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VAST即將上線Tripo3.0模型 宋亞宸詳解公司新戰略

市場資訊
08/2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網易科技)

出品|網易科技《AGI》對話欄目

作者|丁廣勝

高投入,小市場,高增長,非共識。

一個創業賽道,要集齊這四個要素,絕非易事。而VAST創始人、CEO宋亞宸是幸運的。

高投入,小市場,代表暫時不在巨頭“射程”,他們還不會All in這裏。而高增長,意味着絕佳的歷史機遇。還未形成共識,則爲創業者帶來短暫的搶跑窗口——沒捲起來。

這個事兒就是3D AI生成,這一人類才發明短短兩年的東西。

近日,我們進行了一場深入交流。在WAIC 25期間爲總理介紹過產品並登上新聞聯播的宋亞宸顯得興奮。我感受到,這位出生於1997年的年輕創業者極富激情,講到興頭上,時而手舞足蹈起來,時而徒手在空中畫出“示意圖”。

從2023年3月成立以來,VAST發佈的全球首個AI 3D工作臺Tripo Studio和系列模型Tripo備受關注。收穫了300W+全球專業開發者、40000多家中小企業合作伙伴、700多家大客戶——其中包括網易、騰訊索尼微軟等大廠。

Tripo Studio是AI驅動的3D內容創作流程,實現了3D模態下的精準可控編輯。在全球範圍內還找不到第二個類似的產品,VAST處於領先身位。宋亞宸說Tripo Studio就像“Cursor”,用戶可以用它快速生成3D模型,並利用豐富的工具將其優化到理想狀態。

也有人把它比作AI建模界的“作弊神器”,替代了傳統DCC建模軟件,而且效率提升10倍。

在模型算法層面,VAST一直在迭代Tripo大模型,先後推出Tripo1.0至Tripo2.5等數十億參數的3D模型系列,Tripo3.0的將達到200億參數。他們還發布了TripoSR、TripoSG、TripoSF等廣受全球開源社區認可的3D基礎模型。

是的,他們在海外社交媒體非常出名,GPT4o+Tripo的玩法曾被瘋傳。宋亞宸告訴我,海外市場處於自然增長狀態,超出預期。他還驚訝于越來越受到小衆市場的歡迎,用戶佔比1%的國家和地區的名單在拉長,如烏克蘭、泰國等等。

然而,做到這些成績,他們公司截至目前也只有兩名銷售。

宋亞宸解釋原因,他說銷售的本質不是銷售,產品的本質不是產品,增長的本質不是增長。起碼在2023-2024賽季,產品的本質應該是技術,銷售的本質應該是產品。

換句話說,他認爲當行業還處早期,每3-5個月就會快速迭代和更新,“糊舊牆”不重要,“不all in 銷售,去關注產品,反而是重視銷售的表現。”

關注產品的另一佐證,是他們日復一日的堅持“用戶訪談”,又叫作“CEO program”,他們採訪了1000多名創作者,每個人聊兩個小時,並把聊到的信息通過全員郵件的方式分享。宋亞宸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保持團隊對產品和市場的敏銳度,確保VAST做出真正有用戶價值的東西。

過去兩年,VAST不斷摸索,從最初想直奔“ 3D抖音”的“終局”,到開始從“賣鏟人”做起,做模型算法、做創作平臺。宋亞宸保持着自己的節奏感。

VAST最新的動作是即將發佈外界傳言已久的Tripo3.0,宋亞宸把Tripo3.0形容爲“非常不容易”的事,那就是“一開始”沒有十足的把握。”

Tripo3.0模型從Tripo2.5的十幾億、幾十億參數,直接拉昇到兩百多億參數級,並且採用全新的技術路線、全新的“表達形式”——TripoSF中的SparseFlex,全新的表達形式可以讓模型的分辨率和效率大幅提升,且可以承載更大的Scaling Law。

宋亞宸舉了個例子,Tripo3.0模型可以處理複雜的3D構造,比如汽車裏面的座椅下面的剎車,之前是很難表達的,而Tripo3.0可以輕鬆處理,並且分辨率高、速度也快、推理成本還低。

更爲重要的是,宋亞宸說Tripo3.0模型“注入”了更多的“產品思考”,是真正懂創作者和客戶的模型。原因之一是,此前團隊看到客戶對於“可控性”的要求非常高,專業創作者展示創意,最在意的就是可編輯的顆粒度要足夠細,可控性足夠強,二者缺一不可。

而Tripo3.0模型解決了這樣的用戶痛點:在姿態控制上,可以指定標準姿態;可以實現對稱性的控制;實現了多視圖控制,確保用戶生成的東西是自己想要的;3D生成“表面”迎來升級,可以控制“粗糙”和“平滑”;推出標準模式和高清模式,標準模式一鍵式生成,速度快,高清模式清晰度和細節更優,效果佳。

這是一家處於快速增長期的公司。宋亞宸把3D生成行業劃分爲4個階段,首先,以遊戲公司爲代表的“過去”階段;其次,以獨立開發者爲代表的“現在”階段;其三,以大衆創業者參與爲主的“原生”階段;其四,也就是代表“未來”的“3D抖音”誕生階段——這個時候3D生成的創作和消費都極大繁榮。按宋亞宸的思路,如今是向“原生”和“未來”索要增長的時間點,也正是屬於VAST的窗口期。

爲了達到既定目標,他們的團隊人數也在擴張,宋亞宸日常專注融資和找人。過去兩年,更長的時間裏,VAST維持在30人左右的規模,2025年攀升到50人。

他告訴網易科技,並沒有刻意控制團隊規模,而是要在不同的階段尋找匹配的人。在VAST的招聘宣傳中寫着“親歷一家頭部AI公司從1到100的爆發式成長”“改變歷史”“定義未來十年的技術範式”等詞彙。

在2023、2024年,VAST團隊的30個人幾乎都是技術和算法,併爲此獲益。同時期的海外對手押注的是產品和增長,“他們當時忽略了技術,他們落後了。”

2025年開始開始,宋亞宸判斷時機成熟,到了補強產品和工程能力的時候,而根據規劃,再下一步,VAST將補強運營和增長,因爲3D生成的文化、社區、創作變得重要起來。而到了“3D抖音”時代,內容和創意的人才就變得重要起來。

他堅信,“3D抖音”是他的機會,起碼一定是創業者的機會。

宋亞宸說他是一位“因爲相信所以看見的”創業者,從他的眼神也可以看出這一點,他沒有絲毫猶豫,言語果決。

不過,要抵達高峯,除了相信還不夠。

兩個直擊靈魂的問題是:如果大廠都做3D生成了怎麼辦?這個市場如果是僞需求怎麼辦?

第一個問題,宋亞宸說不是問題。因爲從古至今、從國內到海外,大衆UGC平臺沒有一個是大廠做的,抖音、快手、豆瓣、知乎、小紅書,以及instagram、YouTube、X,絕無例外。

而且大廠對於高投入的小市場,且增長還沒有成爲共識,不會投入資源,如果只是試水,第二年沒有達到KPI,也會收縮投入。

第二個問題,宋亞宸這樣回答,世界由萬物和法則組成,萬物本來就是3D的,文字、圖片、視頻都是“降維”以及3D不斷抽象的過程。法則就是coding(編碼),而正因爲世界大部分信息本來就是3D的,我們只是缺大衆化的工具,當用戶可以幾乎零門檻、零成本、實時的創作3D內容,3D的UGC內容平臺一定比現在的抖音爆火5-10倍。

他善於從歷史中尋找啓發。還向我這樣類比道,短視頻出來之前沒有那麼多人看電影,微博出來之前也沒有那麼多人看文字,但並不妨礙抖音和微博成爲大衆內容平臺——這個邏輯在於,當一個新平臺出現之後,內容開始極大繁榮,內容的繁榮,又造就了平臺。

更令他感到興奮的是,但3D內容平臺出來之前,已經有那麼多人在接觸、在打遊戲了,而它能做的不僅如此,3D可以生萬物。

我們還聊到了XR產業,這是一個與3D內容息息相關的領域。宋亞宸的判斷是,硬件的發展只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3D內容纔是XR爆發的必要條件。當時元宇宙最大的問題就是敗在了沒有內容。

如果你做一款XR的應用,需要一兩百萬的時候,這賬是算不明白的,只有開發一款應用到200塊錢的時候,爆發才成爲必然。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