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用億元薪酬發起“人才狙擊”能否買來一個AI未來?

市場資訊
08/1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節點財經)

文 / 二風

來源 / 節點財經

2025年的硅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

這場戰爭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碼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僅有數千名、能夠構建未來人工智能基礎模型的頂尖大腦。在這場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Meta 及其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角色。

馬特·戴特克 Matt Deitke

一個生動的例子足以說明這場戰爭的白熱化程度。據《紐約時報》報道,當24歲的AI研究員馬特·戴特克(Matt Deitke)拒絕了Meta一份價值1.25億美元的驚人邀約後,扎克伯格親自出面與他會談。會後,Meta的報價翻倍至一份爲期四年、價值高達2.5億美元的薪酬包,其中第一年就可能支付1億美元。最終,戴特克接受了這份令人難以拒絕的合同。

這並非孤例,這只是Meta精心策劃的一場大規模、高投入的人才“閃電戰”的縮影。

這場行動的目標明確,通過提供天文數字的薪酬和創始人級別的重視,系統性地從競爭對手——尤其是OpenAI和谷歌DeepMind——那裏挖走最核心的研究人才。

曾經,在生成式AI的浪潮中,Meta被視爲一個追趕者,其元宇宙的鉅額投入回報寥寥,Llama大模型也一度被認爲落後於GPT系列。如今,這家社交媒體巨頭正試圖通過一場史無前例的人才收購,直接買下一張通往“超級智能”未來的通行證。

01 Meta的“人才清單”與億萬美元薪酬包

《智百道》認爲,Meta的人才突襲行動並非雜亂無章的“撒錢”,而是一套由最高層親自操刀、精準定位、以雄厚財力爲後盾的系統化工程。

與許多CEO僅在戰略層面批准預算不同,扎克伯格直接深入一線,親自研究技術論文,在一個名爲“招聘派對”(Recruiting Party)的高管羣聊中,與團隊討論數百名候選人的情況,並制定針對性的接觸策略,包括使用電子郵件、短信或WhatsApp等私人化渠道直接溝通。他甚至會在自己位於加州的家中與頂尖候選人會面,這種創始人級別的直接參與和重視,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吸引力。

爲了系統化地執行這一戰略,Meta內部流傳着一份被稱爲“清單”的機密文件。這份清單鎖定的並非普通工程師,而是一個極其精英的羣體,他們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等頂尖學府的博士學位,在OpenAI或谷歌DeepMind等世界級實驗室擁有核心工作經驗,並且對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等基礎數學有着深刻的理解。

Meta的招聘團隊通過分析學術出版物、追蹤重大AI突破來動態更新這份清單,確保每一個目標都是行業內的“稀缺資源”。

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領導這場戰役的核心人物還包括28歲的亞歷山大·王(Alexandr Wang),Meta向其創辦的數據標註公司Scale AI投資了驚人的143億美元,並任命他領導新成立的“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與他並肩作戰的還有前GitHub首席執行官、著名AI投資人納特·弗裏德曼(Nat Friedman)和AI企業家丹尼爾·格羅斯(Daniel Gross)。

這個由創始人級別人物組成的領導層,預示着Meta正在試圖複製一種更敏捷、更具創業精神的運作模式,以吸引那些渴望更大自主權和影響力的頂尖人才。

據多家媒體報道,Meta開出的薪酬包通常包括高額的基本工資、用於彌補候選人離開原公司所放棄股權的鉅額簽約獎金,以及與長期業績掛鉤的Meta股票期權。

具體數額上,多年期合同的總價值通常在1億美元到3億美元之間。在某些案例中,第一年的總薪酬就能超過1億美元。更有甚者,《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扎克伯格至少在兩個案例中開出了總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多年期薪酬包。

截至2025年中,Meta已成功從OpenAI挖走至少18名研究員,其中包括對OpenAI推理模型有重要貢獻的關鍵人物。來自谷歌DeepMind的人才也在流失,此外,蘋果公司的前基礎模型主管Ruoming Pang也被Meta以超過2億美元的薪酬包招致麾下。

在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的新晉成員中,高達40%來自OpenAI,20%來自DeepMind,清晰地揭示了這場人才定向“抽血”的規模與目標。

《智百道》認爲,Meta的策略不僅僅是收購個體,更深層的邏輯在於通過收購成建制的團隊和關鍵領導者來“購買時間”和“消除風險”。這種做法繞過了從零開始組建團隊的漫長和不確定的過程,直接移植了已被市場驗證的成功要素,也反映出Meta追趕領先者的極度緊迫感。

02 大手筆投資讓Meta重回AI賽道前列?

Meta之所以願意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其背後是公司戰略重心的重大轉移,以及支撐這一野心的強大財務實力。

扎克伯格把Meta的未來押注在了構建“個人超級智能”的宏大目標上,這一願景在Meta的官方宣傳和扎克伯格的個人聲明中被反覆強調。他設想的未來是,AI不再是少數公司控制的中心化工具,而是賦能給每個人的個性化助理,幫助人們實現個人目標、創造內容、體驗世界

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扎克伯格宣稱:“在過去幾個月裏,我們開始看到我們的AI系統自我改進的跡象……開發超級智能,這種我們定義爲在各方面都超越人類智能的AI,現在已經指日可待。”

這一戰略背後的支持,自然少不了Meta強大的盈利能力。根據其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Meta單季營收高達475億美元,同比增長22%;淨利潤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83億美元。正是這臺“印鈔機”,爲Meta在人才市場上豪擲千金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除了人才薪酬,鉅額資金同樣流向了硬件基礎設施。Meta將2025年的資本支出指引提升至660億至720億美元的區間,這些資金主要用於建設能夠支撐未來AI研究所需的龐大數據中心,以及採購海量的英偉達GPU。

爲了證實AI投資帶來的即時回報,Meta指出新的AI驅動的廣告推薦模型已經爲Instagram帶來了約5%的廣告轉化率提升,在Facebook上也提升了3%。同時,更精準的內容推薦系統讓用戶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停留時間分別增加了5%和6%。《智百道》認爲,這些可量化的數據背後,也表明Meta對AI的投資不僅是爲了遙遠的未來,它已經真實地增強Meta最核心的廣告業務,從而緩解了投資者的擔憂。

03 “僱傭兵”對決“傳教士”,AI行業迎來轉折點?

Meta發起的這場人才閃電戰,在硅谷引發了劇烈的連鎖反應。比如被挖角最嚴重的、曾被稱爲“AI傳教士”的OpenAI,也對此行爲作出了回應。

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在給《連線》雜誌的一份內部備忘錄中有最直白的體現,在得知一週內至少有八名研究員跳槽至Meta後,他向全體員工寫道:“我現在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就好像有人闖進了我們的家,偷走了什麼東西。” OpenAI CEO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社交平臺亦強硬地回應扎克伯格的挖角行爲:“放馬過來”(Bring it on)。

OpenAI CEO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

然而,內部的行動卻揭示了這家AI明星公司所面臨的巨大壓力,據《連線》雜誌,OpenAI領導層正在“夜以繼日地”與收到外部offer的員工談話,被迫“重新校準薪酬”,並探索“創造性的方式來認可和獎勵”頂尖人才。

《智百道》認爲,Meta發起的這場人才戰爭,其影響遠遠超出了幾家巨頭的總部大樓,正在對整個AI行業的生態、文化和經濟基礎產生深遠的漣漪效應。最直接的後果是AI頂尖人才薪酬的惡性通貨膨脹,Meta動輒開出的九位數薪酬包,正在爲這個極小的精英圈子設定一個全新的、令人咋舌的價格基準。這不僅推高了所有公司的用人成本,更對AI初創公司構成了嚴重的打擊。

對於投資者而言,Meta的豪賭也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高盛等機構的分析師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爲,要讓全行業高達萬億美元的AI投資獲得合理回報,AI技術必須能夠解決極其複雜的問題,但目前的生成式AI似乎並未被設計用於此,其成本下降速度也可能不及預期。

由Meta點燃並不斷升級的AI人才戰爭,標誌着一個重要轉折點的到來。它宣告了AI發展早期那個相對純粹、以學術探索和開放合作爲主旋律的田園時代的終結,並開啓了一個由資本主導、競爭殘酷、高度商業化的新紀元。

扎克伯格的策略,本質上是對硅谷傳統創新模式的一次顛覆性挑戰。他試圖證明,在通往技術奇點的道路上,雄厚的資本可以直接購買速度、縮短研發週期,甚至重塑權力版圖。

這場戰爭的勝負,將不僅決定下一家萬億美元公司的歸屬,更將在很大程度上定義未來智能的形態、歸屬以及它將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題圖由AI生成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