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馬小 朱可
編輯|劉鵬
導語:宜家母公司英格卡正打算賣掉北京、無錫、武漢三地的薈聚購物中心,而且未來還可能清倉剩餘7座薈聚。這家瑞典商業大佬爲何要此時退出?
到薈聚喫喝玩樂購,累了就去旁邊的宜家蹭沙發睡覺,這是不少年輕人周末休閒的方式之一。拿位於北京大興西紅門的薈聚來說,雖然位置已在南五環,但是憑借地鐵直達、創吉尼斯紀錄的7050個停車位、緊鄰宜家等因素,全年客流量超3000萬人次,今年上半年一度躍居北京購物商場人氣榜第一。
薈聚的母公司是瑞典英格卡集團,包括北京薈聚在內,英格卡自2009年起在無錫、武漢等城市共投資開業了10家薈聚商場,這些商場均成爲當地人氣最旺的購物中心之一。
不過,手捧能下蛋的“金鳳凰”,英格卡卻不想做“老板”,甘做負責運營的“店小二”。
據多家媒體報道,英格卡計劃出售位於無錫、北京、武漢的三座薈聚購物中心,三個項目總估值爲160億元,接手方爲泰康人壽領投的基金,基金總規模80億元。其中,泰康人壽認購 30 億元,其他參投方包括中銀三星、中宏、友邦、大都會人壽等險資,共計認購30億元。同時,英格卡將認購基金的劣後級,出資約20億元,剩餘的80億元擬採用銀行融資的方式獲取。收購後單體項目運營團隊不會改變,英格卡將保留項目運營權。
另外,據《界面新聞》消息,這3座薈聚中心出售後,英格卡購物中心後續可能將剩餘7座薈聚中心全部出售。
那麼,英格卡爲什麼要賣優質資產,泰康領銜的基金爲什麼要買,這160億的投資到底貴不貴?
10年300億打造人氣商場
1973年,英格卡集團在瑞典松茲瓦爾開設了第一家購物中心,這時距宜家開始賣傢俱已經過去30餘年,由此也開啓了家具商場和生活購物中心相結合的模式。
最新的數據顯示,英格卡在全球13個市場共有購物中心34家,不過該數量已經較2023年和2024年財報顯示的44家和35家有所減少。英格卡購物中心官網顯示,每年總客流量達到3.52億人次,平均每秒鍾就有11.8人次到訪。
在中國市場,1998年,宜家在上海市徐彙區開設了第一家門店,北歐輕奢風逐漸獲得城市中產的青睞,趕上中國城市化和房地產浪潮的宜家在隨後幾年也快速擴張。到2009年,宜家已在中國擁有7家門店。就在2009年,英格卡購物中心正式入華,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在無錫、北京、武漢陸續建設了首批3座薈聚購物中心,並於2014和2015年陸續開業。
而且,英格卡出手不凡,三座購物中心的商業面積均超過15萬平米,即便10年過去,這三座購物中心仍然高居當地購物中心面積排行榜前列。
不過,2015年之後,英格卡的開店步伐放緩,五年時間沒有新增一家店,直到2020年、2021年開業的福州和南寧薈聚,體量相對較小,分別投資10億元,可租面積僅分別爲1.6萬平米和1.8萬平米。
但是,近年來,英格卡再度大手筆投資,特別是2024年開業的西安和上海薈聚,可租面積超過12萬平米,投資額分別達到43億和80億人民幣。
據公開資料整理,目前英格卡在中國的10家薈聚商場總建築面積超266萬平米,商業可租賃面積達96.7萬平米,總投資額達到302億元人民幣。而且,英格卡集團在2024財年的財報中還宣稱,未來三年將在日本、中國和韓國擴大門店投資超過10億歐元。
數據來源:據英格卡中心官網和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薈聚商場確實表現不俗。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無錫薈聚中心的銷售額達33.7億元,客流量超1800萬人次,入選全國購物中心百強榜第54名。2024年,無錫薈聚全年銷售額達到43億元。
北京和武漢項目的表現更加亮眼。北京薈聚年客流量約3000萬人次,預計銷售額或在百億元左右。武漢薈聚開業首日客流量破8萬創紀錄,週末日均客流穩定在10萬人次以上。上海薈聚中心趕在2024年國慶前開業,國慶黃金周期間錄得銷售額突破7000萬元,每日接待人次超過8.8萬人,累計吸引客流62萬餘人次。
利潤、現金流大跌
英格卡賣資產“回血”
讓人意外的是,正在大手筆投資的英格卡卻突傳將出售旗下薈聚商場的消息。這次計劃出讓的正是最早投資開業、已經運營10年的無錫、北京、武漢三座薈聚商場。
雖然英格卡仍然強調其財務具備彈性,表現很健康,但是這次出售行爲仍然讓市場關注其財務壓力。英格卡集團2024財年營收同比下滑5.5%至418.64億歐元,淨利潤8.06億歐元,大跌46.5%。另外,2024財年英格卡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爲29億歐元,相較2023財年的35億歐元下降了17%。
這是近年來英格卡集團少見的業績下跌,2021到2023年財年即便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其營收仍然逐年上漲,分別是398億、420億和443億歐元。
對此,英格卡集團在財報中給出的解釋是, 營收下降主要源於英格卡集團戰略性投入逾21億歐元以降低產品售價,目標是“優先保障消費者的可負擔性”。
降價已經成了這家以輕奢爲標榜的歐洲品牌促銷的主要手段。在2024財年,英格卡下調了數千種產品的價格,相較2023財年平均降幅達9%,配送、點擊取貨、規劃、組裝及安裝等服務的整體價格也降低了9%。而且,英格卡還推出了最低至0利率的分期付款方案。
在降價的同時,英格卡的供應鏈體系還面臨高通脹與能源成本上升的壓力,最近三個財年其運營費用佔收入的比重已經從29%上升到了31%。
英格卡集團主要包括宜家零售、英格卡購物中心、英格卡投資三大核心業務,其中以薈聚爲代表的購物商場歸屬於購物中心業務板塊,而近年的降價策略應主要發生在宜家零售業務板塊。
因此,對於英格卡來說,打包出售優質資產,頗有爲集團整體回籠現金,緩解現金流壓力的意味。
泰康領銜160億投資貴不貴?
從目前消息看,無錫、北京和武漢三座薈聚的交易價格是160億元,相較於初始的100億元的投資,增值約60%。
如果橫向比較,可以用近年已上市的以購物中心爲底層資產的公募REITs估值進行比較。
比如,2024年9月上市的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其底層資產是位於成都武侯區的大悅城購物中心,其估值爲32.43億元。該項目建築面積17.25萬平方米。2021-2023年度,該購物中心的銷售額分別爲20.4億元、23.3億元、25.4億元,客流量分別爲1865.47萬、1658.44萬及2120.78萬人次。簡單測算,該項目平均每平米的估值爲1.88萬元。
另外,今年6月上市的中金中國綠髮商業REIT,其底層資產是位於山東濟南的領秀城貴和購物中心,該中心估值爲15.3億元。該購物中心於2014 年開始運營,總建築面積爲20萬平方米。簡單測算,該項目平均每平米的估值爲7650元。
無錫、北京和武漢三座薈聚商場的建築面積超過115萬平米,以160億的估值簡單測算,每平米的估值約爲1.39萬元。該估值的均價高於濟南的領秀城貴和購物中心,但是比成都大悅城要低。
位於不同城市和不同區位的購物中心因客流量、消費水平不同,估值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從目前公開資料來看,北京薈聚的客流量和營業額應該大幅高於成都大悅城。武漢薈聚和無錫薈聚近年的銷售額也在40億左右,也略高於成都大悅城。
因此,對比已成功上市的REITs項目,三座薈聚160億元的投資其實不算貴。據悉,此次險資基金並購系Pre-REITs,這意味着後續上市也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另外,據悉,英格卡還承諾該項目投資期間的回報率將接近7%。就目前零售物業的市場表現來說,7%的投資回報率可以說是屬於較高的水平。
例如,興業證券今年7月發布的一份研報分析,由於一級大宗交易市場流動性較弱,交易雙方更加謹慎,整體資本化率(即cap rates,淨營業收入/ 物業市場價值 )偏高,一線城市零售物業資本化率約爲5.5%-6%。而對於流動性相對較好的二級REITs 市場,優質項目甚至能達到3.5%的資本化率,加權平均資本化率爲3.9%。
對於承諾的7%的回報率,英格卡也拿出20億元資金作爲劣後級基金。在業內看來,英格卡這樣的業績對賭承諾,意味着其對成熟運營經驗和長期競爭能力較爲有信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消費物業基礎設施REITs上市火熱,去年上市的項目市場表現不俗。例如嘉實物美消費REIT上市以來漲超80%,華夏華潤商業REIT、華夏首創奧特萊斯REIT、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等以購物商城爲底層資產的REITs項目成立至今也有超50%的漲幅。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8月18日)
在一級市場以較有性價比的資金拿下優質資產,後續再通過公募REITs的形式退出,實現資產的增值,這或是泰康等保險資金看重的地方。
#保險 #消費 #商業 #公募 #基金 #零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