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股集體爆發!閲文集團一度大漲超25%,發生了什麼?

券商中國
08/18

  一石激起千層浪!

  週末,一則涉及影視劇市場的傳聞流傳坊間。今天早上,該傳聞徹底引爆市場,板塊個股全線飆漲。

  華西證券認爲,傳媒板塊可參考遊戲行業復甦路徑:2023年起版號放寬後,2024年遊戲行業淨利潤同比增長472%,2025年半年報淨利增速達191%,驗證內容產業對政策敏感度高。影視行業若審批效率提升、題材限制放寬,或複製遊戲行業快速反彈邏輯。

影視狂飆

  今日,影視製作板塊迎來了久違的大爆發。港股閱文集團一度大漲超25%。

  與此同時,市場上亦有傳聞稱,影視劇市場可能迎來一些積極變化。這可能是整個板塊爆發的誘因。事實上,2025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即印發《關於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文件明確強調要推動文化領域精品創作,特別包括影視、動漫等重點內容創作。

  華西證券認爲,此前在行業常態化監管環境下,有關部門對價值觀導向做出了有力引導,隨着不良內容陸續出清,後續方向正在逐漸轉向扶持精品、鼓勵供給。華西證券判斷,未來行業規範將更多趨向於呵護、包容,對優質內容生產的支持力度提升,影視行業整體環境有望改善,信心恢復、供給修復在即。

  從行業趨勢來看,2025上半年,國內影視劇市場呈現“存量競爭加劇、內容創新突圍”的新氣象。長視頻平臺在壓力下實現人均使用時長13.5%的增長,愛優騰芒四大平臺佔據新劇供給的89%。平臺策略分化,如愛奇藝的長短融合加速、優酷的單點突圍效果顯著、芒果TV深耕女性圈層、騰訊視頻高舉IP化打法。內容層面,“懸疑劇爆款缺位、古裝劇空降救市”的現象刷新了上半年的用戶體驗。2025年下半年長劇市場,仍有大量創新題材的劇集資源有待釋放。

兩大驅動

  事實上,傳媒娛樂板塊有兩大驅動預期。

  首先是政策層面:以遊戲行業爲例,版號監管的放寬顯著提振業績。2023年起版號監管口徑放寬,全年遊戲版號發放數量同比翻倍,2024年至今,版號月發放數量穩定在百款以上,多款國產及進口重磅精品遊落地。供給恢復路徑通過產品落地轉化爲業績表現,參考申萬遊戲行業整體淨利潤增長率,2024年全年同比增長472%,高基數背景下,2025年半年報同比增長191%。

  華西證券認爲,遊戲行業的修復路徑證明,內容產業對監管環境的邊際變化高度敏感,一旦政策轉暖,項目落地速度和產品供給都能快速釋放,並在短期內傳導至財務表現。其中,影視行業屬於內容供給強驅動型產業,若審批效率提升、題材空間擴大、放開地區限制,修復路徑或將複製遊戲行業的觸底反彈。展望後續,影視行業可能正站在供給修復和信心回暖的交匯點上,有望帶動整個內容行業進入“供給逐步恢復—觀衆需求釋放—業績改善—估值修復”的良性循環。

  其次是AI賦能:華鑫證券認爲,AI作爲撬動傳媒板塊估值的支點之一,海外產品(如2025年8月GPT-5推出)未帶來較大情緒提振,但國產如DeepSeek的R2模型獲新期待,AI硬件已在演繹,AI應用落地傳媒場景仍可期。

  長城證券也表示,近期,國內外大模型加速迭代,7月28日智譜發佈其最新一代旗艦模型GLM-4.5;同日,阿里開源視頻生成模型通義萬相Wan2.2,爲業界首個使用MoE架構的視頻生成模型。國內外大模型加速迭代,有望加速AI應用生態繁榮。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