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的二次增長曲線還遠嗎?

autocarweekly
08/20

文|金融街老李

或許短期來看,理想汽車遭遇到了大家所謂的難關,但從長線來看,屬於理想汽車的時代剛剛開始。

從7月29日理想i8發佈到深陷碰撞測試輿論風波,從理想車主被黑到i8價格及版型策略調整,理想汽車汽車遭遇了新一輪的難關,直接導致理想市值出現下滑。短短一週,波瀾起伏,今天老李和大家聊聊,理想汽車的市值走勢,資本市場如何看理想汽車,未來理想汽車的市值怎麼走?

理想的市值走勢

聊理想汽車的市值之前,老李先和大家回顧一下理想汽車上市以來的資本市場的表現,相比蔚來汽車的財大氣粗,理想汽車是比較節省務實的,在上市以前,理想汽車曾遭遇過嚴重的資本荒,但上市以後,憑藉着出色的業績,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自2020年7月上市後,理想汽車市值表現始終穩居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長期領先於蔚來和小鵬,蔚來汽車的市值一直在百億左右徘徊,小鵬汽車在以前也穩定在一百億左右,近期憑藉給力的市場表現回升到了兩百億左右。

2023年,理想成爲首家實現全年盈利的新勢力車企,2024年,其全年交付量突破50萬輛大關,這些里程碑式的突破極大地增強了投資者信心,推動理想汽車的市值一直穩定在300億美金左右,最高時達到蔚來的1.5倍、小鵬的3倍。

二級市場的很多朋友一直說,理想是靠業績起家的,2023年的千億營收、百億利潤的財報讓資本市場記憶猶新,2023年理想汽車銷量37.6萬輛,月銷量首次突破5萬輛,實現收入1239億,淨利潤118億;2024年理想汽車銷量超過50萬輛,同比增加33.0%,月均銷量超過4萬輛,全年營收1445億元,同比增長16.6%,淨利潤同比下滑31.9%,雖然下滑,但是理想汽車的淨利潤依然高達80億元,遠遠高於其他車企。

理想汽車在2024年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理想2024年通過全系採取降價策略保銷量保營收,提高市佔率,L系列降價1.8萬-2萬元、MEGA降價3萬元;二是低價位車型佔比較高,2024年銷量貢獻主要爲理想L6,佔比接近4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單車的利潤。

在老李看來,理想的這種選擇是正確的,儘管銷量和利潤向來互相矛盾,但是在大爭的勢頭下,市佔率比毛利潤更爲重要,對於理想來說,將銷量帶上一個新的臺階,月銷量穩定在5萬輛,攤薄研發成本,形成規模效應,實現行業領先纔是關鍵,事實上,李想也是這樣做的。

問題出在市場方面,進入2025年,增程車型增長動能明顯減弱,一季度銷量便已出現顯著下滑,與此同時,大量的新品牌和新產品進入增程細分市場,加上純電產品的上市週期將至,多方面因素導致理想汽車7月銷量僅爲3萬輛左右,同比大幅下滑40%,1-7月累計交付量也呈現同比下降趨勢。

爲了尋求新的增長點,理想汽車啓動"百城繁星"計劃,重點佈局四五線城市下沉市場,然而受制於四五線消費水平及渠道覆蓋不足,短期內難以彌補一二線城市銷量下滑的缺口。

銷量持續下滑、營收下降以及轉型受阻的多重壓力,導致資本市場對理想的前景愈發謹慎,導致理想汽車7月股價一路下行,但幸運的是,二級市場對理想汽車依然抱有巨大的期待。

資本市場如何看理想?

在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說一說二級市場的題材,今年以來,具身智能、Al等都成爲資本市場炒作的題材,對國內市場來說,更是主題分散,老李想說的是,這些題材本質上都難以在短期內實現業績的確認,越是在下行的時候,大家也就越看重業績,當大家業績不好的時候,也會去挖掘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新概念。

坦率地講,資本市場實際上很喜歡智能電動車行業,但現在的問題是,由於行業過於內卷,企業面臨着較大的壓力,很難有一個常青樹企業。比如理想汽車上了“冰箱彩電大沙發”的家庭場景化策略,別的企業跟着學;理想汽車增程成功了,零跑、阿維塔、智己也都跟着上,有些企業甚至其它細分市場拿到了更好的成績。

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本市場也要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尋找新的概念,顯然,理想汽車的純電策略和AI戰略都是資本市場希望看到的,大家期望,理想汽車在這兩個領域的成功能夠像之前一樣培育市場,尋找二次增長曲線,但沒想到會出現黑天鵝事件。

在增程和混動日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資本市場非常希望純電能夠重新獲得用戶的關注,如果理想汽車的純電成功了,那麼,純電動市場很可能就會像當年的特斯拉model 3一樣逐漸被培育起來。

老李個人觀點是,理想汽車的純電車型很有競爭力,但是超出了用戶的接受度,或者說用戶需要一定的時間對產品進行認知,比如理想i8是一款非常有競爭力的車型,老李可以舉一個小細節,i8的第三排是所有的三排車中坐姿最舒服的,並且保留了較大的後備箱,前臉的設計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風阻提高車輛續航,總體看來是一輛很好的車,但是消費者對i8的理解還不到位,還要有很長的時間,如何讓消費者擺脫Mega重新認識i8成爲理想純電之路繼續走下去的關鍵,老李認爲資本市場對產品依然有信心。

除了產品,理想汽車也在提Al新概念,李想不止一次提到理想汽車是一家AI企業,提出包括理想同學Agent、VLA司機大模型、AD Max 高階智駕等一系列技術概念,打造科技屬性以提升估值。儘管理想在家庭場景智能化(如理想同學智能體、艙內感知系統)有一定先發優勢,但資本市場當前對Al的投資邏輯趨於務實,AI概念若無法直接轉化爲產品溢價或市佔率提升,便難以支撐估值。

當前機構普遍認爲,理想需要證明其AI技術能切實降低智駕成本、或通過數據閉環形成迭代優勢,否則“AI企業”的標籤反而可能加劇市場對其“重營銷輕研發”的質疑。

理想的未來怎麼走?

在老李看來,資本市場對理想的發展是充滿期待的,這不僅僅源於其精準的家庭用戶定位和已積累的龐大忠實用戶羣體,更本質的原因在於李想本人穩健的經營能力與敏銳的市場應變能力。

上週老李參加一級市場交流,大家普遍認爲,在新能源行業劇烈變革的背景下,經營者快速糾錯、持續進化的能力,比單一產品更具長期價值,這也是理想區別於其他新勢力車企的核心競爭力,同樣的,小鵬汽車、蔚來汽車也在積極建立這種糾錯能力。

雖然輿論褒貶不一,但是老李認爲,作爲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李想本人對公司的調整能力和對市場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大,這種來自於創始人的核心能力遠遠比技術和產品更加重要,這從i8上市僅一週便迅速根據用戶意見調整定價策略和產品配置中便能看出,展現出了決策的靈活性和用戶導向思維。

實際上,對於理想未來的發展,老李短時間內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因爲理想汽車一直在不斷調整和成長,但是其發展趨勢是非常清晰的,老李認爲有幾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是,在純電沒有預期增量的情況下,理想汽車在後半年鞏固在增程領域的銷量,重回月銷5萬,市值保持穩定。

理想L系列車型需要進一步深挖家庭用戶的核心需求,以維持產品競爭力,同時加大營銷投入,通過更精準的渠道投放和用戶運營策略擴大基盤用戶規模,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加速渠道下沉,以抵消一二線市場增長放緩的影響。

從資本視角看,這一路徑的優勢在於能夠延續理想的盈利模式——增程車型的毛利率相對較高,銷量的提升將直接攤薄研發和製造成本,有助於維持理想的現金流健康,符合當前資本市場對"盈利優先"的估值邏輯。

第二種可能性是純電系列實現大賣,成功建立企業的二次增長曲線,實現年銷量80萬輛以上。對資本市場而言,理想汽車純電的成功將具有里程碑意義,如果在高銷量基礎上,i8的毛利率可以維持在20%以上,那麼意味着整個汽車行業都有可能迎來純電的成功。

此外,i8的熱銷還將帶動資本市場對理想後續純電車型(如i6)的預期,構建完整的純電產品梯隊,形成衝擊百萬銷量的產品體系支撐,在這種情況下,理想汽車市值翻倍也並非難事。

總的來說,目前新能源汽車資本市場急需一個新的故事推動行業的二次增長曲線,而純電就是這個新故事,很多企業都沒能講好這個故事,現在理想汽車擁有了講故事的機會,能否講好,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