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了!降價到 23.98 萬的路虎,你兄弟真買得起

愛範兒
08/18

既怕兄弟過得苦,更怕兄弟開路虎。

路虎,尤其是頂着“攬勝”名號車型,在國內市場向來是豪華與身份的代名詞,是許多人掛在嘴邊的夢想座駕。但現在,情況變了。路虎攬勝極光 L 最近開啓了官方“限時優惠”,降價幅度最高達 20.6 萬元,接近腰斬:

SE 馭光尊耀版 23.98 萬元,HSE 凝光限定版 26.98 萬元。

這是路虎首次將價格下探到主流合資 B 級車和國產新勢力的腹地,官方甚至打出了“你的第一臺攬勝”這樣的標語。

壞了,你兄弟真買得起路虎了。

23.98 萬的路虎,都有些什麼?

鄧瑞平是一名 26 歲的程序員。大學畢業四年,靠着不錯的收入,他爲自己攢下了二十多萬元的購車預算。他的備選清單很典型,幾乎可以說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標準答案:特斯拉 Model Y,或是理想 L6。

直到他看到了攬勝極光 L 的降價海報。

不要說這麼多了,馬上刷卡。

▲ 2024 款攬勝極光 L

“畢竟是路虎”,鄧瑞平說的這句話,或許解釋了這場降價的核心吸引力。當一個曾經遙不可及的豪華品牌,以一種極具衝擊力的方式進入你的購買清單時,許多原本理性的參數對比,似乎都變得次要了。

對於鄧瑞平這樣的年輕消費者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購車選擇,更像是一次消費升級的快捷方式。問題是,當品牌光環褪去,這臺 24 萬的路虎,究竟還剩下什麼?

回到產品本身,極光 L 的設計,至今仍是它最能打動人的地方。即便你對汽車設計不甚瞭解,也能一眼看出它和路上多數 SUV 的不同。懸浮式車頂、上揚的腰線、極具辨識度的車身比例,這些元素都繼承自十多年前驚豔了整個行業的第一代極光。

可以說,在設計層面,攬勝極光依然是這個價位裏最獨特的存在之一。

動力方面,它搭載一臺英傑力 2.0T 發動機,能輸出 249 馬力,匹配 9AT 變速箱。從參數上看,這套動力總成不算落後,實際駕駛起來,也能提供傳統燃油車那種特有的機械質感和厚重感。但與此同時,你也必須接受它相對較高的油耗和後續的保養成本,這在新能源車大行其道的今天,是繞不開的現實問題。

進入車內,“L”版本那 160mm 的加長確實爲後排帶來了可觀的空間,這是路虎針對中國市場最直接的優化。內飾用料和做工也保持了豪華品牌應有的水準,大面積的皮質包裹能提供不錯的觸感,設計也是路虎目前最新的一代。

然而,短板也同樣明顯。極光 L 的車機系統,無論在界面設計、操作流暢度還是應用生態上,都與理想等對手存在明顯差距。它的 L2 級輔助駕駛,也只能滿足基本的巡航和車道保持功能,無法提供國產新勢力那樣的輔助駕駛體驗。

當我們將極光 L 放到更具體的場景中,這種體驗上的差異會更加清晰。

假設一位消費者手握 27 萬元預算,他可以買到一臺攬勝極光 L 的 HSE 版本,同時,理想 L6 Max 也在他的考慮範圍內。這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抉擇,一邊是品牌價值,另一邊用戶體驗。

▲ 理想 L6 智能煥新版

選擇極光 L,你得到的是一塊分量十足的品牌徽標,一個公認的出色設計,以及傳統燃油車厚重的駕駛質感。但你也必須放棄一些東西:更低的用車成本、更聰明的語音助手、能看電影打遊戲的後排娛樂屏,以及通過 OTA 不斷進化的能力。

而選擇理想 L6,情況則正好相反。

你擁有了“冰箱彩電大沙發”帶來的舒適體驗,擁有了更先進的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用車成本也顯著降低。但你需要接受一個相對年輕的品牌,甚至是莫名爲這個品牌承擔一些輿論壓力。

現如今,智能座艙、軟件生態、用戶體驗的權重正變得越來越高。當智能化成爲新的評判標準時,極光 L 除了車標,還剩下多少核心吸引力?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 曾經的攬勝極光敞篷版

必須指出的是,售價 23.98 萬元的 SE 版只是一個營銷誘餌,這次大幅降價的核心,是 26.98 萬元的 HSE 版,這纔是真正值得考慮的版本。

前者雖然擁有更“勁爆”的價格,但缺少了全景影像、電調方向盤、座椅通風乃至真皮座椅,可以說“買了車標,丟了體驗”。而貴 3 萬的 HSE 版,才補齊了所有核心短板,提供了相對完整的感官豪華。

對於那些衝着路虎光環而來的消費者,這 3 萬元可以說是兌現品牌承諾的必要花費。這場看似全民狂歡的降價,真正的門檻,其實是 26.98 萬元。

路虎的“陽謀”

要理解極光 L 今天的處境,我們需要把時間拉回到十多年前。

2011 年,第一代攬勝極光(Evoque)正式發佈,它幾乎是原封不動地將路虎 LRX 概念車的設計搬到了現實。

▲ 路虎 LRX 概念車

在那個 SUV 設計普遍還很保守的年代,極光的出現,無異於一次降維打擊。它開創了豪華緊湊型轎跑 SUV 這個全新的細分市場,讓人們意識到,原來 SUV 也可以如此時尚和前衛。

市場的反應是狂熱的。上市初期,62.8 萬元起售的極光,一車難求是常態,想要提車,往往需要在指導價的基礎上再加價二十多萬元。即便是 15 年國產後,起售價也得 44.8 萬元。

▲ 陸風 X7

後面甚至還出現了陸風 X7 這樣的東西,可見這個造型當時是有多受消費者歡迎。

而如今“腰斬”的售價,與當年的盛況恍如隔世。這自然會引出一個問題:路虎的生意,是不是做不下去了?

事實恰恰相反。

根據捷豹路虎發佈的 2025/26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公司營收 66 億英鎊,已經連續第十一個季度保持盈利。既然公司整體運營穩健,爲何還要對極光 L 進行如此大幅的降價?

財報本身就揭示了答案。數據顯示,本季度捷豹路虎的全球銷量中,近八成來自攬勝、攬勝運動與路虎衛士這三款高單價車型,它們纔是支撐起公司利潤的絕對主力。

這讓極光 L 的角色變得清晰起來:它並非公司的利潤支柱。

也就是說,這次降價不是一次拋售,而更像是一場戰略性的“清倉”。

目前,捷豹路虎正在推進一項龐大的“重塑未來”電動化戰略,計劃在五年內投入 180 億英鎊。顯然,這筆鉅額投資需要持續、穩定的現金流作爲支撐。而將極光 L 這樣的非核心利潤車型作爲價格武器,以價換量,既能清理燃油車庫存,又能快速回籠資金,爲即將到來的攬勝純電版等高利潤的電動化產品“輸血”。

*點擊閱讀更多:純電路虎攬勝問世!用 1 毫秒的響應去越野,卻不給你能看電影的屏幕

▲ 還未發售的純電路虎攬勝

這種“犧牲”入門級燃油車來快速回血的做法,不止路虎在做。

去年,寶馬和奔馳也曾對旗下的入門車型——1 系和 A 級,給出了大幅度的終端優惠,今年甚至出現了“30 多萬的瑪莎拉蒂”。這些動作的背後,反映出一個共同的趨勢:

隨着市場向電動化和智能化快速傾斜,傳統豪華品牌的入門級燃油車,正成爲最先被“戰略性放棄”的對象。

它們的價值,很大程度上仍建立在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這“三大件”之上。但在今天,這套敘事的吸引力,正被“電池、電機、電控”和“芯片、算力、大模型”的新故事所取代。當年輕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智能體驗時,這些入門級豪車的處境就變得尤爲尷尬。

因此,將它們清倉,既是爲品牌更重要的電動化產品讓路,也是傳統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共同課題時,所做出的一種現實選擇。

攬勝極光 L 的“自降身價”,既是捷豹路虎這家公司的一次戰術調整,也是整個傳統燃油豪華車時代在中國市場進入尾聲的一個註腳。它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對於鄧瑞平這樣的普通消費者而言,這是一個可以用更低成本觸碰昔日夢想的窗口期;而對於所有身處牌桌的品牌來說,這是一個不主動變革就會被動出局的洗牌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