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肖晗)8月15日清晨,在中通快遞深圳雙龍網點的分揀場地,藍白相間的快遞無人車完成掃碼裝貨,沿着預設路線緩緩駛出,開啓當天的配送任務。這是中通快遞在深圳龍崗區佈局的首批末端智能配送設備,標誌着中通快遞雙龍網點正式邁入“人機協同”配送新階段。
據中通快遞深圳雙龍網點業務經理黃華柏介紹,此次使用的無人車搭載了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等多傳感器設備,具備自主避障、紅綠燈識別、自動泊車等功能,可適配小區、工業園區等多種場景。“每輛車滿載容量約600件包裹,續航里程達到200公里,替代了傳統接駁車輛的工作。”黃華柏表示,雙龍網點覆蓋的23個社區中,老舊小區佔比超60%,部分區域道路狹窄、停車難,傳統配送效率受影響,無人車的加入有效緩解了這一難題。
如今,無人車可完全按照設定路線自主行駛,在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中優勢尤爲突出。“這種天氣下它比人穩當,從不會‘趴窩’。”驛站負責人王超一邊卸載無人車上的包裹一邊說道,“關鍵它能讓我們快遞驛站更早、更均勻地拿到貨,算下來這段路的配送成本降了30%左右。”目前,該無人駕駛快遞車每天上午、下午各出動1次,理論上日均最多可往返運輸快件8000-10000票包裹。
對於無人車的後續推廣,中通快遞深圳中心負責人表示,雙龍網點將根據網點運營數據,逐步擴大無人車覆蓋範圍,網點計劃近期再新增3輛無人配送車,其他網點也將逐步投入使用無人車。同時,中通還將聯合科技企業優化調度系統,實現“多車協同配送”,進一步降低末端配送成本,爲市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快遞物流服務。
資料顯示,2019年10月25日,中通快遞獲得“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成爲首批獲得無人物流車商用牌照的快遞企業;2023年,中通攜手新石器無人車,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配送領域的規模化落地應用;2024年4月,中通智駕無人車運營管理平臺正式上線運營。今年4月份,中通與新石器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末端配送場景展開全方位合作,將數字化觸角延伸至收轉運派的各個環節。今年7月24日,中通與深圳西部公汽、新石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計劃在深建立以“公交體系+無人化體系+物流體系”爲核心的資源互用體系,開展深度合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已迎來無人配送車規模化應用的拐點。2025年將是無人配送車行業“萬臺交付元年”,無人配送車行業相比去年有望實現10倍的增長。而深圳物流無人車應用規模領先全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底,深圳功能型無人車上路總量已突破800臺,運營路網超1800公里,密度持續位居全國首位。其中,無人物流配送車輛超過400臺,並有望在年內衝刺千臺目標,覆蓋更多應用場景。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