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斑馬網絡的招股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在業務發展與財務表現上呈現出複雜態勢,存在一定風險。儘管公司在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市場有一定地位,但虧損擴大、營收下滑等問題值得投資者關注。
主營業務與商業模式
聚焦智能座艙,構建生態模式
斑馬網絡作爲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全球先驅及領導者,秉持軟件爲硬件注入生命的理念,聚焦座艙這一人車互動的主要入口。公司憑藉自研的汽車操作系統與全棧元神AI架構,爲汽車主機廠提供全面、一站式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涵蓋系統級操作系統解決方案、AI全棧端到端解決方案及車載平臺服務,實現智能化、高互動性且以人爲本的車內體驗。其商業模式基於自研汽車操作系統、全棧AI功能以及不斷壯大的內容與服務提供商網絡三大核心支柱,構建了一個互利共贏的生態系統。
財務數據分析
營收下滑,多因素致增長受阻
- 整體趨勢:2022 - 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8.05億元、8.72億元、8.24億元。2023年較2022年增長8.3%,2024年較2023年下降5.5%。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爲1.36億元,與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19.8%。
- 驅動因素:增長得益於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搭載量增加,從2022年的83.5萬臺增長至2024年的233.4萬臺,複合年增長率達67.2%。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下滑,或與部分主要主機廠客戶進行車輛平臺轉型、內部審批及合同簽署流程延遲等因素有關。
年份 | 營業收入(人民幣,百萬元) | 同比變化 |
---|---|---|
2022年 | 805.427 | - |
2023年 | 871.894 | 8.3% |
2024年 | 823.787 | -5.5% |
2024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 | 168.486 | - |
2025年第一季度 | 135.713 | -19.8% |
虧損擴大,盈利之路挑戰重重
- 虧損持續:2022 - 2024年,公司分別錄得年內虧損8.78億元、8.76億元、8.47億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個月,虧損15.82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2.04億元,虧損同比擴大超7倍。
- 虧損原因:過往虧損主要歸因於對基礎技術的大量前期投資,包括自主汽車操作系統和全棧人工智能能力的研發;爲加速市場採納及獲取定點而採取戰略定價,以較低利潤率換取市場份額;部分新業務如車載平臺服務仍處於商業化初期階段,以短期虧損換取長期的可擴展性和利潤率提升。
年份 | 淨利潤(人民幣,百萬元) |
---|---|
2022年 | -878.188 |
2023年 | -876.157 |
2024年 | -847.398 |
2025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 | -1582.331 |
毛利率波動,市場競爭影響大
- 數值波動:2022 - 2024年毛利率分別爲53.9%、46.4%、38.9%,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爲38.9%,2024年同期爲40.1%,整體呈下降趨勢。
- 影響因素:毛利率下降可能與戰略定價策略、業務成本結構變化以及市場競爭等因素有關。隨着市場競爭加劇,爲獲取更多訂單,公司可能降低產品價格,同時研發投入等成本居高不下,導致毛利率下滑。
年份 | 毛利率 |
---|---|
2022年 | 53.9% |
2023年 | 46.4% |
2024年 | 38.9% |
2025年第一季度 | 38.9% |
2024年第一季度 | 40.1% |
淨利率爲負,盈利能力待提升
- 持續爲負:由於持續虧損,公司淨利率在2022 - 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均爲負數,反映公司在報告期內盈利能力不足。
營收構成變化,部分業務增長顯著
- 系統級操作系統解決方案:一直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2022 - 2024年佔總收入比例分別爲86.7%、86.2%、83.4%,2025年第一季度佔比89.7%。雖然佔比略有波動,但總體保持較高水平。
- AI全棧端到端解決方案:收入金額從2022年的1590萬元增長至2024年的5460萬元,複合年增長率爲85.3%,佔總收入比例從2022年的2.0%增長至2024年的6.6%,2025年第一季度佔比2.9%。增長顯著,顯示出該業務的良好發展態勢。
- 車載平臺服務:2022 - 2024年佔總收入比例分別爲11.3%、12.2%、10.0%,2025年第一季度佔比7.4%。收入金額在這期間有一定波動,反映該業務處於發展階段,尚未形成穩定的收入增長模式。
年份 | 系統級操作系統解決方案(%) | AI全棧端到端解決方案(%) | 車載平臺服務(%) |
---|---|---|---|
2022年 | 86.7 | 2.0 | 11.3 |
2023年 | 86.2 | 1.6 | 12.2 |
2024年 | 83.4 | 6.6 | 10.0 |
2025年第一季度 | 89.7 | 2.9 | 7.4 |
其他重要事項分析
關聯交易頻繁,警惕利益衝突
斑馬網絡與阿里巴巴、上汽存在緊密的關聯關係及交易。阿里巴巴作爲公司最大供應商,提供軟件解決方案、許可服務、雲服務等;上汽既是最大客戶,也是重要供應商。這種關聯交易可能帶來協同效應,但也可能引發利益衝突風險。例如,在交易定價、服務質量等方面,可能難以完全做到獨立公允,需關注公司是否建立有效的監督和制衡機制,以保障公司和股東的利益。
財務挑戰多,持續發展受考驗
- 持續虧損壓力:過往及近期的虧損狀況對公司財務狀況造成壓力,公司雖預期通過擴大市場份額、優化成本結構等方式改善,但短期內仍面臨盈利挑戰。若不能有效提升盈利能力,可能影響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及市場信心。
- 客戶和供應商集中度較高: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少量客戶,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在90%左右,最大客戶收入佔比在38.8% - 54.7%之間。同時,大部分採購集中於少數供應商,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佔比在67.5% - 73.7%之間,最大供應商採購額佔比在50.5% - 58.4%之間。這種高度集中的情況使公司面臨客戶和供應商依賴風險,若主要客戶減少訂單或供應商供應中斷,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同業競爭激烈,優勢需鞏固
斑馬網絡在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市場具有一定優勢。按2024年收入計算,是中國最大的以軟件爲核心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按解決方案搭載量計算也排名第一。公司擁有前沿創新技術,如推出行業首個專爲車載環境打造的具備智能體特性的AI軟件棧元神AI,具備廣泛的芯片適配能力,且與衆多主機廠建立了合作關係。然而,行業競爭激烈,競爭對手包括資金雄厚的大型一級供應商、全球汽車電子集團、主機廠內部項目及頂尖人工智能公司等。斑馬網絡需持續創新,提升技術和服務水平,以維持競爭優勢。
客戶集中,依賴風險大
公司主要客戶爲汽車主機廠和一級供應商,如上汽、客戶A、客戶B等。客戶集中度較高,對少數關鍵客戶的依賴使公司面臨客戶採購決策、車輛項目規劃和產品路線圖調整相關的較高風險。若主要客戶因各種原因減少採購、延遲量產計劃或終止合作,將對公司業務及財務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不過,公司也在努力拓展客戶羣體,來自上汽以外客戶的收入佔比逐漸增加,顯示出客戶多元化的進展。
供應商集中,關注供應風險
主要供應商包括阿里巴巴等,供應商集中度同樣較高。對少數供應商的依賴使公司面臨供應限制、價格上漲、供應商自身運營問題等風險,可能導致解決方案的生產和交付延遲或成本增加。儘管公司認爲這種集中情況未反映出結構性依賴或帶來重大風險,但仍需關注供應商的穩定性及應對供應風險的措施有效性。
控股股東影響力大,關注治理平衡
在完成股權調整及激勵安排且緊接[編纂]完成前,阿里巴巴透過相關主體將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41.67]%及控制[37.09]%的投票權;上汽透過相關主體將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2.90]%及控制[35.48]%的投票權。兩者爲公司的一組控股股東。控股股東的強大支持爲公司發展提供資源和戰略協同優勢,但也可能存在利益不一致的情況,需關注公司治理結構能否有效平衡各方利益。
核心管理層經驗豐富,關注發展適應性
公司管理團隊深耕軟件、人工智能及汽車創新領域。首席執行官戴瑋先生在互聯網及科技行業擁有近20年經驗,曾參與淘寶、支付寶等多項核心業務,在產品研發及業務運營方面經驗豐富。管理團隊的專業背景爲公司在智能出行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隨着公司業務擴張,團隊能否持續適應市場變化和公司發展需求,有待觀察。
風險因素多,投資需謹慎
- 行業競爭風險: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市場競爭激烈,技術進步迅速、定價競爭激烈且客戶需求不斷變化。競爭對手可能推出更先進的解決方案或更具吸引力的功能,導致公司市場份額減少、價格下行壓力增大或研發投資加快。
- 業務增長風險:公司過往表現未必代表未來增長,快速擴展對供應鏈、研發能力及員工提出巨大要求,可能導致不可預見的延誤、成本超支或質量問題。此外,未來增長還取決於市場需求、技術研發、競爭態勢、監管要求等多種不可控因素。
- 技術研發風險:雖然公司在研發上投入巨大,但研發成果具有不確定性。對技術趨勢的誤判、原型開發的延遲或不可預見的技術挫折可能損害公司如期推出新功能或產品的能力,且即使研發成功,主機廠和車主的接受度以及投資回報也存在不確定性。
點擊查看公告原文>>
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爲AI大模型基於第三方數據庫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受限於第三方數據庫質量等問題,我們無法對數據的真實性及完整性進行分辨或覈驗,因此本文內容可能出現不準確、不完整、誤導性的內容或信息,具體以公司公告爲準。如有疑問,請聯繫biz@staff.sina.com.cn。
責任編輯:小浪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