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全球保險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未來十年中國保險市場的整體增長率為7.5%,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壽險市場增長率7.8%。這一增長不僅反映了中國市場的潛力,也顯示了中國家庭對壽險產品的強烈需求。
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個人和家庭的養老需求不斷增加,銀髮經濟將為保險業帶來哪些機遇?如何看待「保險+服務」成為保險行業的「第二增長曲線」?近日,廣州日報記者專訪了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市場總監Stuart A. Spencer(施斌升),探討外資保險公司如何深耕中國市場,助力銀髮經濟發展以及保險業轉型升級。

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市場總監Stuart A. Spencer(施斌升)
人口老齡化加劇推動保險業轉型升級
老齡化賦予了保險行業全新的課題,尤其是亞洲國家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老齡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傳統的壽險產品,正在隨着人口結構和家庭結構的變化而演變。」施斌升表示,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對保險行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希望獲得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提早為養老做準備。無論是儲蓄還是保障,保險公司和消費者之間都需要大量的面對面個性化交流,因為人的需求是複雜的。「對於已經或者正在步入老齡化的人羣中,既有人傾向於積極活潑的生活方式,也有人享受慢生活。不可能一個方案適合所有人。」
「必須強調的是,現在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遠超預期,也超過了現有儲蓄所能支持的年限。」施斌升表示,以前人們關心的是「過早死亡」,現在關注焦點已經轉向「活得更久」。因此需要預判和規劃65歲以上人羣的保險服務,必須創造出專門滿足這一羣體需求的產品。
推動「保險+服務」模式建立「養老生態圈」
作為銀髮經濟的重要一環,養老服務是保險公司近年來發力的重點。友邦人壽認為,對於構築長期全面的養老保障體系而言,保險業應成為養老第三支柱中的支柱。相比其他行業,主體保險公司在養老產業發展方面具有獨特性。而在保險行業積極發展銀髮服務的今天,「保險+服務」業務模式早已被認為是保險業的「第二增長曲線」。
據悉,早在2021年,友邦人壽就開始採用「輕資產+重服務」的模式,積極佈局「養老生態圈」。目前,友邦人壽已簽約九大類合作康養機構累計超450家,可提供逾25項服務,約20.5萬客戶已享有康養管家服務權益。「我們將持續創新,尋找新的合作伙伴,瞭解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施斌升認為,消費者的心態、行為、要求以及期望都在不斷演變,保險行業需要更好地預判這些變化,例如在科技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同時,也需要關注行業內的競爭對手正在做什麼。
關注疾病預防以公益項目培養健康生活方式
當今社會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對於壽險公司來說,其業務與社會的死亡率、發病率密切相關。
「我們希望通過行為改變,積極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讓大家更加健康地生活。」施斌升表示,其總體原則在於預防。通過提前檢測、提前介入,預防重疾的惡化,以及通過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來降低疾病的發生。
施斌升還認為,可以通過公益項目推動、改變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從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財務健康等方面培養年輕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例如足球青訓營可以教會孩子們關於團隊合作、營養、健康以及運動的價值,同時通過足球訓練去推動、改變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據悉,2025年,友邦青訓營預計將在中國內地34個城市舉行,將吸引近16000個孩子參與48場訓練營。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