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貴圈》欄目 閆妍
近日,老鋪黃金再度宣佈漲價,稱將於8月25日進行產品提價調整。6個月前,其也曾調過一次價,涉及產品價格漲幅在5%~12%。
根據以往經驗,老鋪黃金宣佈提價前往往會引發一波消費者“搶購潮”,排隊時長甚至能達到三小時以上,如今這樣的場景是否重現?
《貴圈》欄目實地探訪了老鋪黃金位於香港的兩家門店,發現顧客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平均10~20分鐘就能入店挑選,有時甚至不需要排隊。
此外,老鋪黃金也於近日發佈了半年報業績,財報顯示其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23.54億元,同比增長251%;淨利潤22.68億元,同比增長285.8%;經調整淨利潤達23.5億元,同比增長291%。另據媒體報道稱,老鋪黃金執行董事長徐高明在業績會上放出豪言:“在低端市場模仿和抄襲,還能夠混一口飯,在高檔市場模仿我們等於找死。”
徐高明口中的模仿,更多來自於香港本土黃金珠寶巨頭。《貴圈》欄目先後走訪了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品牌,幾家在款式、價格、質量等多維度上向老鋪黃金髮起“戰爭”,意圖奪回被分流的客源與市場份額。
銷售人員也會直言老鋪黃金有成色問題,“像我們幾家牌子都是能做到AU9999(即99.99%的)‘四九足金’,而老鋪賣得這麼貴,含金量只能做到AU990(即99%)。”
漲價倒計時,門店意外冷清
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上,LV、DIOR、CHANEL、BVLGARI 等頂級奢侈品牌門店鱗次櫛比,勾勒出亞洲最具代表性的奢華天際線。
《貴圈》欄目走訪了老鋪黃金位於香港的海港城與新港中心的兩家門店。進入門店,並未看到關於本次價格調整的明確公告或提示。不過,兩家門店的銷售人員均向欄目確認,“已接到總部的調價通知。”
當被問及此次價格上調涉及的具體產品類別與幅度時,銷售人員回應稱,“目前尚未收到具體調價明細。”但她們不約而同地補充道,依據過往經驗,“往年這個幅度一般在5%~12%左右”“馬上要漲價,所以有一些款已經開始斷貨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提價”並沒有出現今年2月份的瘋搶盛況。《貴圈》欄目觀察發現,兩家門店店內顧客仍然滿員,需要排隊等候,但排隊的人數顯著減少,不再出現以往排長隊、動輒需等待3~4小時的狀況,平均10~20分鐘就能入店。
對此,老鋪黃金香港海港城銷售人員解釋稱:“提價公告發布後,門店客流量較平日有所增長,週末一般人多些需要排隊,工作日(客流量)就還好,其中八成消費者是內地遊客過來消費。”
老鋪黃金新港中心的銷售人員則表示,“漲價通知剛出來後,週末我們門店排了長隊,之後客流量少了一些,目前基本可以當場提貨。”
本土巨頭“圍剿”,直指老鋪成色問題
香港黃金的市場歷史悠久,早在19世紀就已形成規模,得益於自由港政策和免稅優勢,香港黃金價格相對較低,且成色有保障(通常爲999.9純金),不僅吸引了全球消費者前來購買,更孕育了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謝瑞麟等本土黃金珠寶巨頭。
《貴圈》欄目走訪發現,在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香港本土黃金珠寶品牌櫃檯中,幾乎都能找到風格乃至工藝都與老鋪黃金極爲近似的“同款”。
具體而言,這些品牌推出的相似款式,多集中在古法金、鏨刻、花絲鑲嵌等傳統工藝品類上,諸如金剛杵、古法葫蘆等經典意象,不管是工藝、紋樣還是質感,都與老鋪黃金的主打產品線形成了“鏡像”般的呼應。
在這些門店中,銷售人員對老鋪黃金在社交平臺上走紅的“爆款”也可謂瞭如指掌。當一位顧客提出想看看“十字金剛杵”款式時,香港的銷售人員不僅能夠迅速響應,更同時拿出多個尺寸供其選擇,並熟練地把握銷售時機,順勢推薦道:“他們(老鋪黃金)的‘點鑽葫蘆’也非常受歡迎,這些款式我們也有,要不要也一起看看?”
然而,這場圍剿並非止步於“形似”,更凌厲的攻勢體現在價格策略上——在老鋪黃金宣佈提價的同時,香港本土黃金珠寶品牌周大福、周生生等不約而同地推出了不小的折扣優惠,其中不乏更具侵略性的“折上折”和“店慶特惠”。
這種“形似價優”的組合拳,對老鋪黃金的核心客羣形成了強有力的分流與圍剿。例如,老鋪黃金的經典款式“點鑽金剛杵”小號吊墜,門店一口價要22740港幣,約合20940元人民幣。而相似款式在六福珠寶,打完“折上折”後僅需17000元人民幣左右。
一位某珠寶櫃檯銷售人員向《貴圈》欄目直言,“幾乎一模一樣的款式,在我這裏可以讓你省下幾千元。”
與此同時,上述幾家香港本土黃金珠寶巨頭的銷售人員,在談到老鋪黃金的時候,不約而同表示,要關注老鋪黃金的成色問題。“像我們幾家牌子都是能做到AU9999(即99.99%的)‘四九足金’,而老鋪賣得這麼貴,含金量只能做到AU990(即99%)。”
“本地人不會去買老鋪黃金”,一位周生生香港門店的銷售人員表示,“在香港,我們認爲至少AU999(即99.9%)純度纔算是足金,如果顧客款式不喜歡了,可以按當天的金價將產品交給我們回收,直接置換成現金,但老鋪黃金因爲純度等問題,沒有辦法按這種方式回收折算,不太合我們的習慣。”
股價“過山車”,董事長放豪言
8月20日,老鋪黃金髮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23.54億元,同比增長251%;淨利潤22.68億元,同比增長285.8%;經調整淨利潤達23.5億元,同比增長291%。
更爲亮眼的是其單店表現。截至6月30日,老鋪黃金在29家頭部商業中心擁有41家門店,單個商場平均銷售業績達4.59億元,大幅超越國內外所有珠寶品牌,更領先國際奢侈品一線品牌。
截至上半年末,老鋪黃金在16個城市共開設了41家自營門店,全部位於包括SKP系(6家)和萬象城系(11家)在內的具有嚴格准入要求的29家知名商業中心。僅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入駐3家商業中心。
2025年7月,老鋪黃金股價突破1100港元,成爲港股史上第十隻“千元股”,年內漲幅超20倍,但這場“狂歡”卻戛然而止。7月9日開始,老鋪黃金的股價從1080港元/股的高點開始持續下跌。到7月23日,盤中低見765港元/股,較本月創下的歷史高點1108港元/股已跌超30%,股價彷彿坐上了“過山車”。
瑞銀髮表報告指出,展望下半年,該行認爲市場對老鋪黃金全年淨利潤55億元人民幣的預期仍然過高,若金價升勢放緩或停滯,將面臨下行風險,維持“中性”評級。摩根士丹利給予老鋪“中性”評級,核心邏輯是老鋪黃金的海外故事能否講通,關鍵就在於首家新加坡門店的表現。
更敏感的是股東減持壓力。數據顯示,6月28日,老鋪黃金有6905.07萬股股份解禁,佔總股本的39.99%,包括老鋪黃金董事長徐高明在內的12位股東所持股份都面臨大規模解禁。
8月20日,老鋪黃金髮布優於預期的上半年業績後,股價盤中漲幅一度超10%。但到8月21日老鋪黃金召開中期業績說明會後,股價突然跳水,一度大跌8%,截至當日收盤,跌幅收窄至3.96%,每股報751港元,總市值1297億港元。
據媒體報道稱,老鋪黃金執行董事長徐高明在業績會上放出豪言:“在低端市場模仿和抄襲,還能夠混一口飯,在高檔市場模仿我們等於找死。”他還表示,調價以後下半年老鋪黃金的“毛利率會有一定的上升。”
珠寶行業戰略專家崔德干向《貴圈》欄目表示:“老鋪黃金頻繁漲價的策略仍是有效的,其定位是‘黃金界的愛馬仕’,瞄準的是奢侈品市場,而奢侈品的關鍵就在於不斷製造稀缺感。”
在他看來,這種稀缺性一方面可能源於其手工製作週期較長,另一方面也是一種主動的市場策略。“這種做法並不會透支消費者的信任,因爲它瞄準的是高淨值人羣,對這類客羣而言,頻繁提價反而能夠強化品牌的溢價能力和高端調性,這些都是奢侈品領域常見的打法。”
他進一步分析表示,“手工古法黃金”品類競爭態勢正從藍海迅速轉向紅海。“價格戰預計將在2026年初現端倪,資源爭奪日趨白熱化,產品同質化現象也在不斷加劇。要想在未來兩三年的激烈價格廝殺中存活,品牌必須穩固行業前三的地位,如果未能躋身前三,需要立即評估退出或者轉型可能。”
責任編輯:屠欣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