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收入加速下滑:上半年白酒銷量減少32.35% 新管理層能否帶領公司重回增長?

新浪財經
08/20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頭飲食/ 郝顯

  8月18日,洋河股份發佈半年報,上半年營業收入一舉下滑35.32%至147.96億元;歸母淨利潤下滑45. 34%至43.44億元。這是2009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份半年報。

  從2024年起,洋河就開始進行主動調整,祭出控貨等措施,但是在白酒行業下行期,收效並不明顯。

  今年上半年經銷商開始淨減少,同時存貨週轉率也降至低位。管理層坦言,2025年要加大力度去解決去庫存等問題。

  洋河收入加速下滑

  洋河的收入下滑從2024年就開始了,今年則在加快下滑。具體來看,核心收入來源中高檔酒收入減少36.52%,普通酒收入減少27.24%。分區域來看,省外市場收入下滑42.68%,省內市場下滑25.79%,省外下滑幅度遠超省內。

  收入下滑影響到產銷量,上半年白酒產量減少51.63%,銷量減少32.35%。從數據直觀來看,洋河真的賣不動了.

  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迅速減少,從上年的20.43億元降至6.16億元。存貨則達到了190.75億元的高點。存貨週轉率降至0.19的歷史低點。

  與此同時,費用率逆勢攀升,銷售費用率從上年同期的11.42%提升至14.52%,管理費用率從4.32%提升至6.34%,這導致淨利潤下滑幅度遠超營收下滑幅度。

  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向管理層拋出尖銳問題,“公司費用投放好像完全失控”,是否管理太粗放。

  和競爭對手做對比,2024年在營收規模排前5的上市白酒公司中,洋河股份銷售費用率爲19%,而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均在10%左右;同期洋河股份管理費用率爲7%,而其他3家公司在4.4%左右。

  事實上,2024年在營收減少12.83%的情況下,銷售費用反而逆勢增加了2.4%,管理費用增加了9.09%。今年上半年,銷售費用降幅仍遠低於營收降幅。高企的銷售費用率並沒有拉動銷售,失衡的投入產出比不得不讓人質疑洋河的投放效率。

  費用率顯著高於競爭對手也導致洋河盈利能力的落後。2024年在營收規模排前5的公司中,茅臺以52%的淨利率一馬當先,其次是瀘州老窖爲43%,五糧液和山西汾酒分別爲37%及34%,洋河股份僅爲23%。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來洋河股份的收現比在急速下滑,2018年以前一直維持在90%以上(半年報數據),2022年上半年一舉下滑至68%,2023年及2024年一直在70%多,今年上半年增加至84%,不過距離此前的高點仍有距離。

  收現比一般反映企業銷售行爲中現金回籠的效率,收現比減少說明公司回款變慢,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終端銷售在減緩。

  2025年繼續調整 新任管理層能否帶領洋河重回增長?

  從2024年起,洋河就開始進行主動調整。今年仍在持續,1月月洋河股份發佈通知,洋河品牌海之藍、天之藍產品停止向各線上平臺供貨。2月份洋河再度發佈通知,對夢之藍M6+實施嚴格的配額管控政策,對於不符合相關要求的市場暫停接收銷售訂單。停貨措施涵蓋了洋河從中低端到次高端的主要產品。

  一般來說,白酒公司控貨主要目的是爲了挺價,這同樣反映了終端銷售在減緩的事實。而頻繁控貨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洋河的渠道問題。

  其實媒體早就報道過洋河的渠道“壓貨”問題。2024年1月,一名洋河白酒經銷商向澎湃表示, “壓貨早已成爲常態,但在動銷不好的大環境下,廠商還要求保持10%以上的營收增長“。該經銷商同時透露,“看似廠家每年完成了任務,實際上貨品大多積壓在經銷商手上。行情好時,經銷商咬咬牙就過去了。行情不好時,經銷商也無法處理這些貨品,只能低價或者賠本銷售。”

  從反應經銷商打款狀況的合同負債來看,洋河股份合同負債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遠高於同行業公司,其合同負債金額最高的2021年,這一比重達到62.34%,而行業中位數爲17.14%。2024年合同負債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仍達到35.82%,遠超其他公司。

  此前洋河股份經銷商變動頻繁,2022年增加1895家,減少1799家。從2023年起公司不再披露經銷商減少數據,2024年全年僅增加77家經銷商,2025年上半年則開始淨減少。

  渠道利潤低一直是圍繞洋河的熱點話題,在深度分銷模式下,洋河股份的渠道利潤比較透明,經銷商利潤也比較低。這導致終端銷售積極性不足,也爲維護價格體系增加了困難。

  夢6+是洋河次高端大單品,2024年6月批發價在575元左右,目前降至540元。而據媒體報道,6月份終端價在500多元。

  產品價格承壓、渠道備貨意願下降、銷售下滑,這幾個因素相互影響,共同造成洋河的業績下滑。

  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洋河股份前董事長張聯東公開承認“洋河在這輪發展中是相對滯後的”。面對投資者拋出的“2024年是調整之年,2025年是否也是調整之年”的尖銳問題,管理層坦言,2025年要加大力度去解決包括去庫存在內的問題。

  7月21日,洋河股份官網發佈消息,顧宇當選爲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此前洋河股份發佈公告稱,董事長張聯東因工作調整,辭去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距原定任期結束尚有近兩年。

  新任管理層能否帶領洋河重回增長呢?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