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雷達財經出品 文|彭程 編|孟帥
8月18日,零跑汽車(09863.HK)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的營收飆升至242.5億元,同比激增174%;毛利率達14.1%,同比大幅躍升13個百分點。
更令人矚目的是,零跑汽車以0.33億元的淨利潤,成爲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繼理想汽車後第二家實現半年度盈利的車企。
零跑汽車逆襲的底層密碼,藏在創始人朱江明“全域自研”的戰略決心裏。不過,零跑汽車中報盈利的背後,也暗藏其他隱憂。
上半年,零跑汽車雖成功跨過盈虧線,但淨利潤僅0.33億元,淨利率不足0.2%。環比來看,公司二季度的毛利率較一季度有所下滑。
靠走量車型贏得新勢力銷冠榮譽的零跑汽車,還面臨如何兼顧規模擴張與毛利率提升的兩難。而如何提升品牌溢價、衝擊高端市場,亦成爲其亟待破解的難題。
零跑汽車交付量領跑,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
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的新車交付量達221664輛,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155.7%,成功登頂中國新勢力品牌的銷量榜首。
亮眼的銷量數據,直接推動了零跑汽車營收的大幅增長。上半年,零跑汽車實現營收242.5億元,與上年同期的88.45億元相比大漲174%。
今年7月,零跑汽車再次取得令人矚目的市場表現,單月交付量首次突破5萬大關,達到50129輛,成爲今年以來唯一一家月交付量超5萬輛的新勢力品牌,且連續5個月奪得新勢力銷冠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7月,零跑汽車還首次入圍《財富》中國500強。而就在中報發佈幾天後的8月21日,零跑汽車再度傳來捷報——其累計交付量成功突破90萬大關。
在零跑汽車旗下的一衆產品中,零跑C10的表現頗爲亮眼。8月18日,零跑C10迎來里程碑時刻——上市僅16個月,累計交付量突破15萬臺,刷新零跑品牌在售車型達成此規模的最快紀錄。
依託越級產品力,零跑C10持續引爆市場。今年5月至7月,零跑C10已連續3個月蟬聯新勢力中型SUV銷冠,並穩居2025年上半年新勢力中型SUV銷量榜首。
此外,零跑汽車旗下的其他多款車型也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表現。今年6月,零跑C11累計銷量跨越25萬臺的里程碑;截至8月13日,零跑C16連續8周穩居20萬內中大型SUV銷量榜第一;零跑B10在今年4月上市後,次月交付量便超萬臺,成爲零跑最快交付破萬的產品。
零跑汽車副總裁李騰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8月銷量相較於7月會有明顯增長,第三季度銷量預計在17萬至18萬輛左右,2025年全年銷量有望達到58萬至65萬輛,甚至有望在2026年挑戰100萬輛的銷量目標。”
營收狂飆的同時,零跑汽車在盈利方面也實現了質的飛躍。上半年,零跑汽車實現期內溢利0.33億元,而上年同期其還身陷虧損22.12億元的泥沼。憑藉扭虧爲盈的成績,零跑汽車一舉成爲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第二家實現半年度盈利的企業。
就毛利率而言,零跑汽車也有顯著的提升。上半年,零跑汽車的毛利率爲14.1%,相較上年同期的1.1%大幅提升13個百分點,這一數字甚至還創下公司成立以來半年度毛利率的歷史新高。
對此,零跑汽車解釋稱,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是因爲銷量上升帶來的規模效應、持續進行的成本管理工作、產品組合的優化和其他業務產生的收益。
李騰飛透露:“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的汽車毛利率在12%左右,這意味着碳積分交易、技術授權等非汽車銷售業務對毛利率增長也有貢獻。”
豐收背後暗藏隱憂,低價是把“雙刃劍”
然而,零跑汽車中報看似一片豐收的繁榮景象下,也暗藏隱憂。
儘管零跑汽車此番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但其上半年的淨利潤僅0.33億元,淨利率不到0.2%,利潤率仍極爲微薄。
雷達財經注意到,今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的毛利率爲14.9%,而上半年的毛利率爲14.1%,這意味着零跑二季度的毛利率不足14%,環比一季度有所下降。
據瞭解,零跑汽車在產品策略上高度聚焦於10-30萬元的主流消費市場,通過“越級配置”和極具顛覆性的定價策略來搶佔市場份額,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單車售價(ASP)受到壓制。
通過營收與交付量粗略估算,2023年,零跑汽車的單車平均售價爲11.62萬元。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降至10.95萬元。而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的單車均價更是進一步下滑至10.94萬元。
覆盤零跑汽車的突圍之路,其憑藉“低價高配”的策略,成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佔據了一席之地。基於此,2024年零跑累計交付量達到29.37萬輛,穩居造車新勢力前三。
具體而言,零跑汽車旗下車型如零跑C10、C11和C16等,在同價位車型中展現出顯著的配置優勢,吸引了大量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再以2025年推出的B10車型爲例,該車搭載了激光雷達智駕版,預售價僅爲12.98萬元,將原本20萬元以上才能享受到的高端配置以極具吸引力的價格推向市場。
在同價位區間內,其他品牌車型可能僅配備基礎的駕駛輔助功能,而零跑B10卻能提供自動泊車、自適應巡航等先進的智能駕駛功能,使得消費者僅需較低的預算,便能體驗到中高端車型的配置。
這種極具衝擊力的定價策略,迅速打開了市場局面。在這樣的優勢積累下,零跑B10在上市僅一小時後,訂單量便突破15010輛,其中激光雷達版本佔比超過70%,基本奠定了其爆款屬性。
不過,主打性價比的策略,也使得零跑汽車較難在消費者心中形成“高端”的品牌印象,進而導致其溢價能力相對較弱。在與比亞迪、吉利等傳統車企以及蔚來、理想等新勢力高端品牌的競爭中,零跑汽車往往處於劣勢地位。
有分析指出,零跑汽車在規模擴張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是以降低單車銷售價格作爲代價的,而這就使零跑汽車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局面。
一方面,零跑汽車想要提升毛利率,就需要依賴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爲了擴大市場規模、獲取更多銷量,零跑汽車又不得不採取低價競爭策略,而這又會進一步壓縮其毛利率的提升空間。
據瞭解,全域自研一直是零跑汽車引以爲傲的核心競爭力。這一優勢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其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實現核心部件成本的最優控制,並確保技術能夠快速迭代。
不過,全域自研要想始終保持技術領先,就需要持續不斷的鉅額研發投入,這也不可避免地讓零跑汽車承受着一定的費用壓力。
今年上半年,由於研發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研發人員的增加,零跑汽車的研發開支相較於去年上半年的12.2億元增加54.9%至18.9億元。
朱江明領航十年逆襲路,零跑蓄力海外謀新篇
天眼查顯示,零跑汽車於2022年9月登陸港交所,由創始人朱江明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雷達財經從零跑汽車官網獲悉,朱江明在電子及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擁有近30年經驗。在創辦零跑汽車前,朱江明於1993年聯合創建大華股份,主要負責產品研發、生產及供應鏈的管理工作。
2008年至2010年,朱江明加入並任職於摩托羅拉杭州公司。2010年,朱江明回到大華股份繼續擔任董事,直至2021年12月。
2015年,基於大華股份在智慧交通領域的研究以及對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趨勢的預判,朱江明敏銳地捕捉到產業變革的先機,毅然決定進入智能汽車產業創立零跑汽車。
不過,創業並非易事。據網通社,2019年,零跑汽車的首款轎跑S01上市即遇冷,累計銷量不足3000臺,被貼上“小衆玩家”標籤。生死存亡之際,2020年5月推出的微型車T03成爲救命稻草,初入市場,單月銷量迅速破萬,累計銷量超10萬輛。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2021年。零跑全力投入資源打造的增程式SUV C11,憑藉“15萬級價格,30萬級享受”的獨特定位,精準擊中家庭用戶的痛點,被市場譽爲“半價理想”。這款車從月銷千臺起步,經過四年的穩步攀升,至2024年月銷量突破萬臺,累計銷量高達25萬臺,已然成爲零跑盈利的關鍵支柱。
十年時間,在朱江明等管理團隊的主導下,零跑汽車如今已成功躋身中國造車新勢力隊伍的頭部陣營,併成爲第二家實現半年度盈利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車計劃今年下半年投放多款新車,其中最高端的D系列車型最快將在今年10月首次公開亮相,預計明年第一季度上市,該系列包含MPV等車型。
在歐洲市場,零跑汽車計劃明年在歐洲實現本地化生產。李騰飛透露,“我們的B系列車型會在歐洲進行本地化生產。期望明年海外銷量能實現翻倍的增長,後年則在明年的基礎上成倍增長。整體增長的速度在國內已經做到,相信海外也能做到。”
在朱江明的帶領下,零跑汽車後續能否持續領跑?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凌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