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正在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和貿易伙伴進行討論,考慮如何支持國內加工的關鍵礦產價格,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對此表示,這是打破中國對關鍵礦產業令人擔憂的控制的關鍵一步。
現任澳洲駐美國大使陸克文指稱,澳洲的採礦專業知識和蓬勃發展的關鍵礦物加工行業,以及數十億澳元的政府補貼支持,使這個國家在發展關鍵礦產加工業方面處於有利地位,可以支持特朗普總統的努力,以確保美國擁有國防和技術用途所需的關鍵礦產的穩定供應。
然而他說,北京補貼不經濟的礦產品加工廠、扭曲全球商品市場和向海外傾銷廉價商品的政策,意味着客戶必須就替代供應來源的高價和最低價格達成一致,以支持與中國競爭的新參與者。
他在美國著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主辦的討論中說:「拼圖中缺少的部分是我們在定價方面所做的工作,我們將與世界各地的朋友、合作伙伴和盟友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相信,如果我們制定正確的政策,澳大利亞將成為關鍵礦產和稀土領域,即使不是超級大國,也將成為世界上的大國。」
關鍵礦物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短語,用於描述任何對現代技術至關重要且供應鏈容易受到中斷的非燃料資源。根據聯合國的數據,中國處理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鋁、鈷和鋰加工,90% 的稀土加工,近100% 的天然石墨加工。
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內,這位總統就不得不面對中國將其在該行業的主導地位武器化的意願。今年4月,為了回應特朗普總統的關稅,中國限制了七種用於國防、汽車和能源製造的稀土和磁鐵的出口。
澳洲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並且是華盛頓的長期盟友,一直試圖利用關鍵礦產作為關稅談判的籌碼,並作為兩國有時緊張關係的良藥。
陸克文表示,4 月份的事件呼應了中國在2010 年領土爭端後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的規定,這迫使日本囤積並尋求替代來源,包括來自澳洲的萊納斯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s)的產品。這兩個例子都表明「很明顯,某些國家可以控制開採市場,控制加工市場,從而有效地決定全球價格」。
為了加強國內礦產安全,特朗普政府對一些銅產品徵收關稅,加快新項目的許可,並向當地公司提供鉅額孖展交易。
今年七月,五角大樓向美國稀土公司MP Materials進行了4億美元(6.22億澳元)的股權投資,該公司生產用於電機和風力渦輪機的磁鐵的釹和釹。該交易還包括購買該公司生產的釹釹的10 年保證價格下限,是當前市場價格的兩倍。
交易宣佈後的第二天,在澳洲證交所(ASX)上市的萊納斯稀土公司和Iluka Resources稀土公司的股價分別飆升了近20%。
陸克文表示,支撐關鍵礦產供應的努力應被視為鼓勵技術創新舉措的「反面」,例如人工智能和芯片製造。
他說:「這些是美國未來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球戰略競爭中經濟競爭力的無縫要素,也是澳洲國家經濟未來的無縫要素。我們認為自己是支持美國參與這些項目的強大而可靠的合作伙伴。」
然而,陸克文確實承認買家需要同意支付高價以鎖定非中國供應來源。客戶「歷來更願意接受全球市場上的最低價格,其他供應商可能會帶來驚喜,他們可能沒有最關心我們的長期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