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金珠寶消費市場:顏值與文化並重

中國黃金報
08/21

廣州作爲華南中心城市,在文化傳承、經濟總量及區域輻射力等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它的繁榮與發展,不僅帶動了廣東省的經濟增長,也爲整個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爲中國南方的經濟中心和商貿樞紐,其黃金珠寶零售市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黃金珠寶市場銷售下滑的大背景下,有人歡喜有人愁,不乏一些品牌逆勢而上增長。六福集團最新的零售銷售表現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內地同店銷售增長近兩成。一定程度上,這恰恰印證了“不是市場沒有需求,而是傳統供給不能滿足新需求”。黃金珠寶行業面臨的不是市場的絕對萎縮,而是需求升級帶來的相對過剩。

量減價升背景下 “小克重”有大作爲

站在廣州天河城環形走廊,三樓的黃金珠寶專區,周大福六福珠寶中國黃金等品牌門店的燈光依然璀璨,但往日排隊買單的景象已不復存在。1030元/克的當日金價標牌旁,“每克立減60元、一口價商品85折”的促銷海報在燈光下格外醒目。這一幕,恰是當下廣州黃金珠寶零售市場的真實寫照——在表面冷清的背後,一場深刻的行業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最新數據,2024年我國珠寶市場規模爲7788億元,較上年下降5.02%。其中,黃金產品市場規模約5688億元,約佔整個珠寶市場的73%。

“黃金首飾零售量連續兩年下降,釋放給品牌和加盟商的信號是非常明顯的。”廣東省黃金協會會長、廣州閱寶黃金有限公司董事長甄偉鋼坦言,“量減價升”的市場表現,折射出零售品牌主動適應消費者購買行爲的結構性變化。零售品牌從產品結構、整體架構等方面進行優化調整,體現了其對門店精準、迅速的戰略性調整。這種調整是一個良性的適應市場變化的過程。

六福集團談到受高金價的影響,黃金產品按重量計價的銷量有所下滑,消費者傾向選擇克重較輕的飾品。庫存方面,六福集團期末整體存貨金額按年增長12.2%,黃金及鉑金存貨金額按年上升22.9%,定價首飾存貨金額則按年增長3%。據六福集團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全年業績公告可見,各地門店產品仍然以黃金爲主,佔零售總銷售約七成,尤其中國內地對黃金產品需求最爲強勁。2025年,內地、香港及澳門門店的客單價均有所上升,與去年相比,內地門店的每單平均消費從5900元上升至6900元,增長了15.8%。

“高顏值”與“小投資”備受年輕羣體青睞

記者在廣州核心商圈實地走訪發現,傳統按克計價的銷售模式正在被打破。過去幾年,按克計價還是按件計價一直是黃金珠寶零售品牌“揪心事兒”——按克計價附加值相對低一些,按件計價若信息告知不全,恐引起消費者“事後埋怨”。但這一“揪心事兒”,在廣州不再那麼重要。

第一福珠寶門店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按件計價產品佔比已達40%,且購買者多爲年輕消費者。

業內人士介紹,消費者對按件計價這種銷售模式的認可,底層的驅動因素離不開產品創新與工藝革新。正是這種創新,使得黃金首飾更加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羣體。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重品質、重顏值、重設計的消費需求,推升了其對“高工費”按件計價黃金首飾的認可。

據悉,六福珠寶推出的多款新品均以定價方式售出,因其設計感、個性化、情感價值、工藝精湛、克重輕量等“軟硬屬性兼具”優勢,受到市場熱捧。如“冰鑽光影金”系列,通過數控機牀(CNC)炫彩技術讓黃金呈現鑽石般的光彩效果;“宋韻傳家”系列則以古醇金花絲工藝配合鑲嵌鑽石、綠松石及珍珠,詮釋傳統與現代時尚的交融。

不難看出,本地消費者對工費的接受度發生了質的變化。購金消費羣體趨向理性,重視情緒價值亦務實消費。產品策略上,頭部品牌加速從“重量”向“重質”轉型。這種轉變本質上是對消費者情感需求的回應——當金價透明可比時,唯有設計和文化附加值才能創造差異化競爭空間。

據記者觀察,廣州品牌店鋪將金鈔、金豆等投資類產品放在顯眼的位置。周六福珠寶正佳店店員告訴記者,雖然金價高漲,但多數消費者買漲不買跌,小年輕願意每月攢一克的金豆子或金鈔,有投資屬性,所以很多人購買。

甄偉鋼談到,金條類投資產品銷量增長超20%,投資渠道的多元化也分流了傳統黃金買家。輕量化投資類的金條受消費者購買,反映出南方投資者“細水長流”的偏好。

向“網”而生 文化賦能撬動消費新“引擎”

一位廣州珠寶品牌負責人透露:從小紅書種草、朋友圈打卡所帶來的年輕客戶佔比已從兩年前的不足10%升至35%。

曾經依賴百貨專櫃的黃金品牌們正全力擁抱社交電商。小紅書上的“黃金搭配攻略”、微信社羣的特價預售,甚至是直播間的“金飾專場”、新渠道不僅降低獲客成本,更重要的在於以年輕人熟悉的方式重構品牌形象。老鳳祥珠寶正佳店門口樹立着“朋友圈打卡有禮、關注賬號轉發可獲得禮物”等招牌吸引本地消費者駐足拍照,引流私域。

對廣州的黃金珠寶企業而言,真正的挑戰不在於短期銷量的波動,而在於能否在堅守黃金本質價值的同時,勇敢擁抱消費新語境。黃金作爲文化符號的價值從未褪色,變的只是其表現形式。那些能率先完成“從保值到表情”“從財富到文化”認知轉換的品牌,將有機會在調整週期後收穫新一輪增長紅利。

甄偉鋼直言,行業應關注產能過剩,企業應當從盲目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來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還要關注渠道矛盾的競爭,如傳統金店與新增門店的競爭,線上直播與線下實體的競爭等,並建議做好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綠色低碳實踐等方面。

當下,廣州黃金珠寶市場正以嶺南人特有的務實與創新,在傳承與變革的平衡中探索前行,其經驗與教訓,都將爲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寶貴借鑑。

新浪合作大平臺期貨開戶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