平均每四年一次。以全球股票市場爲例(以MSCI世界指數爲基準),在2025年之前的53個年度內,有30年錄得10%以上的跌幅,在過去十年內包括2015、2016、2018、2020、2022和2023年。20%跌幅則出現在53年中的13年,平均每四年一次。但如果這情況在2025年再次發生,這將是過去八年內、繼2018、2020及2022年後的第四次。儘管市場中途不乏起伏,美國股票市場在整個53年期間仍錄得強勁的平均年度回報。
Duncan Lamont表示,股票投資短期風險高,但長期風險顯著下降,與現金正好相反。根據接近100年的美國股市數據,如果你只投資一個月,有60%的機會跑贏通脹,但亦有40%的機會落後於通脹。這與現金跑贏的機會相若。但如果投資的時間更長,成功機率將大幅上升。以12個月爲基準,股票市場有70%的時候跑贏通脹。值得注意的是,12個月在股票市場的時間框架中仍屬“短期”,要贏得更多需要在更長時間內持有。如果你持有五年,成功率將上升至接近80%;持有十年,則接近90%。在施羅德投資的分析中,到目前爲止,從未有任何一個20年期間內股票未能跑贏通脹。
長遠來看,並非完全能避免虧損,若真的發生,將是任何投資者極爲痛苦的經歷。然而,這種情況極爲罕見。相比之下,雖然現金看似安全,其價值卻更容易被通脹侵蝕。現金在任何五年期間內最後一次跑贏通脹,已是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距今久遠。
對金融市場風險作出衝動反應的投資者 往往錯過捕捉回報機會
Duncan Lamont提到,踏入2025年至今,美股市場的“恐慌指數”(VIX指數)急升。VIX反映交易員對未來30日內美國標普500指數的波動預期。歷史顯示,在金融市場高度恐慌時拋售資產,並非明智之舉。施羅德投資分析了一項“轉倉策略”,即當VIX指數高於33時,將資金從股票(標普500)轉到現金,而當VIX回落至33以下時再轉回股票。VIX超過33的情況僅佔歷史上約5%的時間,因此將其視爲“高位”。這種策略(未計成本)每年僅錄得7.0%回報,顯著低於長期持有股票的9.7%年回報(亦未計成本)。如果是那種容易緊張、當VIX稍爲升高就考慮拋售股票的投資者,回報表現將會更差。
只有投資者自己最清楚什麼對他或客戶最合適,因爲沒有兩個人的情況是完全一樣的。雖然過去投資表現未必預示將來,但歷史顯示,那些對金融市場風險作出衝動反應的投資者,往往錯過捕捉回報機會。全球地緣政治不穩、貿易局勢不明朗等因素正在升溫,令投資者感到不安,但對長線投資者而言,保持冷靜、有紀律地堅守投資計劃,往往纔是最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