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8月20日訊(記者 徐曉春)常年虧損之下,熙菱信息籌劃易主引入實力派股東,帶動股價近四個月實現翻倍。然而樂極生悲,8月19日晚,熙菱信息公告稱公司實控人之一的嶽亞梅被立案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再被推上風口浪尖。8月20日熙菱信息開盤大跌,截至收盤時,熙菱信息跌幅仍達到12.45%。
易主關鍵時,實控人遭留置
目前,何開文、嶽亞梅分別直接持有熙菱信息22.51%、10.18%的股份,二人爲夫妻關係,共同爲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而嶽亞梅被立案距離創始人夫婦二人出售上市公司控制權還不到一個月。
7月26日,上市公司公告何開文和嶽亞梅夫婦將出售大部分所持股份。其中,何開文將持有的熙菱信息19%股份協議轉讓給上海盛訊棟嶽信息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盛訊”),同時何開文、嶽亞梅向上海金中易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金中易”)合計轉讓6.06%的股份。轉讓價格定爲15.02元/股,交易總額約7.21億元。
交易完成後,熙菱信息控股股東將變更爲上海盛訊,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爲自然人盛凝。由此,何開文全部持股“清倉”,僅嶽亞梅仍保留持有7.64%的股份。
公告顯示,上海盛訊成立於6月13日,從日期看幾乎是爲此次收購而設立的。盛凝爲現任安徽盛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盛訊”)董事、總經理與財務負責人,安徽盛訊爲上海盛訊普通合夥人(GP),持有33.8%的股份。
新老闆盛凝的安徽盛訊成立於2005年9月,主營信息科技、網絡安全業務,這與熙菱信息目前在公共安全、網絡和數據安全和數字經濟三大領域的主營業務高度相似。熙菱信息也謀劃藉此與安徽盛訊實現資源的深度,共同拓展央國企客戶市場。
與盛凝同時到來的還有央企以及上海國資背景的投資者。彼時公告顯示,在盡職調查結果滿意、內部審批流程通過等前提條件成就後,後續中信(深圳)創新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創新投”)擬作爲有限合夥人對上海盛訊進行投資。中信創新投由中信集團間接控制,投資完成後,將持有上海盛訊45.07%的份額。
除此之外,在滿足盡調等相關條件後,上海國資委旗下上海盛石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盛石”)也將對上海金中易出資,作爲有限合夥人(LP)取得其99.4%的份額。
8月15日,上述股權交易做出了部分調整,其中何開文、嶽亞梅共同轉讓的6.06%的股份受讓方由上海金中易變更爲深圳前海尊宏偉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尊宏紫瑞成長 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尊宏紫瑞成長”),上海金中易則以投資形式認購尊宏紫瑞成長產品份額。
由於公告易主後熙菱信息股價持續抬升,後續尊宏紫瑞成長的購買價格提高至15.16元/股。何開文、嶽亞梅出讓控制權套現金額增加到7.23億元。
連續虧損多年,二代董事長暫代總經理一職
熙菱信息是新疆區域內最早從事軟件開發的信息技術類企業之一,主要爲公安、政務等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提供服務,2017年熙菱信息在創業板上市。到去年,熙菱信息有近75%的收入都來自政府客戶。
不過,上市後熙菱信息利潤一再縮水,從2020年開始,熙菱信息持續掙扎在虧損的泥潭裏。2024年,由於歷史項目銷售回款受到部分區域財政資金緊張的影響,熙菱信息大額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公司全年淨利潤虧損擴大至6055萬元。截至今年一季度,熙菱信息已經連續十五個季度未能實現盈利。
2024年,熙菱信息實現營業收入約1.63億元。根據新修訂的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利潤總額、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孰低者爲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遲遲難盈利的熙菱信息存在着極大的“保殼”壓力。
到2024年,何開文、嶽亞梅已經分別到61、62歲的年紀。2024年熙菱信息進行了董事會換屆,何開文、嶽亞梅二人之子何嶽接任上市公司董事長,“90”後的創二代接班時爲33歲。在此之前,何嶽從2021年3月就已經進入熙菱信息準備接班,先後出任熙菱信息副總經理、董祕等職位。
二代接班一年後,“家族企業”易主,而易主的關鍵時刻,實控人之一的嶽亞梅就面臨立案調查以及被採取留置措施。股權轉讓交易中受讓方要求熙菱信息在過渡期內保持董事、高管等團隊穩定,嶽亞梅被留置後,何嶽暫時代行總經理職責,是否會對股權交易產生影響,還有待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