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8月22日訊(記者 孫煜)經歷7月選品風波的山姆,業績似乎未曾受到影響。
8月21日晚間,沃爾瑪發佈截至7月31日的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沃爾瑪中國實現淨銷售額58億元(約合人民幣416億元),同比增長30.1%。山姆會員店延續強勁增長,第二季度交易單量實現雙位數增長、新增2家會員店。
此前山姆會員店因為選品問題,引發消費者不滿,事件影響已經結束了嗎?
選品風波下,山姆仍強勢增長
今年7月,山姆新上架的商品中出現好麗友、衛龍、盼盼、徐福記、溜溜梅等常規品牌,另一方面,低糖蛋黃酥、經典米布丁在內等多款獨家研發的商品則被「悄悄下架」。
有消費者告訴藍鯨記者:「辦會員卡進山姆,是為了購買其他超市買不到的商品,如果和其他商超在售商品一致,會員卡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實際上,中國市場山姆會員數超500萬,每年來自會員購卡的收入就超過10億元,山姆選品的變化,讓部分消費者感覺到了「背刺」。
隨後,山姆會員店就選品爭議給出回應,表示「會員們的意見我們已納入後續選品策略的考量中。」山姆在回應中提到,作為會員制商超,一直以來堅持以「會員第一」為宗旨,從全國和全球各地甄選以及與供應商共創開發優質商品,並根據會員的反饋持續迭代商品與服務。
有業內人士告訴藍鯨記者,山姆選品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今年3月以來中美關稅的影響,進口商品價格走高,山姆開始選擇本土企業生產的商品,好麗友、衛龍則順勢開發了更符合山姆需求的商品,但仍遭到消費者的抵制。
雖然管理層給出了回應,但從山姆近日來商品的變化中,仍能看出供應鏈方面的調整,管理層面臨着上游供應商、下游消費者的雙重壓力。
即便面臨挑戰,山姆仍舊在過去一個季度實現了交易單量的雙位數增長。但有分析人士指出,部分增長來自於門店數的增加,新增的兩家山姆會員店是拉動增長的主要原因。
從沃爾瑪中國整體的業績表現看,第二季度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6億元)的淨銷售額中,有超過50%的銷售額來自於電商渠道,增長幅度接近40%。就電商佈局情況,管理層在業績會上提到,「在中國,我們新開了33個前置倉和雲倉,目前總數已達455個,這些倉讓我們能在不到一小時內把商品送到顧客手中。」
門店方面,截至7月末,沃爾瑪中國共有335家門店,其中,山姆新開2家門店達到56家,沃爾瑪賣場減少1家至279家。
沃爾瑪中國業績的增長,是否表示公司扛過了關稅、選品變化等一系列的挑戰呢?事實並非如此,從整個沃爾瑪公司的業績表現看,仍受到影響。
沃爾瑪二季度利潤下滑8.2%
沃爾瑪在21日發佈的公告顯示,第二季度實現總營收17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萬億),同比增長4.8%;剔除匯率波動影響後,總營收為1789億美元,同比增長5.6%。從利潤的角度看,第二季度營業利潤為72.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3億元),同比下降8.2%;調整後營業利潤為80億美元,同比增長0.4%。
左、右柱狀圖分別為沃爾瑪營收、利潤情況;來源:公司財報
沃爾瑪營收超出市場此前預期,但營業利潤下滑8.2%,調整後每股收益0.68美元,不及預期0.74美元,為三年來首次。在二級市場上,業績公佈後的首個交易日,沃爾瑪股價跌幅4.49%。
來源:Wind
在隨後進行的業績會上,沃爾瑪管理層表示,公司正在努力保持低價,但受關稅影響的成本正在繼續上升。沃爾瑪全球CEO董明倫提到:「我們正竭盡全力、在儘可能長的時間內把價格壓到最低。就美國顧客與會員的行為而言,目前總體保持穩定,我們尚未觀察到劇烈變化。」他同時提到,以加徵關稅後的價格補貨,每週成本都在持續上升,預計這一趨勢將延續至今年第三、第四季度。
今年3月,有市場消息,沃爾瑪要求中國供應商大幅降價,此舉遭到衆多供應商抵制。4月底,沃爾瑪要求供應商恢復供貨,並表示部分關稅由沃爾瑪承擔。
為了應對關稅挑戰,沃爾瑪管理層此前表示,將通過電子商務、會員和廣告等方式實現利潤來源的多樣化。從第二季度表現看,沃爾瑪正是這樣做得,第二季度全球電子商務增長25%、會員和其他收入增長了 5.4%、全球廣告業務增長46%。
雖面臨外部衝擊,沃爾瑪管理層仍對今年業績充滿信心。在公司提供的全年業績指引中,公司預計全年銷售額增長3.75%至4.75%,高於此前3%至4%的預期;調整後每股收益預計在2.52至2.62美元之間,較此前預期略有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