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賣中國想要的,卻傾銷過時貨,我們可不傻”

市場資訊
08/1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面對美國科技封鎖,儘管中方長期以來一直敦促美方解除出口管制,但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個月突然批准英偉達H20芯片銷往中國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注意到,中方反應非但沒有慶祝之意,反而明顯冷淡。

CNN當地時間8月17日報道認爲,這種不同尋常的態度反映出中方致力於打造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以及對自身快速發展的芯片產業所取得進展的信心。但同時,儘管中國在半導體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的消息也不斷傳出,但中國仍對受美國出口管制的更先進人工智能(AI)處理器有需求。

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人士、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表示,自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首次對華發動科技圍堵以來,中國的芯片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這反倒“得益於”美方不斷加強出口管制所帶來的“挫敗感”。“我們擁有這種能力,並非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認爲如果中國被封鎖,就無法運轉,或者就完蛋了。”

一段時間以來,美方一邊對華發動出口管制,一邊又宣稱“讓中企繼續使用美國技術符合國家利益”,不但“對華特供版”芯片出口政策反反覆覆,而且部分產品還因被曝存在嚴重安全問題而遭中方約談。

項立剛指出,中方認爲美方的做法顯然是不公平的。“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你們卻拒絕賣給我們。對於那些你們認爲已經過時的東西,還想把它們傾銷到我們的市場,佔領我們的市場,”他面對CNN反問道:“你們真的認爲我們這麼傻嗎?”

美方在政策上的變化,恰恰反映了完全自主研發的芯片供應鏈的重要性。項立剛說:“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如果我們希望確保相對安全的芯片供應,我們可能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依靠我們自己生產的芯片。”

今年3月26日,項立剛參加觀察者網科創類談話節目《心智對話》。 觀察者網

近段時間,英偉達H20芯片毫無疑問成爲焦點話題。早在2022年10月,拜登政府就已實施了一系列芯片出口限制措施,且後續不斷收緊,以阻止英偉達、AMD英特爾等美國半導體巨頭在中國銷售其最先進芯片,迫使這些企業尋找變通之法。此前,英偉達曾爲符合美國出口規定爲中國市場開發定製H20芯片,去年2月份開始接受預訂。

然而,由於對華出售“減配特供版”芯片,英偉達又被特朗普政府盯住不放。今年4月15日,英偉達發佈通知稱,美國政府於4月9日告知,該公司H20芯片出口到中國需要許可證,此後又於4月14日告知,這些規定將無限期實施。通知提及,這一新規將影響該公司共計約55億美元的季度費用,涉及H20芯片的庫存、採購承諾和相關儲備。

7月中旬,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在其今年第三次訪華時宣佈,美國已批准H20芯片銷往中國。而後,特朗普政府又被曝在批准芯片對華出口一事上收取“15%回扣”,引發外界一片錯愕,美國政客、國安官員也紛紛急得跳腳。

對於有關H20芯片的突然政策轉向,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接受採訪時聲稱,讓中國公司繼續使用美國技術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希望在技術方面領先中國一步,以便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半導體……要向中國賣得足夠多。

7月31日,爲維護中國用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約談了英偉達,要求其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聯合創立的遊說公司“亞洲集團”(TAG)向美媒表示,中方此次約見英偉達,更多是對其未來產品的警告。TAG的合夥人兼數字業務聯合主席喬治(George Chen)說,“中方想通過此事表明,自己是買家,但絕非一個盲從的採購方。”

針對最近關於H20芯片“後門”一事,@玉淵譚天起底發現,美國曾經就AI芯片開“後門”的事情有過一整套系統性的考慮。美方還特別提到,如果企業配合美國政府安“後門”,那美國政府可以將其排除在出口管制之外,其中就有放寬對“中國低風險客戶”的出口。

@玉淵譚天 指出,無論從哪個角度講,H20對於中國來說,都算不上是一款安全的芯片。

今年4月,《華爾街日報》曾報道認爲,中方在未來將持續推動自主芯片產業突圍,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並大力促進國產替代方案的普及。報道當時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說法稱,英偉達私下一直極力抵制美方的新管制措施,並評估認爲,中國實際上已具備生產與H20同等水準芯片的能力。

英偉達的人工智能芯片在全球範圍內廣泛部署 《華爾街日報》

專家們表示,中國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快速進步不容小覷。研究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專注於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高級分析師林慶元表示,美國多年來不斷收緊的出口管制爲中國推動自主創新注入了緊迫感和機遇。

“由於技術差距,(中國)本土企業實際上幾乎沒有機會從全球企業手中搶佔市場份額,但出口管制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並加速了國內替代。”他說道。

伯恩斯坦預測,到2027年,中國國產AI芯片的比例將從2023年的17%飆升至55%,而英偉達和AMD等美國供應商的比例將從83%降至45%。

在今年4月,黃仁勳前往白宮會見特朗普時,曾敦促美國政府放鬆芯片出口管制,並強調了加速美國AI技術在全球傳播的必要性。當時,黃仁勳這樣說:“中國就在我們身後,我們已經非常非常接近了。”

而投資諮詢公司Tech Buzz China創始人、AI專家馬睿(Rui Ma),今年7月也帶領團隊實地考察了中國AI的發展情況。她告訴美國《財富》雜誌,儘管自己並非能源專家,但在參加了諸多會議並與衆多業內人士交流後,得出了一個足以讓硅谷不寒而慄的結論:在中國,爲數據中心提供充足電力,已無需多言。

“在中國,這被視爲一個已解決的問題,”她在社媒平臺X分享見聞時提到,“這與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在美國,AI的發展,越來越多地與數據中心電力消耗和電網限制的爭論聯繫在一起。”

《財富》雜誌8月14日指出,馬睿的這番話,似乎意味着她認爲,“競賽或許已經結束了”。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曾回應指出,中方已多次就美國惡意封鎖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表明嚴正立場。美方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斷加碼對華芯片出口管制,脅迫別國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這種行徑阻礙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最終將反噬自身,損人害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