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原則:拿得安穩比拿得對更重要

鏈捕手
08/24

最近各大公司都開始陸續發佈自己的二季度財報,各個基金公司也開始發佈自己的持倉數據。比起一些令人“意外”或者格外亮眼的財報以及數據,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知名投資者隻言片語的點睛評論。

比如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佈的最新持倉中,再度減持了蘋果並加倉了一家此前不太爲人所知的公司“聯合醫療保險(UNH)”。

很多財經文章就藉此懷疑蘋果是不是隱藏了什麼風險?巴菲特是不是看到了蘋果一些潛藏的問題?

總之就是各種猜測蘋果的基本面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所以巴菲特纔會賣出。

看到這些文章,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不對勁,覺得他們的猜測有點離譜。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看巴菲特的持倉我們就會發現蘋果依舊是他持倉最大的標的之一。如果巴菲特認爲蘋果的基本面出問題他會清倉或者至少較大規模地賣出,而不僅僅是減持。

實際上這並不是巴菲特第一次減持蘋果,去年就有過減持蘋果的操作。

那時,段永平對巴菲特的減持評價就很有意思,而且很有預判性。

在去年8月4日的點評中,他寫道:

“我能理解老巴賣出蘋果的原因,畢竟這不是他自己很舒服的領域,又因爲一個更不太瞭解的原因而變得那麼高,加上他心裏有可能有很多備選,或者就是單純覺得目前股市過高,存點現金等待機會啥的。如果蘋果股價一直這麼堅挺的話,老巴賣完了我也不例外的”

總結一下,段永平認爲巴菲特減持蘋果的原因就就幾點:

- 價格過於高了

- 蘋果的價格如果繼續堅挺,巴菲特還會繼續減持

- 賣掉爲了買其它的備選公司或者單純拿現金等機會

現在回看段永平的這些評論,感覺段永平和巴菲特有點俞伯牙和鍾子期那樣的心有靈犀-----只有知己之間才能理解和看懂對方的操作和內心。

我特別對段永平提到蘋果不是巴菲特很舒服的領域而賣出很有感觸。

因爲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我徹底清倉特斯拉前的感覺---總是心神不寧、覺得這裏不對勁,那裏有問題。

不是說特斯拉這個股票不好,而是覺得至少在當時特斯拉不是讓我很舒服的公司。與其強拿着這樣的公司還不如徹底放掉,再找更合適自己、拿着更舒服的標的。

從去年開始,我形成了一個新習慣:每個季度當各大公司發佈自己的財報、各大機構發佈自己的倉位時,我都會有意看看財經媒體對這些財報和倉位的點評---不是爲了跟隨它們進行各種操作,而是想用這些實例來鍛鍊一下自己對他們操作的理解和判斷,然後再把自己的判斷和一些知名投資者的點評進行對比,看看觀點的差異以及形成差異的原因。

我發現這是個很好提高自己理解和認知的機會。

其實上面那些段永平對巴菲特操作的點評在巴菲特股東大會實錄裏面都有過記載,我自己也讀到過多次。

但讀到並不代表真的能夠理解更不代表能夠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認知。真正要把它們變成自己的東西還需要在實踐中反覆鍛鍊和檢驗。

而這些財報和點評就是最好的實操訓練。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