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州商業觀察
6月27日,華潤啤酒發佈公告,董事會主席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時間於個人安排,決定辭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且不再擔任董事會轄下財務委員會主席、執行委員會以及購股權總務委員會各自之成員,自當日董事會會議結束時起生效 。侯孝海已確認,其與董事會之間並無意見分歧,亦無有關其任期之其他事宜須作出披露。
侯孝海辭任後,董事會主席職位將暫時懸空,直至公司委任合適繼任人。公司執行董事及總裁趙春武將暫時承擔過渡期間董事會主席的工作及責任。
公開資料顯示,侯孝海現年56歲,持有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士學位,曾任職首鋼總公司、蓋洛普、百事集團,2001年加入華潤集團,2016年4月獲委任爲華潤啤酒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並自2023年4月20日起由首席執行官調任爲董事會主席。
從2001年以市場招聘方式進入華潤啤酒,侯孝海經歷了華潤雪花從初創、發展到全國第一和質量發展的各階段。可以說,在華潤雪花的併購發展、戰略規劃、品牌建設、銷售管理、產能優化、組織變革、企業文化及喜力合資、做大規模和高端、多元化發展等重大戰略中,均有侯孝海的身影,成爲華潤啤酒20多年來的靈魂人物。2008年侯孝海短暫離開華潤啤酒,並於2009年迴歸。
掌舵九年,業績起伏
2016年,侯孝海正式掌舵華潤啤酒。彼時,中國啤酒行業已經結束了高速增長期,步入調整期。華潤啤酒面臨着市場份額下滑、產品結構低端、盈利能力不強等挑戰。
侯孝海上任後,開啓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品牌方面,打造了“4+4”品牌矩陣,即匠心營造、花臉等四大中國品牌,勇闖天涯SuperX、馬爾斯綠以及喜力星銀、蘇爾、虎牌、紅爵等四大國際品牌,推動產品高端化升級。在渠道方面,優化經銷商體系,淘汰低效渠道,強化核心終端掌控力。在產能方面,爲了降低運營成本,華潤啤酒在近9年間陸續關掉了36間啤酒廠,截至2024年年底,華潤啤酒員工數量約2.6萬人,較2016年的5.82萬人下降超50%。
在侯孝海掌舵的前幾年,華潤啤酒的業績取得了顯著增長。2016-2021年,華潤啤酒營業收入從297.32億港元增長至333.87億港元;淨利潤從10.98億港元增長至45.87億港元 ,淨利潤增長超3倍。
不過,在侯孝海掌舵的最後一個完整年份,複雜的形勢讓啤酒行業遭遇增長壓力,華潤啤酒業績也出現波動。2024年,華潤啤酒實現營業收入413.32億港元,同比增長1.3%;淨利潤37.58億港元,同比下降18.1%。其中,啤酒業務實現收入388.63億港元,同比下降1.4%;銷量1134.1萬千升,同比下降3.6%;次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達226.4萬千升,同比微增0.4%。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2017年以來,華潤啤酒首次出現營收、淨利潤雙降。對於業績下滑,華潤啤酒在年報中表示,主要是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部分地區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的影響。
重金押注白酒,業績變臉
在啤酒業務穩步發展的同時,侯孝海還推動華潤啤酒跨界進軍白酒市場,打造了“啤+白”雙輪驅動戰略。
2021年,華潤啤酒先後收購了山東景芝白酒和安徽金種子酒部分股權。2023年1月,華潤啤酒以123億元的價格拿下金沙酒業控制權,完成對金沙酒業55.19%股權的收購,創下了白酒行業最大併購案之一,侯孝海出任金沙酒業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
然而,華潤啤酒在白酒業務上的佈局並未取得預期的收益。景芝白酒和金種子酒在被收購後業績沒有顯著好轉,金沙酒業更是在被收購後業績變臉。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金沙酒業實現營業收入36.41億元,淨利潤6.19億元;2022年,金沙酒業實現營業收入57.66億元,淨利潤11.76億元。但在被華潤啤酒收購後,2023年,金沙酒業營業收入降至20.07億元,淨利潤更是大幅下滑至1.06億元。2024年,金沙酒業營業收入進一步降至15.74億元,淨利潤爲0.46億元。
酒業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華潤作爲國企需要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而侯孝海在景芝酒和金沙酒業併購過程中出現的瑕疵可能影響有關方面對其駕馭白酒板塊的信任。
對於白酒業務的表現不佳,華潤啤酒在年報中表示,白酒業務仍處於整合和調整階段,需要一定時間來實現協同效應和業績提升。公司將繼續加大對白酒業務的投入和支持,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品牌影響力,加強市場拓展,推動白酒業務的發展。
兩次減持,套現2600萬港元
侯孝海辭任後,外界對於其離職原因和未來去向猜測不斷。有市場傳言稱,侯孝海離職後可能會去喜力啤酒擔任高管或創業,但侯孝海本人回應稱,不會去喜力啤酒任職,也不會回成都創業,自己可能會當老師。其還表示,最主要考慮因素來自家庭,離職後希望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侯孝海辭職早有傳言且有端倪。今年5月7日和12日,侯孝海合計減持華潤啤酒83.8萬股,共計套現2611.85萬港元,減持後他在華潤啤酒剩餘股份僅剩8萬股。這一現象也被行業和媒體解讀爲“爲辭職做準備”。
事實上,這並非侯孝海首次減持華潤啤酒股份。早在2024年12月,侯孝海就曾減持華潤啤酒20萬股,套現約600萬港元。
對於侯孝海的減持行爲,有市場人士認爲,這可能是其個人的財務規劃和資產配置調整,也可能是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不看好。不過,華潤啤酒在公告中表示,侯孝海的辭任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營運,公司具有健全的管治架構,董事會認爲該辭任將不會影響集團的正常營運,公司提名委員會將適時物色並提名適合人選予董事會批准,以填補空缺。
目前,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這一職務暫時懸空,該公司執行董事及總裁趙春武代行相關職務。趙春武是否會成爲侯孝海的接任者、接任者將如何帶領華潤啤酒在當前啤酒行業激烈的存量競爭中實現突圍、如何破局“啤白戰略”面臨的困境等問題,均受市場關注 。
在侯孝海離任後,華潤啤酒站在了新的發展路口,未來其將如何在競爭激烈的酒水市場中前行,有待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