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數跌破70萬家,零售藥店上演“魷魚遊戲”!有門店下場做藥妝、開賣GLP-1減肥藥

時代財經
08/21

進入2025年,藥品終端市場洗牌加速。中康科技董事長、西普會大會主席吳瀚在2025西普會上指出,中國藥品終端市場增速仍在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數據依然不盡理想,預計全年市場將下降2.9%,其中醫院和藥店分別同比下降5.7%和0.4%,基層醫療增速下滑到4.3%;電商增速也從兩位數下滑到5.8%。

吳瀚指出,舊格局已成定數,新格局形成仍需時間,但健康需求持續增長,支付結構日趨合理,藥品供給端創新升級都預示着市場長期看好的趨勢不變,環境在倒逼產業從被動增長轉向主動進化。

那麼,零售藥品市場需要怎麼變,變什麼?吳瀚在接受時代財經等媒體採訪時指出,藥店的核心社會價值在於爲消費者提供便捷、專業的健康服務。第二曲線的本質是強化這一社會價值——從“賣藥”到“管健康”,從“治療”到“預防”,從“線下”到“線上線下融合”。未來,藥店將成爲社區健康樞紐,它不僅是賣藥的地方,更是慢病患者的管理中心、健康預防的諮詢中心和康復護理的服務中心。這不僅能提升藥店的銷售額與客戶黏性,更能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贏。

實際上,據時代財經觀察,今年以來,零售藥品市場已出現諸多變化,諸如慢病市場逐步打開,GLP-1的戰火已經蔓延至藥店端,而功能性護膚品、藥妝等也躍躍欲試,進軍藥店。

百雀羚CEO李衡在今年西普會現場指出,未來的藥店會變成什麼樣子,中國藥房生態將如何轉型,化妝品醫療器械已經被證實是可以成功的道路。藥店市場實際上可以向美妝進軍,納入生活美容板塊,甚至向醫美診所板塊發展。如果藥店往這三條細分賽道延伸,這裏面的市場容量將有5萬多億。

零售藥房銷售向下,藥店本身也需要積極求變。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指出,“我們必須重新定位,從過去的藥品搬運工、簡單賣貨給別人,到升級爲健康CEO,即經營顧客健康資產。如何給顧客提供好除賣藥以外的價值,這亦需要我們一線員工進行角色轉變,不僅像是過去那樣賣貨賣藥,未來還要給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藥品只是入口,服務纔是復購的永動機,轉向提供專業能力和情緒價值,並提供健康解決一攬子方案,這是轉型的必須。”

零售藥品市場大洗牌,藥店總量跌破70萬家

零售藥品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變革,亟待重啓。

以零售藥店爲例,中康科技《中國醫藥終端市場藍皮書(2024-2025)》指出,2024年,零售藥店行業景氣度整體表現不佳,發展指數呈季節性波動。產品價格指數穩中有降。連鎖化進程持續推進,連鎖率穩步提升,但與成熟市場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百強企業銷售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強者恆強趨勢明顯,行業整合加速,藥店進入淘汰賽階段。

近年來,零售藥店市場經歷了一個明顯的轉折點,從持續擴張逐漸轉向了收縮態勢。具體來看,全國零售藥店的整體規模在過去幾年中一直保持增長,從2019年的4655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544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5.3%。然而,隨着感冒四類藥品銷售的回落以及醫保政策影響,2023年,零售藥店全品類規模降至5405億元,相較於前一年下降了0.7%。其中,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零售藥店市場規模分別爲1328億元和1257億元,同比分別下跌4.0%和3.8%;2024年下半年降幅縮窄,其中第三季度零售藥店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3%。

另據中康科技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新開藥店7118家,閉店10284家,淨減少約3000家,門店數回落至70萬家以下。頭部連鎖藥房老百姓(603883.SH)、益豐藥房(603939.SH)、一心堂(002727.SZ)、大參林(603233.SH)、漱玉平民(301017.SZ)、健之佳(605266.SH)等在今年一季度總計關閉直營門店541家,關店數已超去年同期。

面對市場變化,中康商用數據事業部總經理廖洪惠在今年西普會指出,零售藥店的老闆們以及市場更爲關注藥店的關店潮是否到來,以及藥店統籌效果如何,多元化又是否在加速推進。據廖洪惠及其團隊觀察,2024年第一季度以來新店擴張仍在繼續,但開店數量顯著放緩,而關店進一步加劇藥店增長拐點出現。2024年第四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藥店總量跌破70萬家,從而進入到真正的負增長階段。

市場在急劇變化,頭部連鎖藥房如何求變?廖洪惠表示,各大連鎖藥店盈利壓力下開店擴張有所放緩,關閉虧損低效門店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整體藥品零售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期。

“當健康從被動的醫療轉向主動的健康管理時,藥店如何成爲國民健康生活的第一觸點?”一心堂董事長阮鴻獻在上述西普會中反問道。他觀察到,醫藥行業正在經歷三重躍遷,其一,患者要的不是“藥”,而是藥的“健康結果”,從慢病管控到營養需求,從康復指導到預防篩選;其二,醫保控費下,藥品的毛利持續收窄,但銀髮健康的經濟釋放了萬億市場,健康意識全面覺醒帶來的多元需求快速爆發,要抓住這專業服務就是抓住了增量的核心;其三,藥店必須打破孤島,鏈接醫院、保險、科技企業,構建“防、診、療、護”閉環,朝向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快速地推進。

藥店下場做護膚品“代理商”,GLP-1強勢入局

在這種情況下,零售藥店亟需在關店之外找到“第二增長曲線”。深度參與慢病管理、把藥店變成藥妝貨架,便是連鎖藥店們探索的方向。

時代財經在今年西普會展臺走訪時發現,國家衛健委提出的血脂異常與肥胖共管的慢病規範化防治工作正在各個層面落實。某企業現場展臺工作人員向時代財經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這項血脂異常與肥胖共管專場活動方案工作面向二級、三級及基層醫院、藥店,旨在開展慢病規範化防治優秀案例徵集,共同推動血脂異常、肥胖等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慢病管理已成爲藥店重點滲透的領域之一。

此外,GLP-1作爲年度最火熱的產品,零售藥店亦不想錯過,紛紛試圖從中分一杯羹。而隨着國產GLP-1減重、降糖產品陸續上市,包括銀諾醫藥(02591.HK)、信達生物(01801.HK)等在內的本土企業也在積極地佈局零售市場,包括線上電商平臺和藥店,意圖拓寬商業渠道,實現銷售變現。

此次西普會期間,信達生物展臺的工作人員對時代財經稱,公司旗下GLP-1產品瑪仕度肽(商品名:信爾美)獲批上市之後,除了在電商平臺佈局,亦在廣東等地區的線下連鎖藥店進行投放。他表示,在線下藥店方面,主要通過線上開具處方,然後線下購買。相對來講,在線下佈局也會使得藥物更快捷地到達患者手中。

作爲擁有中國第一個具備原研自主知識產權、人源超長效GLP-1商業化產品依蘇帕格魯肽α注射液(商品名:怡諾輕)的創新藥企,銀諾醫藥也非常看重院外市場。銀諾醫藥電商及零售業務副總裁肖璟在西普會現場透露,在整個業務佈局上,公司將院外市場看成與院內市場齊頭並進的業務。他表示,銀諾醫藥在院外市場有兩大策略,其一,基於用戶需求出發,重視健康科普和疾病教育,亦藉助健康科普和疾病教育來倡導包括降糖、減重等的“綜合代謝健康”的概念;其二,重視零售、電商客戶戰略合作,希望通過與零售、電商合作伙伴多形式聯合推廣,既增加產品的可及性,也幫助合作伙伴增收增利。

“我們將與合作伙伴共建門店的在線健康中心、打造‘代謝健康藥師’;亦希望與連鎖藥店合作伙伴共建合規的冷鏈,做好用戶、藥師培訓和患者的管理;同時爲商業保險提供抓手,以及通過社羣運營工具幫助連鎖藥店店員留住客羣。”肖璟稱。

連鎖藥房們還扎堆將傳統藥房轉型升級爲“藥妝店”。

時代財經在西普會現場獲悉,健之佳正在佈局醫美賽道,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公司引進了一系列功能性護膚產品,包括白癜風、去疤痕等,爲妝字號,多個產品已經完成進口備案,預計今年9月至10月會開始銷售。目前,這一系列產品可以在健之佳跨境購小程序購買,後續會有中文標籤產品售賣。

作爲零售藥店領域的新入局者,百雀羚CEO李衡則指出,中國連鎖藥店正在積極轉型,未來藥店將成爲美麗健康的生活館。李衡認爲,消費醫療的爆發需要實現三度融合,打破藥與非藥的界限,開發“藥妝同源”產品以拓展品類融合廣度;在藥店構建“三級火箭”模型(便利購+AI定製+輕醫美),實現場景的深度融合,預計這一模式下年輕客羣增長將達300%。

吳瀚對時代財經等媒體指出,“消費者的健康習慣正在改變,其一,從單一治療轉向全身心的綜合解決方案,他們需要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其二,患者從愛買保健品、藥療產品解決問題,到現在已經演變成希望通過‘食、動、心、養’等綜合手段提高健康水平;其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邏輯已然改變,我們更需要向品質型方向發展,設計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責任編輯:櫟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