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異動|“補貼換股份”計劃引發震動,英特爾跌超5%,美光跌超3%,臺積電跌超2%

華爾街見聞
昨天

據報道,繼英特爾方案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正在探索如何通過《芯片法案》資金獲得更多芯片巨頭的股權。美國政府去年底已敲定向三星、美光、臺積電提供補貼,但大部分資金尚未發放,爲特朗普政府重新設定條件留出空間。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股權換補貼模式全面推行,將使美國政府成爲全球主要芯片製造商的重要股東。

8月20日,美股盤初,英特爾跌超5%,美光科技跌超3%,臺積電跌超2%,消息方面:特朗普政府不止想成爲英特爾的股東,還希望成爲美光、三星,甚至臺積電的股東。

8月20日,據媒體報道,兩名消息人士透露,繼英特爾方案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正在探索如何通過《芯片法案》資金獲得更多芯片巨頭的股權。

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週二確認,盧特尼克正與英特爾商討政府獲得10%股份的交易。她表示:

"總統希望將美國的需求放在首位,無論從國家安全還是經濟角度,這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想法。"

美國政府去年底已敲定向三星提供47.5億美元、美光62億美元、臺積電66億美元補貼,但大部分資金尚未發放,爲特朗普政府重新設定條件留出空間。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股權換補貼模式全面推行,將使美國政府成爲全球主要芯片製造商的重要股東。

在經濟動盪和不確定時期,美國過去曾通過入股企業提供資金並建立市場信心,但在芯片製造領域採取此類措施尚屬首次。分析認爲,此舉將加強美國對關鍵技術產業的控制,但也可能引發受影響企業的運營自主權擔憂

補貼換股權模式擴圍在即

報道稱,價值527億美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爲研發和在美建設芯片工廠提供資金支持。美國商務部負責監管該法案執行,現在正考慮將股權要求作爲資金髮放的新條件。

據見聞此前文章,特朗普政府討論通過將《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的部分或全部撥款轉換爲股權,以持有英特爾約10%的股份。這一消息在週二得到了白宮發言人的確認。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英特爾股權交易基礎上,盧特尼克正研究如何通過《芯片法案》資金獲取更多芯片企業股份。除英特爾外,存儲芯片製造商美光是《芯片法案》資金的最大美國受益者。

知情人士稱,盧特尼克一直在推動股權理念,特朗普對此表示支持。這標誌着美國政府正尋求通過產業政策直接參與關鍵企業治理。

前所未有的政府產業介入

分析認爲,此舉將創造美國政府直接持股重要企業的先例。

歷史上,美國政府主要在經濟動盪和不確定時期通過股權投資向企業提供資金並建立市場信心,如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對銀行和汽車企業的救助。

這一模式與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批准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做法類似,當時美國政府獲得"黃金股份",有權阻止企業減少投資、轉移生產或就業,以及在特定時間前關閉工廠。

但《芯片法案》股權交易的性質不同,它代表政府主動利用產業政策工具獲取戰略性企業控制權。這種模式可能爲其他關鍵行業的類似安排開創先例。

報道指出,對於外國企業而言,股權要求增加了在美投資的複雜性。臺積電和三星等企業需要權衡美國市場準入與運營自主權之間的平衡。

分析人士認爲,這一政策可能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在美投資策略,特別是涉及核心技術和生產能力轉移的項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